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研究性学习

2015-06-26 01:21吴启宣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研究性探究性新课程

文/吴启宣

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确定为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内容之一。2005年以前,全国各地针对研究性学习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贯彻实施这一要求,当时的情况可谓是轰轰烈烈,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地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只是昙花一现,此后不要说开展,就是谈论也很少。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普通高中的老师们都在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是什么关系?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可以划等号?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对推进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障碍,可见,很有必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要求再作一次梳理。

二、当前再提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根据《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教师们对新课改实际成效的评价:“很满意”3.3%;“满意”21.3%;31%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明显”。根据另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下: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占50.8%;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占30.5%;老师讲授为主,占12%;自学,占5.4%;大量的书面练习,占0.8%;其他,占0.6%。

可见,不论是从老师们的满意度还是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看,有较多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或学习模式。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而我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为达前述目的,还必须倡导研究性学习模式。

三、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从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类课程的学习;而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专指一门课程,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大的课程板块。本文的“研究性学习”概念采用狭义。

四、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主张进行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取各种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那么,高中生参加实践的具体形式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指小范围的社会调查,收集各种资料,然后它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等形式。研究性学习有这样几个特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怎么研究由学生自己设计;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同学之间加强分工协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各种课程资源;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具体操作如下:班级布置与动员→个人选择题目、拟定计划、方案→课题初审、合并相近题目→公布初选题目、同学自由组成课题组→小组选举组长、共同设计调查方案→开题报告、方案评审→实施研究、教师监控、指导→形成调查报告,个人、小组总结→班级展示,同学评议→答辩会→评定成绩、总结、结题。

六、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区别

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和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根据教育家施瓦布的观点,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实验室的作用,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通过实验获取知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个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与教师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2001年国家教委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和后来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探究性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强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二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特别注重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研究结果,而且一般要求有过程和结果展示,时间跨度较大;而探究性学习则主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也主要在课堂完成,即使要求去实验室做实验 (也属于实践的一种形式),也不及研究性学习中的社会调查复杂,时间跨度、难度都比研究性学习小。

相关研究表明,我们必须要加大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而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最近几年,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下发了针对普通高中实施“卓越课堂”、“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笔者认为,要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卓越”、“高效”,首先教师必须“卓越”——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中学校长必须“卓越”——有改革的决心、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真正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开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中,敢于给学生提供到社会调查的时间和空间,并监督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如果真能如此,必将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增添一抹亮色。

[1]张晓瑜:《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的反思及对策》(《教育探索》-2005年2期)

[2]陆璟:《探究性学习》(百度文库)

[3]万明春《卓越课堂解析》(讲座)

[4]肖娜洪克强《解读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教育探索》200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研究性探究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