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5-06-09 12:33吴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肺癌协同领域

吴瑛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安徽宣城 242000)

探讨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吴瑛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安徽宣城 242000)

目的:分析与探讨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经我科收治的肺癌晚期疼痛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平均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试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使用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的缓解率(95.45%)、生理领域(14.69±3.34)分、环境领域(13.78±3.42)分、社会领域(13.66±1.47)分、心理领域(15.16±0.49)分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疼痛的缓解率(68.18%)、生理领域(12.18±3.06)分、环境领域(12.09±3.25)分、社会领域(11.56±1.29)分、心理领域(11.03± 0.81)分等的评分。结论:对肺癌晚期的疼痛患者来说,采用协同模式后,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疼痛缓解作用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明显上升,患者较为满意。

肺癌晚期疼痛;应用效果;协同模式

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环境、职业接触、吸烟、辐射等,均可导致肺癌的发生[1]。肺癌晚期的患者由于肿瘤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通常难以忍受,精神及心理上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较易产生消极绝望、自我放弃的情绪[2]。因此,如何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为肺癌晚期疼痛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务人员极力探讨的问题。为了探讨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特对本科收治的88例肺癌晚期的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起至2014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8例肺癌晚期疼痛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均4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中含23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40-71岁,平均年龄为(54.30±2.07)岁。对照组中含29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1-80岁,平均年龄为(68.84±5.79)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研究,且已接受相关的检查,具备该组研究的适应症,排除有其他的疾病、未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患者或对药物不能耐受者。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予以常规的疼痛护理方案: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一般状态,做好患者疼痛的评估、宣教与健康指导,予以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消极、自我放弃的情绪。试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的疼痛护理方案基础上,加以使用协同护理的模式,由医务人员成立专门的协同护理小组,医务人员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能力,协同小组应为患者制定一份治疗与护理计划,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理与身体状态,及时修改;对心理有问题的患者,应及时请心理咨询师为其进行评估,以进行对症治疗与护理;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以便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小组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药物、活动等的指导,嘱患者遵医嘱自觉、规律、按时、正确的用药,且适当进行运动,身体疼痛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护士。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疼痛缓解程度的判定标准[3]:0度为疼痛加剧或未缓解;I度为疼痛有轻度的缓解;Ⅱ度为疼痛减轻约1/2;Ⅲ度为疼痛程度明显缓解;Ⅳ度为疼痛完全消失。疼痛的总缓解率=(Ⅱ度+Ⅲ度+Ⅳ度)例数/总例数× 100%。生活质量评分的判定标准:由医务人员根据生活质量测定表对患者进行评分与记录,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四个领域,26个项目,每个分值均为1-5分,总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则较差,领域得分为其项目的平均分乘以4。并作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生理领域(14.69±3.34)分、环境领域(13.78±3.42)分、社会领域(13.66±1.47)分、心理领域(15.16±0.49)分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生理领域(12.18±3.06)分、环境领域(12.09± 3.25)分、社会领域(11.56±1.29)分、心理领域(11.03±0.81)分等的评分。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分)

2.2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疼痛缓解程度

试验组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68.18%)。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疼痛缓解程度[n(%)]

3.讨论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的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临床数据显示,患有肺癌的男性患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女性则占第二位。对于肺癌晚期的患者来说,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较剧烈者,常会由于无法忍受痛苦而出现自我放弃、消极绝望等情绪[4]。因此,对肺癌晚期疼痛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近些年来,协同护理模式开始在临床上被采用并应用与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护理方案中,效果显著。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后,医患关系有了明显的提高,医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患者能够更自觉主动的配合治疗,同时,医务人员也可以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并修改对应的治疗护理计划,以便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5]。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后,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疼痛的缓解率,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期望值,患者较为满意,同时,患者的消极、自我放弃的情绪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本组研究中,如表1、2所示,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的缓解率、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综上所述,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加以使用协同模式后,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陈璐,郝倩茹,史萌,等.协同护理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823,2826.

[2]杨丹,杜莉,李珊.疼痛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1):1939-1940.

[3]左秀娟,邹爽,邢芳,等.肺癌晚期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189,190.

[4]高长凡.肺癌晚期骨转移重度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78,79.

[5]阿依古丽·买买提,古再丽努尔·阿布力孜,哈里达·阿布力孜.187例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8(12):109-111.

R256.1

B

1009-6019(2015)11-0194-01

猜你喜欢
肺癌协同领域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