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约下基于教学实习船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2015-06-18 20:36魏安
亚太教育 2015年14期

魏安

摘  要:为适应STCW马尼拉修正案的修订,又逢我校签约改装的实习船开始投入教学使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履行新公约的要求,通过对《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来达到符合国际海事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公约;教学实习船;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一、前言

STCW马尼拉修正案全面开始实施,我校签约改装的实习船开始投入教学使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履行新公约的要求,加强我校内函建设,课程教学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在履行公约的要求,适应船公司对毕业学生的能力前提下,提出课程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应满足国际公约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又能体现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同时又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在此前提下进行。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际船东对海员的素质要求,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突出应用性,从而与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相适应。

二、《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

1.根据船舶驾驶与轮机专业中的课程要求,它们都开设了《船舶管理》课程,“船舶管理”是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统考课程之一,也是海船船员职务晋升的必考科目。它包含对人的管理及对设备的管理两个层面,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有许多交叉。因此可以对《船舶管理》课程的教学、教辅人员及教学设施、实训、实习等资源进行溶合,交叉互补;

2.根据2010年STCW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除从模块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了整合外,还对实训评估作出了新的要求,如:ERM(机舱资源管理)、BRM(驾驶台资源管理)、轮机模拟器及驾驶台模拟器等。因为这些内容实践性强只对管理级人员有要求,现在校学生也要进行评估,因此必须对《船舶管理》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3.打破传统的实习模式,由原单一驾驶和轮机专业学生分别上船实习,改为由驾驶和轮机专业《船舶管理》课程老师一共带领驾驶和轮机专业学生一起上船实习,并在船上结合实际进行理论交叉教学;

三、《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

首先,采取培训学习的方式,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统一思想,深入研究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的方法理论,以及IMO有关STCW国际公约的职业资格标准;

其次,采取调研的方法,对各大航运公司船舶、相关院校和专家学者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各种相关资料,剖析远洋船舶轮机员工作过程典型任务,为课程开发打下基础;

然后,采取项目组集体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重构,设计学习情景及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最后,通过改装的学校实习船进行实践,将设计的学习情景及组织实施方案应用于教学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具体改革的方案:

1.以STCW马尼拉国际公约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结合《船舶管理》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相关院校和专家学者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各种相关资料,选定《船舶管理》课程相关学习情景;2.分析远洋船舶轮机员工作过程典型任务,制定《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景设计方案;3.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学习情景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方案;4.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可操作的船舶检验为模块的《船舶管理》课程的学习情景的实施方案,把原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集中章、节中船舶的结构、适航性、船舶的法规、船舶的公约、船舶的应急处理、船舶的修理以及人员的管理等方面枯燥知识全部以船舶设备系统形式出现,在每个系统中去完成以上教、学、做内容,使学生深入到轮机员的情景中来,同时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如船舶PMS检验的实际情景,让部分学生担任CCS的检查官,部分学生担任有被CCS授權的轮机长,剩余学生担任轮机员的教学情景。这样,每位学生都各尽其责,依照船舶管理中的全部内容依次进入到各个设备系统中进行检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把原先枯燥、生硬的知识生动地用于实践,最后还能为学生今后到实船中去工作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

四、《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结论

1.特色:(1)科学性:此改革项目紧扣国际、国内的法规和公约,和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2)实用性:能为我校学生在今后的实船工作奠定基础;(3)可行性:鉴于我校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新公约下基于教学实习船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切实可行的。

2.创新:(1)新公约下基于教学实习船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首例;(2)新公约下基于教学实习船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国际公约职业资格标准课程的深度融合;(3)能把船舶驾驶与轮机专业中《船舶管理》课程在教学、实习等环节有机的结合;(4)课程开发充分考虑到我国对实施STCW马尼拉修正案实施细则和效果,以及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STCW马尼拉修正案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王玉潜.论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广州海运学院的必要性[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