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毒自杀者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分析

2015-06-09 14:19沐丽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家庭因素心理

沐丽珍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玉溪 651100)

服毒自杀者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分析

沐丽珍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玉溪 651100)

目的:探讨分析使服毒自杀患者想要自杀的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服毒自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服毒自杀患者产生自杀行为主要是在心理应激不良以及个人性格缺陷的基础上,由于社会不良因素、家庭不良因素等多方面刺激共同作用造成的。结论:服毒自杀患者发生自杀行为往往由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和自身心理以及社会影响存在很大关系。

自杀;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影响分析

自杀主要是指个人人为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能是自觉性的,也可能是被迫故意的。自杀并非个体生命自然发展的终结,属于一种非正常死亡,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1]。近年来,我国国内自杀人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导致人们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2],我国每年新增自杀死亡人数高达28.9万左右,位列世界第一。其中服毒自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自杀方式,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极易导致中毒性精神病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深入了解服毒自杀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尽可能降低服毒自杀事件,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40例服毒自杀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06年6月收治的240例服毒自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180例;患者年龄最小11岁,最大81岁,其中19-20岁年龄段自杀人数为24例,20-40岁年龄段自杀人数为168例;40-70岁年龄段自杀人数为38例;70岁以上自杀人数为10例。其中有210例患者属于农村人口,30例患者属于城市人口。患者文化学历水平:文盲患者为72例,小学学历患者为96例,初中及高中学历者71例,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例。自杀季节分布:春季自杀人数为62例,夏秋季节自杀人数为157例,冬季自杀人数为21例。服毒种类:服毒最多的是有机磷农药,共有180例,有30例患者服用安眠药,4例患者服用灭鼠药,其余26例患者服用消毒剂、克感敏片、除草剂等药物。

本次研究患者中有8例患者放弃治疗,10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4.8%。

1.2 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合侧面了解以及单独访谈两种方法,结合心理干预以及临床治疗的方式,全面收集患者服毒自杀患者心理状态及其自杀原因的相关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收集资料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身心异常、经济困难、个人意愿无法满足、酗酒或滥用药物、人格障碍、家庭问题等都是导致服毒自杀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家庭问题(38.8%),其次酗酒及滥用药物也是较为常见的原因(18.8%),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本组服毒自杀患者自杀的原因分析(n,%)

3.讨论

3.1 服毒自杀患者的整体情况分析

从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自杀患者在20-40岁年龄段的青年居多,共168例,占到70%。考虑可能是由于青年人的性格非常不稳定,思想、行为各方面也不成熟,很容易激动、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因为升学问题、恋爱婚姻问题或者长辈训斥等问题而导致心理扭曲,进而导致自杀这种极端的思想。同时,本次研究发现女性自杀患者是男性的3倍,这一研究结果和李献云等[3]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考虑可能是由于女性的性格天生比较多愁善感,思想较为狭隘,感情相对脆弱,很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尤其是农村妇女,由于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深刻影响,女性一直以来都得不到重视,社会地位低下,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且女性体内激素水平随着月经周期的不断变化也会出现一定波动,很多女性在月经周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心情郁闷等症状,容易出现感情冲动。其次,本组研究表明,自杀患者中农村人口患者普遍多于城市人口,考虑可能是由于农村家庭生活比较随意,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出现口角之争,导致邻里不和。而且农村家庭的经济相对困难,人们可能会为生计发愁,心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进而产生自杀的冲动想法。

3.2 服毒自杀患者产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患者服毒自杀的原因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问题。主要是指家庭经济问题、夫妻感情不和、婚姻不幸、恋爱不幸、婆媳关系紧张、子女对长辈不尊重等,一旦这些家庭矛盾被激化,很容易产生服毒自杀的冲动。②个人意愿无法满足。这主要是指个人的要求或者愿望无法满足[4]。由于这类原因服毒自杀的患者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因为他们现阶段对于外界压力以及挫折的承受力、耐受力相对较差,环境适应力、自我控制力也相对较差,对于生活、工作的各种压力,并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时,就会很容易出现轻生的念头。而且,现代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父母关系越来越紧张,平时父母工作繁忙,为家庭生活奔波忙碌,很少会关心子女,导致现代很多青少年"缺爱",在不良心理刺激以及社会压力的刺激下,很容易选择自杀。③酗酒或滥用药物。酗酒以及滥用药物都会使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比较激动,在冲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轻生的想法。④身心异常。因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生活,进而导致思维较为迟缓,情绪低迷,甚至有的人会有绝望的心情,在这样不良的身心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轻生的行为。⑤经济困难。一定的物质基础是维持生存的根本,但是对于经济困难的人而言,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或者事故的情况下,很难筹集充足的资金,这些突发事件无法解决时,很容易出现自杀行为。⑥人格障碍。人格障碍者往往行为模式比较异常,社会功能低下,很容易和社会出现冲突,这样的话不仅会危害到自身的安全,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服毒自杀患者产生自杀行为往往由自身的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作用所致,其中心理和社会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针对服毒自杀患者不仅应及时组织抢救,同时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尽可能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其次,应加强家庭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力量。在服毒自杀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后,家庭、亲朋好友以及公司同事应多与患者聊天,多给予他们一些关怀和鼓励,为患者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使患者鼓起勇气面对问题以及困境,不再逃避。

[1] 雷巧玲.290例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30(10):615-616.

[2] 王占芳,王丽萍,何敬堂,刘玉青.服毒自杀现象的多因素分析与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7(9):142-143.

[3] 李献云,许永臣,王玉萍,等.农村地区综合医院诊治的自杀未遂病人的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6(10):681-684.

[4]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24(9):765-768.

R395

B

1009-6019(2015)07-0262-02

猜你喜欢
家庭因素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解石三大因素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