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2015-06-09 14:19管继先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感染率无菌物品

管继先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中心室 山西 大同 037009)

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管继先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中心室 山西 大同 037009)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操作过程、手术人员等方面可能影响到手术室内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以便减少感染率。结果: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后,手术室未发生任何感染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手术室;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后所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其住院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的关键场所,是有效控制感染的主要科室,医院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1]。为了加强手术室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1.手术室内感染因素

1.1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内空气是否消毒,将直接影响到感染率。手术室内工作人员的流动、手术器械的搬运、手术结束后相关工具的回收等,都会导致细菌的直线上升,增加患者感染率。另外,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未严格区分,也就相应增加感染率。

1.2 手术室用品 手术用品是否消毒、灭菌等,也是影响感染的因素。由于手术过程中手术用品没有进行严格消毒、灭菌或出现质量不合格等都会引发手术感染,相关辅助手术人员未及时清理手术台残留物等,也会增加感染率。

1.3 手术人员 由于医院进修、实习人员较多,也就间接的导致进入手术室人员不断增加,工作人员自身观念不同、感染认知不足、不了解无菌操作,再加上其没有进行过相关培训,手术过程中频繁走动等,均会导致手术室感染。

2.护理对策

2.1 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完善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必须要控制感染率的发生。可根据自身医院所设定的规章制度,对感染科室工作人员、手术室用品、手术室环境等进行定期评估,将潜在问题及所发现的问题告知护士长或相关负责人员,通过详细讨论制定解决对策,以便避免感染[2]。并且,科室还可派专业管理人员对手术室消毒、灭菌等工作程序进行监督,适时指导,定期监测手术室操作器械、环境等,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更好地控制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

2.2 手术室环境管理(1)手术室布局: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可控制感染发生。一般而言,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分为:感染室、洁净室、污染室。如该手术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必须在指定感染室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对相关手术设备、器械等进行常规处理;(2)手术室消毒:手术结束后,要对手术室地面和空气进行严格消毒,通常每天消毒两次以上。在手术结束或手术交接过程中,也需进行严格消毒,可借助紫外线消毒仪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过程需格外注意的是,消毒期间应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以免增加手术室细菌;(3)手术室微生物监测:手术前期安排专业监测人员对手术过程中很有可能用到的物品、器械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超标现象,应立即告知负责科室,查找相应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以便将细菌菌落数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手术过程中,对其感染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强化无菌操作,可减少手术室感染事件,降低手术室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可在科室内建立相关消毒制度,让每个人严格遵守,建立消毒登记本,明确到个人。另外,还可每月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卫生、操作器械、消毒液等进行细菌培养,直到检查结果合格[3]。

2.3 加强培训(1)手术室工作人员培训:手术室工作人员自身防感染意识及个人卫生是影响手术室感染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感染知识培训力度。可由医院感染科室安排专业人员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对感染知识认知能力,加深无菌操作理念[]。向手术室工作人员讲解手术室感染后果,如情况允许,还可让工作人员讲解手术室感染案例,这样可让他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手术室感染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对自身医院医疗水平的不利影响。并且,向工作人员讲解相关预防感染知识,还能更好地培养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让他们对自身工作负责,自觉执行手术室操作制度和无菌操作守则;(2)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一般来说,手术室人员流动过大,会相应增加细菌菌落数量,直接导致患者感染。所以,需要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只有执手术通知单工作人员才可进入手术室,严格按照区域划分,按照要求消毒后进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需戴好口罩、帽子等,只有严格遵守手术室相关制度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3)消毒管理:参与手术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前期需做好自身手消毒工作,可在洗手间张贴消毒流程,让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自我消毒。如该手术室为外科手术,手部消毒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且手术室工作人员手部细菌不得超过5cfu/cm2;(4)无菌操作:参与手术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无菌状态下进入束手束,对于任何可能存在感染的物品,不能再次使用。总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能流利,加强护理人员和医生之间的配合,减少手术时间等,可有效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2.4 手术室物品管理(1)无菌物品:医院在对无菌物品采购过程中,应认真、仔细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包装袋是否破裂等,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条例进行处理,以便有效预防破旧医疗用品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另外,还需将无菌物品密封保存,标明消毒时间,高温、梅雨天气需对其重新消毒;(2)消毒物品:手术室器械需高压消毒、灭菌,可借助加酶清洗剂,及时将器械残留血迹清洗,清洗过程中需确保清洗彻底,毕竟一旦清洗不彻底将会直接影响到手术室灭菌效果。对于不能使用高压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来说,可采取低温等离子进行处理。

2.5 临床护理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给予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果见表1。

临床护理实施前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情况(n,%)

3.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就应制定相对严格的感染管理措施,要求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认真执行该规章制度。完善手术室感染管理措施和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可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通过所采取的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培训、消毒管理、无菌操作等,可有效控制感染,临床意义重大。

[1] 高艳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

[2] 张兰芳.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

[3] 周军.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困难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

[4] 刘谷秀.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J].现代医药卫生,2012

R472.3

B

1009-6019(2015)07-0187-01

猜你喜欢
感染率无菌物品
称物品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