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的探讨

2015-06-26 18:43孙丽萍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孙丽萍

摘要: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利保障。因此,德育工作成为素质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简单谈谈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素质教育;学生;加强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197-01

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培育和塑造健康人格的奠基工程,担负着培养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道德、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对青少年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小学班主任作为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学班主任要想真正做好德育工作,必须要重视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性教育,围绕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关键时期,在新时期下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积极上进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好奇心较大,适应能力差,他们刚刚走进小学的校门,就像是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他们。很多人认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的是约束和限制,事实并非如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的是教育,是教师无形的教化、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榜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班主任教师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大家长,再教育学生的同时更要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我们要知道,教师管理学生,是一双眼睛在监督几十个人的行为,而教师一个人的行为受到全班几十位同学的关注。所以,班主任老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以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件事,对于爱模仿的小学生来说,班主任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另外,班主任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关心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而师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可以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

二、充分的利用教材,讓课堂教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的使用,教材中出现很多生活化的题材,对落实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战场,班主任要联合各学科的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新的教学题材,挖掘教材中关于德育的有效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将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工作中。这样以来,学生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学到了有效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学习技能,还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教育,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例如:在教小学生学习数字“1”时,我拿一根粉笔放在一个盒子里面,说这是一根粉笔,在引导他们理解整体“1”时,我说这些粉笔放在一个盒子里,告诉他们说是一盒粉笔,接下来我说让同学们相信,咱们班这么多同学,怎么用1来理解?有些同学刚刚开始想不明白,后来经过讨论和思考,有些学生说: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最后我说:对,同学们理解的很正确,我们这么多同学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大的整体,当然可以用“1”来表示。接下来,我跟学生们说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所以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堂课上下来,不仅让学生们理解了整体“1”的涵义,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集体意识和爱国精神。可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情景中去,可以在促进学生文化知识提升的同时还能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道德魅力

德育源于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生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必须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去体验生活,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的原则制定德育目标,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感受道德的魅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也离不开生活”,也就是说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能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力,学生大多时间在学校里和家里,一方面在学校中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比如:可以将优秀学生取得的荣誉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感受到周围榜样的力量,通过优化小学生周围的环境,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文化气息。另一方面要促进家长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情举止和认识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教师要和家长联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与家长的互动活动,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早日适应社会,感受社会经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面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更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任务,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不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让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和生活中去,真正体现出德育教育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切实落实德育工作的长远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成都市石室小学)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刘元珍.论网络文化背景下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实效的基本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09(04)

[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3]康冬梅(导师:郑英杰).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