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抑郁、依从性的影响

2015-06-09 12:33杨祝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病依从性意义

杨祝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重庆 400015)

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抑郁、依从性的影响

杨祝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重庆 40001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抑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18.12±5.2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传统治疗的依从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精神病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心理护理;抑郁心理;依从性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压力大大增加,精神病的发病率也是随着人们压力的增大而逐年增加,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工作与健康。由于精神病与身体疾病的不同,精神病往往伴随着人类行为习惯与语言习惯的异常,通常会引发他人的排斥甚至是歧视。社会种种的偏见与歧视增加了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紧张感,导致患者抑郁消极甚至是发生十分过激的行为。因此,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期间,帮助患者排除负面情绪与抑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整个治疗尤为重要[1]。本文对传统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方式进行研究,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岁~65岁,平均年龄(45.25±16.65)岁。对照组40例,年龄27岁~70岁,平均年龄(57.45±22.25)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所有患者中,精神分裂患者50例,心理障碍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精神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式,包括基础护理,常规检查,日常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外加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将病房布置为更加温馨舒适的空间,消除患者心理对陌生环境以及病房的排斥感。(2)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建立起安全感。(3)利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正面了解并且认识病情,帮助患者淡化心理上的消极情绪。(4)帮助患者树立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心,并指导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服药并且进行定期的门诊复诊[2]。

1.3 疗效判定

根据《国家精神病患者抑郁检测标准》制定抑郁状况标准:0分为无; 10~20分为中度;30分~40分为重度;

患者依从性分级内容如下:(1)依从:不拒绝用药护理;(2)部分依从:每周拒绝用药护理<5次;(3)不依从:经常性拒绝用药护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抑郁检测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18.12±5.2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抑郁检测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抑郁检测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心理护理干预前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4025.45±5.4518.12±5.23对照组4025.98±6.8723.45±6.12 t 5.6546569.541654 P 0.05210.0027

2.2 两组依从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传统治疗的依从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n(%)]

3.讨论

心理上难以忍受的创伤以及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为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的发病诱因,而根据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是治疗精神病过程中十分有效的手段。心理护理可以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促使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精神行为与语言行为异常,从而应用有效的手段改善病人的负面情绪,帮助精神病人调整心理状态。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18.12± 5.2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传统治疗的依从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实施心理护理后,精神病患者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

由于精神病的治疗周期长,恢复缓慢,出院后还需要患者及家属长时间坚持服药预防复发,依从性的提高为出院后患者的自我服药治疗及后续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精神病患者再次复发的问题,避免了患者及家属二次心理创伤,解决了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的不便,为康复后的精神病患者日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的保障作用[3]。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精神病患者抑郁消极的负面情绪,更快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增强治疗效果。所以,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应该加以大力推广并且普遍应用心理护理方式,提高患者心理评分提高患者依从性。

[1]宋玉梅,张维兰.强化社区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2(01):118-119.

[2]徐敏.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08(21):145-146.

[3]唐启珍.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05(18):80-81.

R47

B

1009-6019(2015)11-0248-02

猜你喜欢
精神病依从性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有意义的一天
精神病
生之意义
都有精神病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