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问题分析及有效生成探讨

2015-06-23 12:06于菊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贾府林黛玉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应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入语的设计水平体现着教师课堂教育艺术水平。精彩导入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与参与,让学生以活跃的思维进入学习环节。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研究导入语的设计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导入失效难以调动学情

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唱主角,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方法还是需要老师激发和引导的。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应该从导入开始,或者没有较好地设计导入语的意识与习惯,使得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很好激发。

(一)缺乏对导入语重要性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认为课前已经让学生预习了,学生都知道将学习什么课文。因此,自认为有没有教学导入语,意义不大。课堂教学往往开门见山,直接指出需要学习的内容,少了一点趣味和活力。如在《沁园春·长沙》学习中,教师直接点名学习该词的重点和目标,没有艺术性,没能调动学生的活力。另外,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课堂教学普遍没有导入,学生们思维没有激活,也难对复习内容生出兴趣;是被动参与,很难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缺乏设计导入语有效性的思考

导入是主体教学的铺垫,为后面学习活动开展服务。但是一些老师的导入为了吸引学生,往往用多媒体画面、音乐进行导入,形成了视听结合的效果,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但是却没有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花样纷呈,却让学生无法找到要点。如在韩愈《师说》教学中,截取《唐诗韵》中的对韩愈诗歌写作的介绍,一方面,导入太长;另一个方面,脱离了《师说》教学的重点。有些老师为了显示导入的艺术性,过分地求新、求趣,使得学生对导入的理解大费脑筋。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一老师如此导入: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边城》中翠翠第一次见到傩送,就对“小岳云”情有独钟。那么,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在贾府相见,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这样的导入容量大,涉及到的文学知识多,高一学生不一定都知道和理解这些文学知识。如此,自然也难以达到导入应有的效果。

二、以身为本精彩导入生磁力

导入语的价值是激发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快速而有效地进入课堂学习情境。因此,教师要结合学情与教学实际设计导入语,使得导入语吸引学生,让他们能够带着情感、渴求进入学习状态。

(一)随意交流,让学习气氛浓郁

特级教师黄厚江经常在全国各地开设教学示范课。他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而且有很多老师去听课学习。他为了让学生不紧张,为了拉近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往往以与学生闲聊的方式导入。如笔者聆听过他的《阿房宫赋》公开课,他就先与学生随意交流,然后指出文言文的一般学习方法,之后与学生一起研究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自然地过渡到对“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中古今异义词“气候”的理解与分析。如此的导入,看似随意,但是学生们很快就摆脱了紧张与拘谨,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认真地对问题进行思考。

笔者在《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中也试着采用闲谈的方式导入:武侠小说和电影大家是否喜欢看?学生们纷纷七嘴八舌,这样,他们就没有课堂的拘谨感。然后继续讨论武林高手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一片枯叶就能致人于死地。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注意力很集中。这时,笔者说一片叶子也能救人,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感受大侠贝尔曼怎么用叶子救人的?如此的导入,有疑问,有新奇,有思考,学生们就会迫不及待想去阅读。这样,他们的主体性就调动起来了。

(二)视听结合,找到切入有效角度

多媒体使用有利有弊,教师应该尽量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的视听结合,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大容量的特点。如教师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用李玉刚的《葬花吟》歌曲导入,让学生去欣赏画面,欣赏美妙的歌词。之后,让学生说说对林黛玉的感受。这样,就容易让学生对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多疑敏感的性格有所感知,而这正是《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如此,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进入阅读情境,带着自己的发现去阅读获得新的发现。另外,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父亲》的教学中,以让学生先观察分析罗中立油画《父亲》导入,让学生感知父亲形象、体悟刻画形象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对比中阅读,找出文中“父亲”的形象,并对形象分析,获得对父亲这一人物性格的认知,达到对父子之间深厚情感主题的把握。

当然,导入还有很多方法,比如经典的诗词、故事导入,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新闻时事导入、学科渗透等等导入。只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的情感,让导入有效推进学生进入课堂的阅读学习情境与积极思维活动。那么,教师创设的导入就应是精彩有效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并精心导入环节,让学生更好、更快进入学习的情境。

参考文献:

[1]黎迅.例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J].知识窗(教师版),2014,(05).

[2]黄秀英.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优化策略[J].中学语文,2014,(24).

(于菊香  江苏省涟水中学  223400)

猜你喜欢
贾府林黛玉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