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城市文化比较优势分析及“太极天下”品牌提炼

2015-06-11 12:18田运科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郧阳武当十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5)02-0017-06

收稿日期:2014-12-19

基金项目:十堰市2015年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田运科(1973-),男,湖北工业职业学院公共课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旅游经济,高职研究。

十堰不仅拥有“自然国心”的独特地理位置,而且在元代之前长期与历朝的核心政治、经济区域毗邻,成为东西、南北文化交汇之地,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广典在《郧阳文化考察报告——关于郧阳文化的解读与认定》一文中指出,“郧阳文化周边联结着关中、南阳、荆襄、三峡和汉中等五大文化板块,郧阳文化板块居其中”。“从大郧阳文化板块上讲,它的周边是羌戎文化、秦晋文化、伊洛文化、吴越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等” [1]。因此,十堰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一系列重要汉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可以称之为“汉民文化家园”。

一、十堰位于我国三大文化旅游带的交汇中心

随着近年来交通的发展,尤其是高铁建设,十堰已成为秦楚文化旅游带(武西高铁)、中原巴蜀文化旅游带(郑渝高铁)、汉水文化旅游带这三大文化旅游带的交汇中心和文化高地。遗憾的是争取郑渝铁路过境十堰的希望不大,如果能够得以补偿修建与郑渝铁路相连,经过武当山、神农架和三峡大坝的十宜铁路,加之已列入国务院批复的172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计划于“十三五”的2019年动工的“引江补汉”工程,那么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干渠也成为一条便捷的世界顶级旅游文化带。

1.秦楚文化旅游带(武西高铁旅游带)。该文化带包括西安、十堰、襄阳、随州、武汉等著名旅游城市。并且武西高铁还延长为福银高铁,直接把西北、华中和华南连接起来。楚学泰斗、著名历史学家张正明教授在其最后一部著作《秦与楚》中认为,华夏民族性格的形成导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与楚,将秦与楚比做“两股交缠的线”,并且“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即北有黄河文化而南有长江文化。”秦楚文化虽不能完全地代表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但她们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中极其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十堰地处鄂豫陕渝交界地,是秦国和楚国的接触地带,是秦楚文化交汇区,经常打仗,也许早上还是秦国土地,晚上就是楚国的了,因此产生了一个成语“朝秦暮楚”。当时在十堰区域与楚国抗衡的,主要是庸国,后被楚国联合秦国、巴国所灭。

2.中原巴蜀文化旅游带(郑渝高铁旅游带)。包括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武当山—神农架—三峡大坝旅游带、长江三峡旅游带。郑渝高铁还将延长为京昆高铁,把华北、华中和西南连接起来。十堰是中原、巴蜀文化的融合区域,这里重点谈谈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 432公里,2012年12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了《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将中线旅游带定位于“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国家生态战略屏障,历史文化富集地和国家级一流旅游目的地”;选择确定了丹江口大坝、引江济汉及兴隆枢纽工程、陶岔渠首、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焦作城区段、穿漳工程、洺河渡槽、滹沱河倒虹吸、漕河渡槽、团城湖、曹庄泵站及王庆坨水库等12处工程景观节点,融合周边(半小时左右车程)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的12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圈。十堰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调水源头,还拥有“南水北调第一坝”、“南水北调源头养生游”和武当文化、沧浪文化品牌。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虽然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但只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

3.汉水文化旅游带。汉水流域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的过渡带,既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又是我国西部高原通向中部盆地和东部平原的走廊。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潘世东教授认为,汉水流域是我国的四大发祥地,即地球古老生命的重要发祥地、人类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十堰出土了1亿年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蛋共生的恐龙蛋化石群,在汉水之滨还出土了距今100万年、保存完好的两个“郧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75万年的梅铺猿人牙齿化石,距今10—20万年的白龙洞猿人,距今5万年的黄龙洞猿人,构成了由猿到人最重要阶段一百万年间的一个完整链条,彻底改写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一元论历史,使汉水流域成了人类当之无愧的摇篮。并且还流传着伏羲画八卦、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牛郎织女等神话传说,尤其是郧阳区辽瓦店子遗址,自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明清都有人类居住的遗迹,文化没有断层,历史没有缺环,被考古界认定为“地下通史遗址”,世界罕见,在2009年11月于郑州召开的南水北调中线文物考古发现学术会上,被多位专家确认为楚文化的发祥地 [2]。并且汉水流域的汉中、安康、十堰、襄阳、荆门,也是三国文化的集中区域。由于汉水文化的丰富内涵、鲜明特色和正在逐步被世人所认识的重要贡献,“山水武当,源头十堰”的宣传语可改为“汉水武当,源头十堰”。

二、十堰拥有异常丰富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

十堰有一批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多年来默默辛勤耕耘,或风餐露宿开展田野调查,或沙里淘金进行文献爬梳,为发掘、整理、研究、弘扬十堰地方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十堰相继成立了一批以十堰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的研究会,如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汉水文化研究会、十堰市民俗学会、十堰市武当拳法研究会、十堰市郧阳文化研究会、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竹山县女娲文化研究会、郧西县天河七夕文化研究会、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竹溪县饮食文化研究会等,成果丰硕。十堰市委、市政府也定期开展十堰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和“车城社科英才”评选。根据笔者手头资料和所了解情况,仅依据著作来看,十堰地方文化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文物考古研究方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青龙泉与大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房县七里河》、《郧西人:黄龙洞遗址发掘报告》,李天元、冯小波的《郧县人》、湖北省博物馆的《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湖北省文物局主编的《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重要考古发现》Ⅰ、Ⅱ、III,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移民局、湖北省文物局编著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系列,如第1号《郧县老幸福院墓地》、第2号《丹江口牛场墓群》、第3号《丹江口潘家岭墓地》、第4号《郧县上宝盖》,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集: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等。十堰市文物局编写《十堰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集萃之一——十堰传统民居》、《十堰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集萃之二——十堰古遗址古墓葬》,以及《十堰文物瑰宝——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辑》,十堰市博物馆编写《鄂西北考古与研究》、《十堰考古文集》,明安生《十堰古寨堡》。

2.方志整理研究方面。一是古志整理校注,如潘彦文主编《郧台志校注本》,潘彦文、郭鹏《万历郧台志校注》、《乾隆湖北下荆南道志校注》,潘彦文、王一军主编《明万历郧阳府志校注》,潘彦文、郭鹏总校注《清同治郧阳府志》,张培玉汇编《郧阳志汇编》(上、中、下),潘彦文主编《郧阳旧志辑录》(一、二、三),还有陈智富主编《郧县志》(康熙版简化字重排),《郧县志》(同治版影印),萧培新主编《均县志》(校注本),《郧西县志》(同治版影印),《郧西县志》(民国版影印),陈程《房县志》(同治版重排),李诗咏校注《竹山县志古志总撰》,竹溪县志办整理、校注《竹溪县志》(上、下),《竹溪县志》(同治版影印),杨立志点校《明代武当山志二种》,中国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二是现代志编写,种类非常繁多,有地名志系列,即十堰市、郧县、均县、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神农架林区(时属郧阳地区管辖)地名志;市县综合志系列,如《十堰市志》、《郧县志》、《茅箭区志》、《武当山志》等,专题志系列,如《郧阳地区水运志》、《十堰文物志》、《十堰市交通志》、《十堰市民政志》、《十堰市烟草志》、《竹溪植物志》、《竹溪植物志补编》、《茅箭风物志》、《郧县移民志》、《丹江口市移民志》、《黄龙滩房县库区志》、《竹山商业志》、《郧西县黄姜志》等;企业志系列,如《第二汽车制造厂志》及各分厂、部门志,《汉江集团志》,《东风轮胎厂志》等。

3.文化历史研究方面。一是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发掘和研究,如张华鹏《武当金石录》(一)、《武当早期文明》、《均州水下文明》、《武当官山文明》、《武当之最》等,杨郧生《郧阳民俗文化》,王占北《鄂西北天工开物启示录》,邢方贵《郧县人从哪里来》,孙华凯朱林《房陵风情》,陈新民《上庸风情》、《炼石补天话竹山》,王一军主编《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上、下),王学范、严永金主编《十堰古代诗歌集》,王学范主编《王世贞抚郧诗文集》,王学范、赵学国主编《郧阳古代诗歌》,陈程主编《文赋房陵》,郭旭阳《张三丰全集合校》,杨世泉《武当道教文化研究索引》,还有对清人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三省山内风土杂识》等的研究整理。还有李征康发掘的伍家沟民间故事、吕家河民歌、武当神戏等,陶真典等文化工作者对武当山、房县、丹江口、官渡、向坝等地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歌、谚语、民俗的搜集整理,以及竹山华桂赋对武陵桃花源的发掘。二是十堰历史研究。如张培玉《十堰市建制沿革》、《十堰战事》、《郧阳古国》,潘彦文《十堰历史建置考》,匡裕从、屈崇丽、袁绍北主编《十堰通史》,三是十堰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如康安宇《十堰方国考》,潘彦文主编《十堰古代方国》,冷遇春、冷小平《郧阳抚治两百年》,张培玉等编著《郧阳行台考略(稿)》,匡裕从《十堰移民史》,潘世东《汉水文化论纲》,潘世东、王道国《汉水文化概论》,潘世东《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杨立志《武当文化概论》,杨立志主编《自然·历史·道教:武当山研究论文集》,杨立志、李程《道教与长江文化》,江百龙主编《武当拳之研究》,江百龙、胡容娇主编《武当拳发展之研究》,中国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武术概论》,陈永强、陈凌《武当丹道修炼》,姚天国主编《武当山碑刻鉴赏》,明安生、王素冰、袁平安《秦巴古盐道》,王永国《沧浪地源考》,曹明权主编《女娲文化研究》,孙希清《房陵史话》,陈程《房陵帝王流放录》,张华田主编《尹吉甫在房县的遗址和影响》,袁正洪《尹吉甫之研究》,黎贵英主编《竹溪茶经》,竹溪县史志办《竹溪饮食文化辑录》,王绪桔主编《七夕文化研究文集》,王太宁主编《千年上津》,《上津古城诗文集》(上津古镇史志),王兴华、王福升《郧西杂史》,江敏、李征康主编《吕家河民歌村民俗与研究》,还有蒋显福、匡裕从、杨立志主编《沧桑与瑰丽——鄂西北历史文化论纲》,曹相进《地名与郧阳》,朱富有《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之文化准备》,柯愈华《汉江之水,汉水之城,汉城之名:关于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生态特区的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还出版了系列地域文化研究丛书,如武当山特区的《武当文化丛书精选》(10册,包括《大岳武当》、《武当山古建筑》、《武当道教史略》、《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医药》、《武当武术精粹》、《武当神仙大观》、《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武当民间文学》、《武当民俗》),房县的《房陵文化丛书》(8册,包括《房县夜锣鼓》、《房县民间故事集》、《房陵夜话》、《房县民歌集》、《房陵帝王流放录》、《房县民间歌曲集》、《房陵文化论坛》、《尹吉甫在房县的遗迹和影响》),郧阳区的《郧阳书库》(6册,包括《郧阳文化论纲》、《郧阳文化研究文集》、《郧阳考古发现》、《郧县八百年》、《郧阳民歌》、《汉江奇石图册》),郧西的天河文化丛书(包括《七夕文化研究文集》、《天河之爱》、《天河民俗》、《郧西县地名情爱故事集》、《郧西民歌·上津卷》、《天河恋》、《天河行》、《美丽的龙潭河》、《天河民间故事集》、《天河民间歌曲集》等),丹江口市文化丛书,还有十堰市政协及各县市区政协编印的系列文史资料。

4.市外专家对十堰地域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丹江口库区和秦巴山区等方面的研究,如赖家度《明代郧阳农民起义》,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主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对郧阳文化、房陵文化的研究和推介,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严耕望、西北大学教授李之勤对上津历史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原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北京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华师大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等对伍家沟民间故事、吕家河民歌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巴史别观》,张良皋主编《武当山古建筑》,湖北省文物局专家祝建华《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韩致中的《伍家沟村民俗与研究》,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丹江口库区历史地理》,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会长武清海主编《荆楚文化与汉水文明》,武汉大学冯天瑜主编《汉水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中心》,武汉大学(现厦门大学)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武汉大学晏昌贵《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张正明《秦与楚》,陕西理工学院刘清河主编的《汉水文化史》等。还有一些对武当道茶、武当武术、武当医药、武当音乐,以及武当太极文化等进行研究的著作,如太极拳大师、中国传统武术史学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志钧教授《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太极拳史》”。

三、十堰城市文化核心品牌“太极天下”提炼

(一)十堰文化品牌影响力比较分析

若从影响力的角度来分析,十堰地域文化可分为四类,即具有较广泛国际影响力、具有一定国际交流优势、具有全国影响力、具有区域影响力。

1.具有较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即武当太极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东方文化的极致体现。而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源于道教,道教张三丰真人已成为太极拳的图腾,因此太极拳也承负着道教文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接近9亿人在练习中国太极拳,而太极拳的寻根之旅即在湖北武当,据统计现在每年到武当山学习太极武术3个月以上的国外游客数千人。少林寺的硬功夫在对象的适应面方面比较窄,而太极功夫既优美,又健身,老少皆宜。虽然数地都在争夺太极拳发源地,但武当张三丰已成为太极拳的图腾,则是不争事宜。关于武当道教,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中唯一发源于我国本土的道教,浓缩了老子、太极、养生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更注重现世是其独特性。道教思想在化解当今世界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积极作用,甚至吸引了世界不少环保主义者的瞩目,道教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位居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今后,武当道教可以和世界环保组织加强联系,进一步扩大其在环保、健康方面的国际影响。

2.具有一定国际交流优势的文化,即调水源头文化、东风汽车文化。2014年12月,以丹江口水库为起点,全世界最大的人工调水工程——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人工建筑物,世界的瞩目。并且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经过我国历史文化富集地和自然生态旅游景点集中区,正借鉴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如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巴西和巴拉圭的伊泰普水电站、美国胡佛大坝和田纳西流域的水电群、中国三峡大坝等景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2013年1月东风汽车集团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大集团正式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战略联盟,成立新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就在十堰,从2014年1月起正式运行。连续10年,东风商用车的市场销量已位居国内第一,2010年甚至超越戴姆勒,问鼎全球销量冠军。现在,东风商用车不仅仅追求在销量上的领先,更在追求品牌价值上的领先。东风公司也提出了“中国的东风,世界的东风”这一在业内早已熟悉的东风愿景。

3.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有诗经文化、桃源文化、沧浪文化、远古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等。这些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是国外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如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的文化元典,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3年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通过专家审议,成为大洋海底地名命名体系,并以《风》、《雅》、《颂》为主线进行命名。位于丹江口库区十堰区域的沧浪文化,被视为高雅的修身文化而被推崇,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精神。

4.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有郧阳抚治文化、庸国文化、辽瓦店子遗址文化等。如成立于1476年的郧阳抚台,明清两百余年间极盛时期曾辖鄂、豫、川、陕4省8府9州65县,坐镇汉江三千里。

(二)武当太极文化在十堰地方文化中的代表意义

十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品牌也众多,如国心源(中国自然国心)、生命源(1亿年前龙蛋共生化石群、1百万年前“郧阳人”头盖骨化石)、女娲源(《康熙字典》记载竹山女娲山)、沧浪源(《尚书·禹贡》记载均州沧浪之水)、楚国源(6000年生命未断线、文化未断层、历史未断代的“人类文明地下通史”——辽瓦店子遗址为楚文化源头)、诗经源(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房县)、七夕源(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郧西)、道教源(武当道教)、桃花源(竹山武陵峡桃花真源)、太极源(武当太极拳)、东风源(东风汽车公司发源地)、中线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另外还有上庸古国文化、郧阳抚治文化、移民文化等。这些文化中,影响力最大、开发潜力最大、最有代表性和涵盖性的,还是武当太极文化。

1.武当太极文化国内外影响力最大。目前十堰在国内外影响力最大的是武当山,根据侧重点,则可大体分为武当道教(宗教)和武当太极(运动)两部分。武当太极拳虽然是武当道教的一部分,但它的流传和影响力则大大超过道教。2006年5月,武当武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的健身运动方式,目前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超过3亿人。2014年8月底,中国武当功夫团在莫斯科红场倾情演绎的《太极》作品,成为俄罗斯国际军乐节开幕式的亮点和焦点,掀起“中国热”和“太极热”;2014年12月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举办了“太极拳节”,并且太极拳走进了法国参议院。武当武术代表团连续在2014、2015年春节应邀到日本长崎进行太极拳展示和教学。

当然,太极拳也存在发源地的争议,尤其是河南焦作于2008年牵头启动太极拳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2012年太极拳被国家文化部列入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备选名单中。但武当太极拳也有着巨大的优势,就是它与武当山、武当道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又和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库区融为一体,增加了新的魅力。除了武当太极拳术和武当官山有太极观、太极洞的遗存外,太极拳大师、中国传统武术史学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志钧教授多年数地考察、研究后撰写了《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太极拳史》,经过详细考证,肯定“武当山是太极拳发源地”、“太极拳之创造的关键是“拳道结合”、“由道入拳”,是修道家的伟大贡献,集此大成者是张三丰,合情合理,令人信服”,“人们尊称张三丰为太极拳之创始人,是有道理的”、“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图腾”。之所以产生争议,除了复杂的历史原因,也提醒我们在研究、推广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从而强化“天下太极出武当”的认同度。

2.武当太极文化开发潜力最大。在十堰众多文化资源中,具有较好基础的是武当太极、调水源头、桃花真源、东风车城、武当道教,体量巨大,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国内外影响较大。如武当太极和武当道教都有八百里武当为背景,其中武当太极主要依托太极拳,武当道教主要依托武当山古建筑群和道教活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依托亚洲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桃花真源依托奇异武陵大峡谷,东风车城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和百里汽车城。但在开发潜力上,还是武当太极最大。因为调水源头、桃花真源主要是开发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的要求很高,基本上是维持原生态。东风车城因汽车文化开发投资巨大,并且还必须争取东风汽车公司的参与和支持,而东风汽车公司的重点集中在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目前对汽车文化开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可以先从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始。武当道教文化开发则因为中国人的宗教态度,和宗教自身的特殊性,开发受到较多限制。而武当太极文化,则可以充分利用武当山、源头水、汽车城的背景,打造太极学院,通过武术养生、文化艺术等多种形式,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因而开发潜力最大。2013年,马云就与李连杰合作在杭州打造了“太极禅”,希望能和印度的瑜伽、韩国的跆拳道一样,把太极建设成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标志性体育项目和文化。

3.武当太极文化涵盖性最大。有专家称太极文化是东方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美学也可以称之为‘太极美学’,中华文化亦可以称之为‘太极文化’”,在十堰众多品牌文化中,太极文化不仅最有影响力和开发潜力,而且涵盖性最大。一是太极文化和武当道教文化水乳相容,太极是武当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则是太极拳的灵魂。二是太极的阴阳图直观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正如《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和十堰自然国心和众多文化之源的特点契合。三是太极的阴阳相生,与武当山、源头水山水相依的特点相符。四是太极阴阳图与东风汽车的“双飞燕”标志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与“关爱每一部车、关爱每一个人”的东风文化、与绿色节能环保的汽车发展趋势是完全相符的,会增加东风品牌的美誉度。而2014年10月东风商用车的“东风号”开始征战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每一站都邀请武当功夫团进行武术表演,效果非常好,二者相得益彰。

因此,“太极”所蕴含的理念,与十堰极为丰富的特色文化、科学转型的发展道路,都是非常吻合的,“天下太极出武当”正被世人所认知,“太极天下”做为十堰城市品牌,必将大大提升十堰城市的美誉度、影响力,从而大力推动十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武当太极,道法自然,源远流长、奔腾不息,而产自“太极十堰”的东风车驰骋天下,源自“太极十堰”的沧浪水润泽北方!武当太极、汉水沧浪、东风车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郧阳武当十堰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倾情水利作贡献 深耕水保为民生
——记郧阳区水土保持局局长郑全新
武当佳境
武当还馍录
童迷黑白秀
水源汉江 石聚郧阳——2017中国·郧阳南水北调奇石邀请展
2017中国·郧阳南水北调奇石邀请展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十堰市郧阳区中小学践行“五和”精神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