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传播

2015-06-30 04:04张凌彦
作家·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全媒体网络文学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文学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大量文学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有些甚至被拍成电视剧、电影,足见其影响力。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网络文学与媒介传播很好的结合起来,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网络文学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网络文学  全媒体  发展趋势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地球因为网络而成为一个整体,传统的媒体形式也渐渐不能满足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只要连接在互联网中的用户,都有自由选择媒介表现形式的权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媒体节目。”因此,人们更乐于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个性,网络文学也应运而生。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盗墓笔记》《鬼吹灯》,网络文学的出现似乎在向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发起挑战。从写作形式、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等各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文学创作。而在网络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作者与读者也可以更加平等、自由的进行交流。对于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无论如何,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以及文学传播方式也为文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应该对于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  网络文学的界定

文学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人们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一般带有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只有文学家、作家才能创作出文学作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与解放,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一些文学作品开始走向平民化,所有喜爱文学创作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一些网络平台如小说网、文学博客、手机、微博等也为这些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论纲》中说:“文学是在困境和低谷中走近近算机网络世界的。” 可见,走近网络也是给传统的文学创作寻求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当下的网络文学可以分为两大种类,一种是将纸质的文学作品进行电子扫描或者人工输入,穿上互联网,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上欣赏名家作品。但是,这只是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从本质上讲,它还属于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对此,陈海燕在《网络小说的兴起》论述到:“所谓网络文学,按我的理解,一般是指主要发表在网络上(文学网站或个人主页)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仅仅从传播方式上将网络文学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进行区分,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等特点。

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网络文学界定是指,“由上网者在计算机上写作、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原创文学。”这类文学作品是伴随着网络媒体发展起来的,它们不需要经过编辑的审核,作品内容不受局限,常常是即兴之作,语言轻松诙谐,贴近大众的审美情趣,让读者在轻松愉悦、嬉笑怒骂间体味世间百态。因此,很多人认为网络文学的前景很好,但也有人对网络文学的界定存有质疑,认为在互联网传播的原创作品大部分内容肤浅,没有很高的文化内涵,缺乏精神追求与时间积淀,导致作品丧失了人文性与思想性。他们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媒介,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失去其本质的的特征,如果失去了人文精神与审美内涵,那就不应该称之为文学作品。也有部分人对网络文学的存在持有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发挥、平等交流的空间和平台。综合来看,对于网络文学的界定,刘志礼认为:“网络文学就是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延伸,以网络语言为特征,在计算机上完成供网民电子阅读欣赏的一种电子文学新形式。其中,传播渠道的‘网络化是构成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的本质特征。”

二  国内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信息传播的自由,在网络环境中,文学作品的内容、主题、写作方法、语言选择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属于体制外的一种写作形式,这无疑降低了文学的高度,这一方面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第一,从语言表达上看,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语言粗俗,文学欣赏性不高。文学作品主要由文学化的语言构成,作者的思想、情感、经理、体验都蕴含在字里行间。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无不重视作品语言的锤炼,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往往能够历经千百年而成为经典并保存至今。而网络作品的传播速度极快,收费偏高,因此读者希望通过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获取作品信息。网络写手们使用一些简洁、形象、便利的语言来进行网络写作,数字、符号、字母等也频繁出现在网络作品中。这些词语流行性强,给网络读者阅读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由于很多新造词并不符合语法规范,因此,流传性不强,而且对于一些不常网上阅读的人群來说,很难理解这些网络用语。

第二,从创作手法上看,很多网络作品存在抄袭、雷同的现象。由于网络作品面向的受众群体层次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对作品的审美要求也不高,因此,很多作品模仿一些成名作来赚取自己的点击率。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的接触》成名后,接下来就有很多模仿者出现,从内容上、体例上都相近。另外,作品题材也存在模仿化。在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之初,爱情小说、幽默故事普遍受到欢迎,这些文章内容轻松,语言诙谐,对文字水平要求不高,写作起来比较容易,作品数量较大,但是缺少精品。随着一些网络写手如安妮宝贝、慕容雪村、李寻欢、宁财神等的兴起,一些武侠小说、都市情感小说、历史小说开始在网络上兴起并流传,时下,虚幻、悬疑小说也在网络小说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小说的创作题材范围较窄,很少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层次不高,模式化依然是现在网络小说的一大缺点。正如著名学者汤哲声说过:“模式化是其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一是模式的组合之中本身就充满了愉悦性,就如同玩弄变形金刚,玩弄者的兴趣并不在于它最后会变成什么形,而在于变形过程中各个模块的扭来扭去。二是读者的参与性,这些模式与大众的认知水平相一致。三是这种模式能够满足人性的基本欲望。”文学创作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需要不断的创新,虽然网络文学传播途径新颖、自由,但是传播内容单一、守旧,这种模仿式的创作模式制约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第三,作品内容粗俗、格调不高。能够称之为文学作品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性,而网络上流传的很多文章恰恰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吸引受众研究,刺激大众神经,使得网络在成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学传播平台的同时,也为一些低俗作品提供了栖息地。色情、暴力等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挑战着伦理道德的底线,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泼妇骂街似的语言亵渎了文学作品的神圣,这些现象对网络伦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也不利于整个和谐媒介伦理的构建。

第四,缺乏经典作品。如前所述,网络文学的一大诟病即抄袭之风明显。从网络文学诞生开始至今,的确创作过一些风靡一时的优秀作品,但是数量很少,加之网络的现代化技术——复制、粘贴功能极为便利,使得一些作品抄袭、仿造起来方便、快捷。及时是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作品,在现在看来,不过是昙花一现,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成功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它适应了网络文学流行之初,读者对这一崭新的传播形式的新奇感,但它并不是优秀网络作品的代表,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说老套的故事情节、陈旧的内容构架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惟有经得住历史推敲、时光积淀的作品才能称作经典。网络文学作品正是缺乏了传统文学作品深厚的思想性、深入的人文关怀、深切的社会分析,因而缺乏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如果不能有自己经典原创的作品出现,那么最终还是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网络文学作品的研究者甚少,少有文学批评。目前,关于网络文学的批评大概有两类:一类是“尚处于建构中的网络文学在线;评论,以网络写手、读者为主,主要评论形式有点击、回帖、加精、开辟专栏等,他们构成了当下网络文学批评的主力军。”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尚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文学批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没有专家式的批评,就不会促使经典作品的诞生。网络文学的品评者多为一些业余人士,他们的评价大多“停留在感觉和直觉层面,以对作品作抽象的概念性判断为主,精辟的长篇评论较少,”因此,网络文学批评尚处在初级摸索阶段,不能对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  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发展都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另一面,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少君1991年4月在《华夏文摘》第四期发表的小说《奋斗与平等》被认为是全球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而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也是网络文学中最受欢迎的,它内容通俗、情节简单,语言幽默轻松,受到读者的欢迎。近年来,一些优秀的网络小说写手频频出现,也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作品,种类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言情类小说到现在的历史小说、都市小说、悬疑小说、科幻小说等,一些优秀作品也被搬上银屏并制作成游戏在网络中流行,这一系列产业模式必将促进网络小说继续發展,也促使网络写手创作出更新、质量更高的小说作品。

除了小说之外,文学体裁中还有散文、诗歌的艺术形式。与小说比较,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以及流传范围较窄,作品较少,这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空白。但是,网络诗歌、散文也不是毫无建树。“2000年后,国内网络诗歌论坛大量涌现,到目前为止大概已有500多家网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综合性诗歌网站诗生活,以丰富的诗歌资源著称的网站灵石岛……”可见,网络诗歌也在悄悄兴起。新老诗人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交流心得,一些流派的争论也催生了人们对诗歌的关注,网络为诗歌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机遇。2005年,“中国散文网”正式开通,这也为网络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由于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与传播的自由性,使得诗歌、散文这些抒发真性情的文学形式有了创新发展的机遇。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手机,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这也促使很多诗歌、散文爱好者创作出精炼、优美的作品,以很好地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学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贞:《全媒体格局下电视直播系统在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陈海燕:《网络文学的兴起》,《小说评论》,1999年第3期。

[4] 刘志礼:《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第3期。

[5] 汤哲声主编:《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梁娅:《建构中的网络文学批评机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张凌彦,北华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全媒体网络文学发展趋势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