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比历史更真实

2015-06-25 15:02沙海龙
中国美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艺术史油画影响

有一天,我们终将赢回艺术,也就是说,赢回人生的乐趣,让艺术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劳动中来。

——(英)雷蒙·威廉斯《艺术与社会》

《艺术影响中国——百年中国油画名作十谈》是一本讲述最近100年来中国油画发展历程的书。它选取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的10幅经典作品,讲述其创作始末以及这些作品在诞生前后所经历的历史变迁。

我虽然毕业于美术学院,但惭愧的是,我一直没有老老实实地读过艺术史,客观原因就是又大又重的艺术史图书让人望而生畏。有过这样的体验后,我便一直怀揣着出版一套艺术史普及读物的想法。从策划这套书的选题开始,我就想让它成为普通大众都能读得懂、有趣味并且拿在手里阅读会感到很舒服的一种小书。在和几位研究艺术史出身的朋友聊这个想法时,大家一拍即合,甚至有人已经写出了部分类似文章。编书真是一种缘分!于是,《艺术影响中国》系列图书有了策划方案:整套书以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为基础,按照艺术门类分为7个分册,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连环画、当代艺术这些大的艺术门类。我们从每个艺术门类各甄选10件重要作品,以讲故事式的叙述方式将艺术史以点带面地串起来,使读者在阅读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中轻松愉快地了解艺术史。

首先完稿的是油画分册。任职于首都博物馆的范胜利老师对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有着自己的独到眼光——徐悲鸿、董希文、王式廓这些在艺术史上里程碑一样的艺术大家用他们的艺术在他们的时代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刘春华所画的《毛主席去安源》如何成就了“红色经典”的神话?从陈逸飞、罗中立、陈丹青,到张晓刚、刘小东,中国的油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如何在陈坚所作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这张油画上聚焦?这些饶有兴味的问题在套本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本着简洁、单纯、舒适的原则,设计师徐洁设计的封面匠心独具——他将10幅名作的主要形象以蒙太奇手法并置同一平面,使这些不同时空的形象有所联系却又各自独立;“艺术影响中国”六个大字贯穿于整个封面,醒目地点出了主题。在纸张的选择上,我们既要照顾到印刷彩图的需要,又要考虑到轻薄且有质感,数易其稿后,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16开平装本全彩图书,图片精美,文字流畅。此外,本书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正文之外的延伸阅读,在书的切口处辟出的这个小小区域里,以词语解释的形式列出美术史常识,大大拓宽了读者群的外延,同时也增加了这本书带给读者的信息量。《艺术影响中国——百年中国油画名作十谈》于是具有了如此平易、简洁但内涵不失丰富的面容。再有吴长江先生欣然作序,更为本书增光添彩。

成书后的主题也符合我策划这套书的初衷,就是让艺术回归它的简单、趣味性,让艺术回归到产生它的生活中和历史情境里。

在当代世态纷繁的社会里,人容易变得感觉麻木。工作、生活日复一日,热情和理想在机械思维中渐渐褪色、沉寂。但人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对美的渴望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所以我们需要艺术。当我为这本油画分册审阅文稿后,使我对这些油画史上鼎鼎大名的作品的“身世”有了更深的了解。一幅幅历史画面浮现脑海,丰富多彩的人性之美和斑驳的沧桑感,都在画作中时隐时现使人不由得感叹:原来我们自己就是艺术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艺术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它影响着我们的眼睛和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看待问题和对待周边世界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现今的商品社会很容易影响人的价值观,重提艺术及其在社会中的传播,以及传播中、传播后产生的影响,可以让优秀的艺术发挥其深远的影响力。艺术所承载的美与善以及其内涵的广博和深邃,其实是可以为人们反思自身生活提供很好的载体和范本。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影响中国》丛书就是在引导人们回顾历史和审视自身的变化。人们可以用一种怀旧的心情反观传统,质疑传统。回顾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下的生活。

这本书也引发了我对艺术之影响力的追问。艺术如何能影响中国?影响到中国的什么?艺术又在被什么影响着?以油画分册为例,这100年以来,中国油画经历了哪些观念的变化才成为今天的模样?

以影响力为出发点来梳理中国油画史,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史观。艺术取决于其所在社会的性质。中国百年来社会变化巨大,油画紧跟时代主题,因而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巨大。书中所选的作品在100年来的中国油画史中具有节点式的意义,每幅画的出现都是在开启一个新的油画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激情澎湃地画出《放下你的鞭子》,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董希文的历史题材巨作《开国大典》,而画家本人却因此画作而备受折磨;王式廓历经数年,依然没有完成表现土改的《血衣》:年轻学生刘春华偶然被选中创作《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时期创下了其作品被宣传和复制的奇迹:陈逸飞、魏景山合作创作了《攻占总统府》,打破“文革”的“红光亮、高大全”绘画模式;改革开放初,罗中立的毕业创作《父亲》感动了整个中国,也遭受了众多非议;陈丹青以写生为基础所画的《西藏组画》,开始真真切切地用个人的视角去观察整个世界:张晓刚在当代艺术市场开始火热的时候被幸运之神眷顾,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油画拍卖价格最高的艺术家:刘小东在这个逐渐开放和自由的艺术环境中由关注社会开始了跨界的创作活动:军旅画家陈坚创作的历史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以其多方考证资料的真实和画面表现细节的严谨,成为这个特殊场景的历史见证而在社会中广为传播。

再次回顾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在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甚至是制约。但是,有一种力量是存在于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和物质影响之外的,它的存在使艺术始终有一股向心力,让艺术最终回到艺术本质的轨道上来,这种力量就是艺术的自律性——它发自于人类对美的渴望、对善的依赖、对真的追求。它是人类复杂的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是人类的希望。

艺术在和社会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会的镜子。我想,在读到《艺术影响中国》这套丛书的时候,读者也许能更加理解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美比历史更真实。

(沙海龙/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艺术史油画影响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油画去哪了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镣铐下的舞蹈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