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隔了干部“接地气”

2015-06-11 02:38郭庆晨
杂文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干群坎儿接地气

郭庆晨

老百姓不是成天和泥土打交道,就是贴着地面干活,没有必要强调什么“接地气”——他们本来就是和“地气”连着的。而一些干部或长时间高高在上,或因走上层路线而忙得脚不沾地,已经忘记了站在大地上是什么滋味,和老百姓“混”在一起是什么感觉。让他们下基层接接“地气”,贴近社会底层,体会百姓疾苦,于其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本职,便很有必要了。

可问题是,下基层就能和“接地气”划等号吗?事实上,确有一些干部虽然下了基层,可并没有接上“地气”,甚至有些干部虽然长时间待在基层,可并不知道“地气”为何物。

为什么下了基层却接不上“地气”呢?抑或说,是什么阻隔了他们“接地气”?

以为下基层与“接地气”是一码事。有些干部天真地认为,只要下到基层,自然就会“接地气”,与基层群众长相处,自会增进同群众的感情,长期在上面脫离实际而沾染上的一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即会得到改观。殊不知,要取得群众的信任,你不含辛茹苦地给他们办几件实事,不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怎么可能让他们跟你掏心窝子呢?俗话说得好: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想当年,老一代的干部们为建立和谐的干群干系,使干群形同鱼水,付出了多少艰辛,流下了多少血汗,做出了多少奉献!现如今,虽然老秤早已换成了新秤,可“人心换人心”的理儿是不会变的。

把下基层“接地气”当作任务。一些干部下基层仅格于上面的提倡或安排,只有被动,没有主动,只有模仿,没有创意,领导让下基层我就下基层,少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于是难免依照日常工作中形成的习惯,满足于转转、看看式的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少有深入民间、掌握民意、纾解民难之主动意愿。这样的下基层,如何接得上“地气”?接上些“湿气”“潮气”就算不错了。

下基层成了“作秀”,只是为了仕途的顺畅而镀金。时下,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强调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的重要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干部就把下基层“接地气”当作了“通仕途”的一条捷径,视作了升官晋级的一道坎儿,为了漂亮地绕过这道坎儿,就在下基层中千方百计地制造一些轰动效应,或夸夸其谈,或兴师动众地“考察”项目,无论走到哪里,记者跟了一大帮,“群众演员”围了一大群——却唯独少了群众,当地老百姓只能站在远处围观,看着他们“白天出风头,晚上上镜头”。

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就像农民种庄稼。庄稼接了地气,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养料,便能茁壮成长,获得丰收。干部下基层,也得“长”在基层,从群众中汲取民情、民愿、民智,如此方能“接地气”,从而如鱼得水。只可惜,一些干部人虽到了基层,可心还悬在上面,工作虽在底层进行,可工作方式还是机关那一套,最多也只是办公室搬了个家而已。这样一来,如同庄稼种在了水泥板上,挨不上土,也够不着水,不能生根发芽,干部下基层接到了“绝缘体”上,还能接什么“地气”?

不是“地气”离干部有多远,也不是“接地气”有多难,关键还是一些干部对老百姓缺乏应有的感情。倘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百姓”,不信干部接不上“地气”。

猜你喜欢
干群坎儿接地气
硝尔坎儿孜
过不去的坎儿
过不去的坎儿
下乡扶贫记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我的“干群”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