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015-06-26 18:09朱丹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理语文课程

朱丹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既是其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其辩证思维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在此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学生思维发展状况,以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趋向为参照,以“语言—思维型教育”观为理论依据,阐述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课程;语文;教学;心理;辩证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56-02

心理学研究发现,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其思维发展得非常快。为了不使学生在看问题的时候有片面、孤立及绝对的情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叫学生去辨证地看问题,使得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怎样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呢?下面就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是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过程当中,师生进行情感、认知、价值观等充分地交流,这个时候老师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以及准确性原则,摆着思维方法的辨证统一思想,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将教学质量提升上去。

一、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其一,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其有效性主要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不和谐,老师跟学生之间有一个融洽的关系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不管是独裁型的教学方式还是民主型的会制约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情感等的合理发展。作为任课老师,必须把课堂气氛给有效的调节好,跟学生和谐相处,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们去创新,树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其二,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应该将任课考试的引导作用给有效的发挥出来,同时需要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给有效的挖掘出来。原有的教学方式尽管可以向学生直接切简单地传授相关知识,然而若是时间比较长的话会使得学生在审美上产生疲劳感,不愿意接受,没有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结合的形式,将以前的老师讲为主转变成学生的为主、老师合理引导的方式,任课老师要在引导上多用心思,引导学生在掌握的知识面上去自主地研究与探索。

其实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宗旨其实是进行教是为了不用教,教从根本上说属于一种认知方面的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以及各方面的技能的发展,任课老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教跟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有效的设计,把正确的思维上的方法以及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教给同学们。老师需要将学生们在理想方面的思维环节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思维进行对照,找到突破点,将属于老师的因材施教有效的转化成学生的。

二、对高中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条件和必要性

小学和初中阶段是不适合进行辩证思维训练的,因为对于小学跟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思维处在形象的阶段,抽象思维在此阶段虽然开始发展,但只是出于开始阶段。但是到了高中,学生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已逐渐成熟起来,这个时候抽象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进行辩证思维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了。此外,此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等还不可以用全面、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比较容易出现片面、独断的现象。这些现象体现在语文的学习当中就是其“读”、“写”方面的。由于语言其实跟思维是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就从哲学上讲,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近20年来,“语言—思维型教育”此种教育方面的观念,早就得到了语言教学界的广泛认可。它将“思维”提高到与“语言”同步发展的地位。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进行有效的挖掘

我们教材当中所用到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的质量非常高,从各个方面展现了作者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经由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及发掘,会让学生产生我们想要的培养的辨证思维方面的意识。举例来说,在讲授《赤壁赋》这一课的时候,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去领悟课文当中的所表达的“情”——快乐与悲伤,也要引导学生去领会课文当中所富含的“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文章第三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客曾“哀吾生之须臾”。苏轼将江水以及明月当做喻体,有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想法;同时还提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一想法。在此借用江水以及明月这些东西去寓意去留以及增减这样的辨证想法,接下来又将个例归入了普遍的认识当中。换就话说,变了还是没有变,不管是在茫茫的宇宙中还是在人生的世界里都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若是从事物所发生的变化来看,天与地的存在只是瞬间的事情,若是从固有的角度说,不管是事物还是我们人类均是没有穷尽的,所以不用去眼羡江水、月亮、天、地!苏轼这段话回答了如何对待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的问题,表达了一种豁朗旷达的胸怀:人生有限,时间无穷,我们可以寓有限于无穷——“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若是我们当老师的可以将教材中的思想给有效的发掘出来,真确合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此使他们有一个辨证的观点。

2、通过对语言的有效训练来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章熊先生曾说:“议论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者,其原因大多是囿于常规,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因此,把句子当成一个单位做有效的训练,能够把学生所具有的四边方面的积极性给有效的跳动起来。加以对你想以及发散思维方面的能力进行利用,从正面以及方面来对事物所具有的寓意进行提炼。就拿“镜子”来说,可以对其进行正面与反面的立意。A你送她一个微笑,它就会送你一个微笑,你朝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B镜子可以把你漂亮的脸蛋给呈现出来,但是却不能将这个瞬间永远留住。C摔碎的镜子可以拼接起来,但是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缝却不能缝合了。D镜子可以把人的外表给呈现出来,却不能呈现出人的内心世界。E把自己当做镜子来欣赏自己交孤芳自赏,把别人当做镜子来看自己可以取长补短……经由这样系统的对endprint

学生进行训练,其辩证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3、运用问题牵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文本阅读教学,不但要强调感受以及体验,而且还要强调质疑以及议论,做辨证方面的有效阅读。就拿《雷雨》一文来说,从其主题看:从表面上说,其揭露的其实是资产阶级大家庭当中所具有的那种罪恶,文中人物周朴园,其性格是非常的自私且虚伪的,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令人厌恶痛恨的。然而曹禺在课文《雷雨》当中的序里面却表示出:“《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也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天地间的‘残忍……我的情感要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就《雷雨》的主题来说,还有别的解读的方式:人若果对着一个不可以了解洞悉,让人就是有着非常善良的想法但最终也要失败的说不出的力量去掌控的世界。就性格来说,周朴园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他虽然虚伪,然而还有些温情与宽厚存在。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的,看到鲁侍萍后他觉得可以用一张支票补偿为鲁侍萍造成的痛苦,然而却不知道精神上的痛苦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其所具有的温情与宽厚在其虚伪的外表先显得非常渺小。任课老师在讲授此文时,可以就“周朴园是否真的怀念鲁侍萍”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让提出的问题来将学生的辩证思维给有效的牵出来,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观点不同的话可以进行辩论,最终进行归纳并作出总结。这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对文章的内容区领会,可有有效的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

4、通过综合性地学习来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就综合性学习来说,其属于提高学生素质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任课老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尽可能多得去组织开展学生演讲、辩论方面地一些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环节当中,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获得智能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3.

[2]黄琼.辩证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赵保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42.

[4]罗小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四个措施[J].甘肃教育,2014,12:33.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语文课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心理感受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