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5-06-15 18:39朱锐种丽双王振生孙东艳李岩陈亮
西部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硬膜外

朱锐 种丽双 王振生 孙东艳 李岩 陈亮

(1.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妇产科, 上海 200040)

人性化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

朱锐1种丽双1王振生1孙东艳1李岩1陈亮2

(1.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妇产科, 上海 20004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无病理产科因素、无硬膜外腔穿刺禁忌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一般产科护理模式120例产妇为对照组,并在护理过程中配合异常胎体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产程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分娩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总体产程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轻,分娩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比一般产科护理模式更适于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可使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达到临床理想效果。

人性化护理; 护理干预措施; 硬膜外分娩镇痛; 效果评价

近年来,全球剖宫产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我国剖宫产率多在40%~6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5%~26%[1-2]。分娩镇痛可以降低部分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3]。我院自2009年起将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配合异常胎体位护理应用于临床促进自然分娩,经过严密观察,采取积极的人性化鼓励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自愿接受分娩镇痛配合异常胎体位护理的240例孕产妇,其中2011年6月~2013年6月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12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7.39±4.34)岁,均为足月、单胎、枕先露、初产妇,胎儿体重在(3067.58±855.79)g,产前检查均无阴道分娩禁忌,无硬脊膜外腔阻滞(EB)禁忌;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前采用一般产科护理模式分娩镇痛的12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条件同人性化护理组均为足月、单胎、枕先露、初产妇,年龄(26.54±4.76)岁,胎儿体重(3259.47±745.50)g。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时,两组孕产妇均予以L3~L4间隙硬膜外穿刺的方式进行麻醉,向头端置管3~4cm,首先注入5ml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镇痛液,然后连接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自控式镇痛泵,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clural analgesia PCEA)及PCA给药的模式自控镇痛。当在产程中观察到宫口已经开全时,则立即将镇痛泵关闭,等胎儿自然分娩之后再次将镇痛泵打开,然后对会阴部的伤口实施缝合,待伤口缝合完之后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任何异常现象后将硬膜外导管拔除,最后将镇痛泵移走。

1.2.2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产科护理方法为:①居住环境需保持空气的新鲜,舒适安静,且冷暖合适。②及时与助产士进行仔细沟通,使产妇了解整个分娩的过程。③生产之后进行宫底按压,并仔细观察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的状况,整体把握产妇的生命体征。;④提醒产妇要及时的进行水分补充,鼓励产妇在生产之后自己进行下床排尿。⑤产妇生产之后应卧床进行休息,并鼓励产妇生产之后24h下床进行活动。⑥在产妇的饮食方面应该保持足够的维生素及蛋白质,忌服食生冷的食物。⑦及时的帮助产妇实施基本的生活护理,例如刷牙、梳头及床上擦浴等,以维持产妇的自身卫生情况。⑧观察孕产妇的体温变化。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以下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①由专人全程陪护,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针对孕妇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家庭支持情况进行入院宣教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知识介绍,麻醉前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焦虑,建立良好医患信赖关系。②嘱产妇排空膀胱带其进入产房,建立静脉通道,胎儿心电监护,摆体位、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③麻醉后询问产妇感受,给予心理支持,测试有无下肢运动阻滞,胎儿心电监护,必要时吸氧,检查宫口开大情况,监测指标正常,带产妇回待产室。④嘱产妇半卧位,鼓励下床活动,高能低脂饮食,指导使用镇痛泵,避免牵拉导管,嘱产妇及时排尿,镇痛后产妇对疼痛不敏感,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肛门扩张情况,确定宫口开全时间,做好一般产科护理。⑤待宫口开全关闭镇痛泵,指导产妇正确应用腹压,做好接生准备。⑥教会孕妇分娩时缓解疼痛的技巧,为孕妇及住院产妇搭建交流平台,让产妇亲自为孕妇传授有用的经验,可以增强孕妇安全感,并使孕妇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迎接分娩。⑦开展亲情化护理,对产妇回答问题细致认真,并鼓励安慰产妇。两组孕产妇均配合进行体位护理以纠正异常德胎位。

1.2.3 效果评价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以及产妇对疼痛的耐受的程度来进行疼痛级别的评定,总共分为4级。0级:产妇无痛,并且十分安静,能够配合助产;1级:产妇会伴有比较轻微的疼痛,但可以忍受,也可以配合助产人员;2级:产妇会伴有中度的疼痛,已经难以忍受,会发出呻吟,产妇会不安且不能很好的配合助产人员;3级:产妇伴有重度疼痛,产妇已经无法忍受,会叫嚷且完全无法配合助产人员。4个级别中0~1级则视为镇痛是有效的,而2~3级则视为镇痛无效。对比两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配合体位护理分娩产程时间的长短,产妇的疼痛级别以及产妇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产妇之间的年龄、体重、胎儿体重、产妇身高、孕周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产妇分娩的产程时间对比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间第三产程时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分级对比 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程度分级水平显著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比对照组并发症例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min)

表3 两组产妇疼痛分级比较

表4 两组产妇分娩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据研究发现[4~6],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胎位护理可以很好的减轻或消除产妇的痛苦,并能增加母子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然而如何可以将分娩镇痛发挥最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护理方案对于分娩镇痛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自然生产的安全性意义重大。人性化护理模式是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护理过程,使孕产妇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降低生产时间、减轻生产疼痛及分娩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将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孕产妇与一般产科护理模式的孕产妇的生产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更适合硬膜外镇痛分娩的孕妇。

硬膜外分娩镇痛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在美国产妇选择实施分娩镇痛的孕妇的占85%,英国达到90%,而中国实行分娩镇痛的孕妇不到1%[7,8]。目前,国内一些大医院也逐步开展这项技术。而在产科的助产和护理人员如何可以将分娩镇痛发挥最有效的临床疗效,如何对孕产妇实施有效切实可行的护理方式,如何为孕产妇创造全方位的舒适适于生产条件,如何使孕产妇健康顺利的进行自然分娩是目前研究的发展方向[9,10]。从身体到心理降低孕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痛苦。作为一名产科的护理人员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降低孕产妇生产过程疼痛的工作中去,为了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力度进行不懈的努力。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能明显将产妇的产程缩短,降低产妇的痛苦,并促进产妇的顺利自然分娩。本研究由生产实施前的镇痛的估计至实施镇痛之后进行整体认真观察,然后应用合理且有效的人性化的护理对策,皆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的提升以及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进而减小了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此外,对于产妇的产后快速复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人性化护理模式比一般产科护理模式更适用于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发生,使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达到临床理想效果。

[1]文孟霞.2093例剖宫产指征分析及降低剖宫产率对策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4l-1342.

[2]朱艳槐.孕妇孕期实施健康教育对降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 17(6):1236-1237.

[3]邹慧兰.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J].临床研究,2011,2(18):34-35.

[4]Badawy A, Aal IA,Abulatta M. Clomiphene Citrate or Letrozole for Ovulation Induction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 Fertil Steril, 2009,92(3):849-852.

[5]崔志清,郝兰香,霍光炎.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7):806-808.

[6]Baruah J , Roy KK, Rahman SM,etal. Endometrial eVects of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Using Spiral Artery Doppler[J]. Arch Gynecol Obstet ,2009,279:311-314.

[7]冯媛.剖宫产宰升高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4):363-365.

[8]龚沂,石玉发.米索前列醇防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2):60-61.

[9]Kuczkowski KM, Chandra S. Matemal satisfaction with single dose spinal analgesia for labor pain in Indonesia: a landmark study [J]. J Anesth,2008,22(1):55-58.

[10] 全伟斌,周朝明,劳诚毅,等.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及心理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5):937-939.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the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coordination posture nursing

ZHU Rui, ZHONG Lishuang, WANG Zhensheng,etal

(1.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Hengshui,Hengshui053000,Hebei,China; 2.HuashanHospital,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4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the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coordination posture nursing. Methods 240 primipara with single fetus, full-term, non-pathological obstetric and no epidural puncture contraindications factor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120 cases of them were research group treated with humanized nursing. The other 120 cases wer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 The analgesic effect, duration of labor and childbirth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he shorter overall labor time, weaker pain, and less birth complications (P<0.05). Conclusion The humanized nursing mode obstetric care is more suitable for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and it makes the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to achieve the ideal effect.

Humanized nur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Effect evalu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055)

R 473.71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5.07.042

2014-11-25; 编辑: 陈舟贵)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硬膜外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