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欧杂交榛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

2015-06-15 18:34刘雪莲李佳宁王林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欧花粉管萘乙酸

刘雪莲,吴 波,李佳宁,左 玉,王林林

(通化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13400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欧杂交榛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

刘雪莲,吴 波,李佳宁,左 玉,王林林

(通化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134002)

以平欧杂交榛新鲜花粉为实验材料,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6-苄氨基嘌呤、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 4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同,赤霉素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适质量浓度的范围是10~20mg/L;6-BA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萘乙酸对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但在30~40mg/L的浓度范围促进花粉管的生长;较低浓度的2,4-D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

平欧杂交榛;植物生长调节剂;花粉离体培养

平欧杂交榛是以平榛为母本,欧榛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现多为人工栽培,具有产量高、果实大、风味佳、抗寒性强、结果早,栽培方法简单,适应性强[1-5]等优点.但近年调查和生产发现国内杂交榛产量明显低于国外榛子单产水平,其原因可能与授粉受精不良或恶劣天气有关,仅靠自然授粉很难获得高产,所以可以采用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产量.目前很多果树都采用液体授粉,并在喷施的花粉悬浮液中添加辅助物质(如生长调节物质)以提高授粉效果.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具有调节控制植物体内物质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它们能改变植物体内源激素间相互平衡关系,对调节果树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6-7].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上的影响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试验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以期为平欧榛生产上合理使用生长调节物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用通化师范学院植物园栽植的平欧杂交榛,于4月中下旬盛花期采集新鲜花粉作为试验材料.

1.2 培养基设置

试验采用固体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蔗糖200g/L+硼酸0.2g/L+硝酸钙0.1g/L+琼脂粉8g/L,培养基 pH 值6.0,以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为对照.

选用生产上常用的4种生长调节物质,分别按以下质量浓度配制培养基.

赤霉素:0、5、10、20、30、40 mg/L;6-苄氨基嘌呤:0、5、10、20、30、40 mg/L;萘乙酸:0、5、10、20、30、40 mg/L;2,4-二氯苯氧乙酸:0、5、10、20、30、40 mg/L.

1.3 培养方法

将平欧杂交榛花粉放入实验室内,水培催花并采集花粉至硫酸纸上,用棉签蘸取花粉均匀地抖落在载玻片上的培养基表面,每个培养基表面用2~3个花蕾,每处理重复3次,25℃条件下培养,4h后统计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8].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利用DP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的影响

如表1所示,不同赤霉素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随着赤霉素质量浓度的上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赤霉素质量浓度达到10 mg/L时,平欧杂交榛花粉的萌发率最大达19.62%,和其它浓度具有极显著差异.当赤霉素质量浓度达到20 mg/L时,平欧杂交榛花粉管长度为0.1309 mm,和其它浓度有显著差异,所以若应用在生产中应选用浓度10mg/L的赤霉素.

表1 不同赤霉素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

注:表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1%水平差异极显著.

2.2 6-BA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的影响

6-BA不同质量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如表2所示,6-BA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除浓度为10mg/L是促进作用外,其它浓度都对其起抑制作用,高浓度的6-BA对花粉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质量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随着浓度升高花粉管长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抑制花粉萌发,因此在花期辅助授粉时不宜采用.

表2 不同浓度6-BA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

2.3 NAA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的影响

不同质量浓度的萘乙酸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见表3.萘乙酸对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萘乙酸对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在质量浓度为10~20 mg/L的范围内起抑制作用且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他浓度对花粉管长度的影响起促进作用.

表3 不同浓度萘乙酸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

2.4 2,4-D浓度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的影响

如表4所示,在10~30 mg/L范围内,2,4-D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浓度为30 m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为15.96%,浓度为20 mg/L时,花粉管生长最好,但与浓度为30 mg/L的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30 mg/L的浓度较适宜.

表4 不同浓度2, 4-D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

图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箭头所指为花粉管)

3 小结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一样对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花粉内富含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它们的存在对花粉贮藏寿命、萌发及生长均有较大影响,对花粉管在花柱内的生长、受精及果实膨大也有重要作用[9].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花粉萌发的影响可为研究植物受精结实等提供参考.本试验条件下发现赤霉素促进平欧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较适宜浓度范围为10~20mg/L,6-BA、萘乙酸两种调节剂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生长中不宜使用.较低浓度的2,4-D 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较适宜的浓度为30mg/L,此研究结果可为平欧榛花粉辅助授粉提供一定的参考.

[1]王秀春,王伟.吉林省通化地区“平欧”大榛子栽培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1,40(2):60-61.

[2]王贵禧,董凤祥,翟学杰,等.影响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培养基组分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6):753.

[3]杜玉虎,綦影,蒋锦标.蔗糖和矿质营养对榛子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5-38.

[4]赵在立,张利民,徐广胜.吉林省平欧杂交榛子育苗技术[J].北京农业,2013(11):7.

[5]庞发虎,王勇,杜俊杰.榛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河北果树,200(2):1-3.

[6]刘雪莲,阎肃,朱俊义,等.培养基成分对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3(3):9-10.

[7]齐秀娟,张绍铃,方金豹.植物激素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0,28(3):45-50.

[8]刘雪莲,梁宇,张岩,等.培养条件对锦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38-39.

[9]张战凤,张鲁刚,王绮.大白菜花蕾总RNA有效、快速提取的方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1):145-146.

(责任编辑:陈衍峰)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4.005

2014-11-12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提高平欧杂交榛子结果率关键技术研究”([2012]第355号);通化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平欧榛花粉离体萌发影响因素研究”(XS11147)

刘雪莲,女,吉林集安人,在读博士,讲师.

S664.4

A

1008-7974(2015)02-0014-03

猜你喜欢
平欧花粉管萘乙酸
Nadorcott 柑桔无核化处理对组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朝阳地区平欧杂种榛引种筛选试验
提高平欧大榛子坐果率技术要点
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抗寒性研究
细胞质膜AHAs维持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2020.5.20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动态与品质分析
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绿豆茎部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对梨花粉萌发及生长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