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校长朱斌:我更关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2015-06-10 16:38陈欣祥陈茹岚李洁
女性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朱斌家长学校

陈欣祥 陈茹岚 李洁

“我只是一名教师和普通人,没有做特别突出的事。”这名屡屡获得“十佳中小学校长”称号、今年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殊荣的女子,在她平和质朴的声音里,透着一种力量,当讲述到她的教师团队和学生时,她的语调变得高亢和欢快。

作为一名小城镇普通小学的校长,朱斌不但把一所各项指标中等的学校带进全市前三的行列,还把“幸福教育”打造成学校品牌并获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区甚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回顾7年来走过的历程,朱斌没有提她本人获得的各项荣誉,甚至没有多谈学校在小学毕业统测中交出的漂亮答卷,她清晰而坚定地说:“我更关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沟通与融合:老师,我和你们在一起

朱斌出生于上海,13岁随父母来到广西,一直在这块土地上成长、生活。1985年从宜州师范学校(现宜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她被分到金城江铁路中学小学部任教,后提任铁路小学副校长、校长。2007年,她调任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校长。来到“金三小”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最难受的是,当时来自老师群体的抵触情绪很大。”“基本上到了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质疑的声音的程度。那时候每到晚上我都要大哭一场。”就这样,在调任最初的时间里,朱斌用了大量的时间来磨合自己与团队的关系。无数个不眠之夜,她在想为什么和怎么做。“我后来想通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无论什么样的人,一定都是可以沟通的,只是所需要的方式不同”,就是这个沟通,她一点一滴地去做,也一点一滴地看到了回报。

在学校管理中,她尝试先设定大家都能达成一致的目标,提出: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生活中,她把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记在心里,老师的家事,也成了她的事。老师们家里有红白喜事,只要她没出差,一定会参加。不少老师的老家位于周边乡村,道路都是曲折的山路。有的时候,朱斌出差回来,已是傍晚,但她还记挂着老师家里的事,就立刻坐上车,赶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过去。爱人心疼她:“都不懂得怕的,那么晚了还哪里都敢去。”她说:“我是校长,亲自去,比让人代表更有精神力量。”一次,有位老师的爱人突然因病去世,朱斌带着其他老师轮流去慰问,帮忙处理丧事,一天一夜没合眼,老师的家人们感动地说:“这个校长比亲人还亲。”

朱斌认为,只有为老师们创造一个“有归宿感、有使命感、令人轻松愉快”的环境,才能为打造一个优秀的教育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成为了她后来推行的“幸福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她对老师们说:“我们之间没有职位的高低区别,只有分工不同,应该以职责定责任。”她要求每个岗位都有清晰的职责定位,在岗位范围内,老师可以自己决定工作思路,甚至一些改革措施。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再是“等着校领导安排工作”,而是主动地思考教学和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学校陆续涌现出一大批模范教师。

除了安排老师们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学科学术竞赛,朱斌还常组织大家郊游、自驾游。她鼓励老师们参加市里的各种文体比赛,而只要他们参赛,她必定会到场支持。

在这样的沟通中,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融合是必然的。几年过去了,老师们对朱校长从排斥、质疑到接纳,越来越认可、喜爱“我们的校长”。“想要自己快乐,首先要让身边的人快乐。老师不让学生快乐,老师的快乐在哪里?我不让我的老师快乐,我的快乐在哪里?”如今的“金三小”,拥有一支梯队完整、有朝气、紧密团结的教师队伍,正如朱斌所期望的:“我们在一起,是一个如亲人般友爱的整体。”

幸福教育:孩子,春风再美不如你的笑

近年来,由于大学的逐年扩招,高考的竞争已经演变成对名校的追求,对分数和优质学位的追逐更是下移至中小学阶段。孩子们体育锻炼的时间被挤压,体质下降,产生了一批又一批“豆芽菜”孩子。这种由分数为先的教育理念导致的问题引发了国家层面的关注,2008年,全国教育系统推行“阳光体育”,关注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配合“阳光体育”进行大课间改革的期间,朱斌鼓励孩子们自己编排体操,各种手语操、书法操、武术操妙趣横生,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热情。看到孩子们欢快地享受这增加出来的课间时间,朱斌非常开心,但也陷入了教育理念的思考中。她意識到,学习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成长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追求结果的过程。于是,2010年,她首次提出了“幸福教育”的思路。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能创造幸福,还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的人。‘幸福教育就是让孩子在拥有快乐童年的同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达到与人为善的境界,同时也让教师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和被认可的幸福。”朱斌这样诠释“幸福教育”。

为了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学校陆续开展了各式特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倍受好评。常年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朱斌说:“孩子出现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的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也一定是一个有良好发展的孩子。”2008年朱斌开始自学心理学,并鼓励学校老师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2011年至今,“金三小”培养出了十多名考取国家从业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以前,孩子出问题由教务处解决,现在,孩子有了问题会主动找心理辅导教师,这样的形式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也取得了更为乐观的效果。

在“幸福教育”的理念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源于朱斌“关注所有孩子”的认知。她说,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是“精英教育”,无论学习还是文体活动,资源通常会向拔尖的孩子群体倾斜,而占大多数的普通孩子实际上被剥夺了参与的机会。针对此种现象,朱斌说,学校就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们参与。“金三小”率先在河池市城区的小学中开展羽毛球、游泳等比赛。在一次游泳比赛后,一个6年级的孩子兴冲冲地跑过来跟朱斌说:“我得了第一!”朱斌高兴向孩子表示祝贺,接着问他:“游泳这么棒,学习成绩怎样啊?”孩子自信满满地说:“还可以。”后来,她跟班主任了解到,其实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属中下,但是在游泳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从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他的自信心。

学校每年的新年汇演都要持续两天,原因是朱斌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金三小”的孩子们也深深地为这个舞台自豪,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有的孩子生病了都不愿意请假。有一次,一个家长主动提出自己的孩子就参加汇演了,因为孩子有轻度智障,在舞台上可能会妨碍其他同学的演出。朱斌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告诉他,让孩子穿上小动物的演出服,在台上蹦蹦跳跳,同样可以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后来,那个孩子真的蹦跳着完成了这次特殊的表演,给自己的童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忆。

学校还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挖掘孩子的综合潜力,让孩子在社团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在活动中找到成就感,在经历中成长 。

现在,“金三小”的“幸福教育”做出了成绩,不但斩获不少市级、自治区级的荣誉,而且从这里出去的孩子,个性乐观、热爱自己的学校。不少家长慕名要把孩子送来读书。

可是,举行这么多的课外活动,“金三小”的统测成绩为什么还能名列前茅呢?不少家长提出了疑惑。“提倡‘幸福教育,举办各种活动,并不是抛开应试教育,而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呀。”朱斌说,“而且,我们是两条线一起抓。”对孩子,学校强调抓行为习惯,学习不用师长督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往往比紧逼战术的效果更好。对老师,抓技能提高和基本功培训,从校内的横向考量到校外的纵向比较,老师们在一个积极开放的系统内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效率,用好40分钟。近几年,“金三小”六年级学生毕业检测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校园里孩子冲撞、打闹、讲粗口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自从校园活动多,孩子注意力转移后,以前比较严重的未成年人进网吧的情况也逐渐消失了。

如今,“金三小”的“幸福教育”已成为河池市基础教育的响亮品牌,而倡导“幸福教育”的朱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其中包括“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素质教育榜样校长”、“第七届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等全国的荣誉称号,最近还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表彰。

家校联动:家长,请培育自己心中的阳光

“想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朱斌时常引用罗曼·罗兰的这句名言,尤其是在面对学生家长时。她说:“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同样是家长的责任。”家长们理解老师、理解学校,就像心中洒满阳光,就更容易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更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金三小”地处农贸市场边,很多学生家长在市场里摆摊,经常是一大早就出门打理生意,很晚才回到家里,基本谈不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的时候,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一顿批评,家长不能接受: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现在出问题为什么找家长?朱斌刚到“金三小”的时候,这样的家校矛盾时常发生。一次,一名家長与孩子班主任发生了冲突,声称要到教育局告老师、告学校。原来,这个班主任业务能力高、责任心很强,对学生要求严格,在学生眼里不苟言笑;而这个家长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太阳,到学校,老师批评得严厉了,受不了就向家长哭诉。朱斌把家长和班主任聚到一起,摸清楚情况后,她先问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是你的学生,你希望他怎么样?”家长说:“我当然希望他听话懂事学习好。”然后转向老师:“如果这个学生是你的孩子,你希望他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回答:“希望他学习好、全面发展,懂事孝顺啊。”“你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一致的,既然目标一致,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起配合达到这个目标呢?”朱斌的话消除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隔阂。在她的调解和努力下,家长慢慢体谅到老师的用心。而老师听到朱校长对自己说“我发现你笑起来特别美,为什么不多笑笑呢”也被触动了。现在,这位老师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脸上常常展现温和的笑容,那位家长则跟学校的关系良好,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他主动多方奔走帮忙。

关于家校联动,朱斌提出“5+2共圆孩子梦”,“5”是指一周的五天学校教育日,“2”指的是周末的家庭教育。朱斌说,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合起来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的人生。孩子一入校,“金三小”的家长们就要定期参加学校的家长课堂。从 2010年开始,朱斌陆续邀请了许多教育专家来给家长讲课。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述,令家长们耳目一新,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更积极地配合和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不少家长感叹说,学校一堂课,胜过任何报告。

对老师,朱斌要求:不要再让家长每次来学校听到的都是孩子的分数,而是把孩子在学校的取得的成果和参与些活动的情况告诉家长,把老师做了什么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学校每两年会举办一届“德育论坛”,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来讨论如何育人的话题。良好的家校联动也成为了“金三小”的一个特色。

在采访的尾声,朱斌告诉记者,她先生和女儿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女儿如今在澳洲读书,母女经常用微信、QQ等工具交流,女儿在国外的一些经历也间接开阔了她的视野、给了她工作上一些有益的启发。而长大成人的女儿经常说:“妈妈,我最崇拜的人还是你。”讲到这里,作为母亲的朱斌自豪地笑了。

让孩子享受幸福的教育,让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家长拥有孩子成长的幸福,这就是朱斌校长特色的“幸福教育”。这一切源于:在她心中,孩子的笑容就是最美的春风。

是的,当你心中充满阳光,你会把阳光带给别人,当你最关注的是孩子们脸上的微笑,你的脸上也会绽放最动人的笑靥。祝福你,阳光校长朱斌!

猜你喜欢
朱斌家长学校
“愚公移山”新篇
“斗鸡眼”
抓人眼球
呆头农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