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5-06-09 23:56韩登林刘清国
科教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等教育素质教育

韩登林+刘清国

摘 要 高等教育具有双重责任:既要完成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又要完成育人任务,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本文介绍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阐明了高等教育过程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17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HAN Denglin[1][2], LIU Qingguo[3]

([1]Key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Oil and Gas Resour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2]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3] Air Force Academy Huangpi Warning NCO School, Wuhan, Hubei 430345)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has a dual responsi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tasks, students will become a qualified professional, but also educating people to complete the task, the students created into a sane pers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independent study to clarify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conducted necessity and reality, and how to cultivate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人类的学习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文化活动,可分为适应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前者是获得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后者则是提高学习者发现新信息、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提倡创新性学习,而创新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学习,如果没有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创新就无从谈起。本文将就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解析。

1 自主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其基本特征:(1)主体性,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2)独立性,自主学习是相对于其它学习方法和过分依赖教育者而提出来的,有“个人自主学习”与“集体自主学习”之分。(3)能动性,强调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基础之上。(4)有效性,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用各种调控措施使其最优化。(5)相对性,自主学习既不是绝对独立学习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排斥他人的帮助,也不是完全依赖教师(他人)的学习。(6)异步性,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根据其认知实际,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安排学习时间,并对其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

2 培养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2.1 知识时代的要求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不可能凭借学校所学得的一点知识一劳永逸地谋得自身的长久发展,学习将贯穿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传授学生知识,使其“会”,更要传授大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会”学,在出校门后,用已学到的学习方法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充实,以适应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2.2 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准精英式的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工业化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之重任。为了紧跟互联网时代变革的步伐,高校在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的同时,更要加大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力度,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健全和完善学生终身学习方法为出发点,既重知识传授又为重能力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3 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一方面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如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等,研究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在学习生活中反映,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另一方面学习并践行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注重教学的艺术性、语言的准确明晰性、教姿的潇洒飘逸,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提供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还要应尽可能地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交流,并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方向发展。

(2)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用新的学习理论更新头脑,树立“我要学”的主人翁学习观,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自我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并强化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方面的充分自由。在认知真实世界的复杂情境中,用探究法、发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主动搜集与分析有关信息资料,对所学的内容提出种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解决。要善于把当前所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逐步形成自己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之心理模式。

(3)尊重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成长过程、社会经历等因素造成的,它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因人而异。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通过面对面座谈、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对学习的愿望要求,摸清学生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在学科的总体学习目标下,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个体认知差异,帮助学生进行需要分析,鼓励学生切合自身实际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4)指导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一是教导学生任何收集资料。知识的积累,素质的内化,能力的锻炼,都需要从课程的相关书籍和广泛的资料中吸取营养。所以搜集和检索文献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伊始,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相关常用工具书的内容、价值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养成独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其次,介绍图书馆、网络资料库的功能,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检索和查阅资料信息,筛选和吸收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二是传授学生阅读分析技巧和归纳总结方法。阅读分析是将书本读“厚”,以教材为主,以资料为辅,细读熟读反复读。既要掌握重点内容、弄懂难点问题,又要掌握知识的主体、兼顾主体的延伸和拓广;归纳总结则是将书本读“薄”,同化与顺应为自己的东西,并能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三是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以班为单位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成员分工合作,加强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尽可能少地依赖教师。这既能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还能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5)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和毅力。学习意志是直接支配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以实现预定学习目的和任务的心理过程,学习毅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不懈地保持充沛精力、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而坚决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对学生来讲,学习意志和毅力比天资聪慧更为重要,自主性越强,学习意志和毅力必须越强,否则自主学习就会忽冷忽热甚至进行不下去。所以一是强化学习意志,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难题、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不能因之产生焦虑、恐惧、回避甚至放弃的心理,要排除一切干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二是强化学习毅力,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学习的小船”在“航行”中既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应有思想准备,玫瑰固然娇艳,而荆棘也无法避免。对于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甚至失败,不能泄气,要保持充沛精力,探讨研究,查找根源,寻求解法,从而增强勇气,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6)客观评价自主学习结果。一是加强对自主学习的监督。教师要时刻留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自主学习就像放风筝,学生如同风筝一般,教师要牢牢地握住手中的风筝线,风筝才能在空中自由的翱翔,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会给其一种推动力,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教师可以通过班队日志、学生学习日记等来了解其学习内容、进度、收获以及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技巧和方法。二是通过学习小组长等途径反馈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及时发现并改正学习中的错误,调整学习进度,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业。三是积极评价自主学习结果。首先确定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标准:评价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研讨情况,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情况,评价自主学习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其次评价的主要方法与步骤:结构性访谈,先设计访问提纲,再按程序访问;无结构性访谈,教师与被评学生自由交谈,个别访谈、小型会议访谈均可;问卷调查,将调查内容编制成问卷调查表,以当面发放或追踪访问的方式发给学生填写,后收回综合整理分析。其三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评价还要分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前者便于随时帮助学生矫正学习过程,后者利于总结自主学习的经验教训。评价的形式可采用个人成果汇报或小组成果汇报,也可采用测试的形式,力求评价全面。

4 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术是学习的主体,其目的一方面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其智力,增强其素质,更有效地完成双重教育计划,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最直接教育工作者——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引导者、合作者、监督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8.

[2] 夏云珍.论培养军校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6):110-112.

[3] 胡艳.论自主学习模式中大学教师的作用[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61-6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高等教育素质教育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