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分析

2015-07-01 10:49任立勇
科技传播 2015年8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群众

任立勇

新疆哈密地区电视台,新疆哈密 839000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分析

任立勇

新疆哈密地区电视台,新疆哈密 839000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新闻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传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基于此本文试阐述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原则,并提出了可行的创新策略,旨在实现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创新

电视时政新闻主要报道新近的、正在发生的国家政治新闻,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路线,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等活动中的典型性、经验性、成就性报道,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广泛性、政策性、政治性特点,在我国新闻事业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意识,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加强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保证时政新闻报道工作取得新成效。

1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原则

电视新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对社会公众群体来说,因为电视时政新闻真实性很高,所以得到了观众的信任。在对电视时政新闻进行创新时,各新闻媒体必须始终坚持时政新闻传播原则,保证其准确性、时效性、真实性和专业性。虽然微信、微博等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发展很快,但是因为这类信息个人主义很强,对时政新闻媒体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由于微信、微博上的时政新闻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让社会信息的客观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对社会舆论造成了误导,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信息的真实性,因而社会公信力不强。所以,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的分析时政新闻的信息与内容,不能将个人情感掺杂在时政新闻信息中,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比如在2014年3月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微信、微博上传播着大量相关信息,但是受众对这些新闻信息持怀疑态度,等到新闻报道发布准确、具体的事件相关内容后,受众才能了解事件真相。由此可见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只有提高公信力,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群体的认可。同时在创新电视时政新闻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信息的时效性,还要注重信息传播质量,做到两者并重,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2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2.1 创新报道内容,积极取材于群众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将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真实反映出来,报道人民群众中的感人故事,体现出群众观点。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就是基层,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将镜头对准群众,从基层取材,这是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必须具备的态度。要坚信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要源泉,重视深入群众中挖掘新思想、新人物与新方法,将其作为时政新闻报道的重点,将基础群众的真风貌形象生动的报道出来。

比如,在拍摄市委领导看望患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的新闻时,新闻的报道要从其家庭故事开始,为受众介绍地中海贫血病为这个家庭带来的痛苦,以及社会各界对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爱与资助,最后将市委领导与儿童对话同期声展现出来,做成新闻特点《爱心燃料,生命加油》,这无疑增添了报道的温情感,更加触碰人心,并反映出市委领导真实、亲切的形象。

2.2 创新表现手法,表达群众愿望需求

新闻工作者要立足于群众思考问题,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多报道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将群众的利益诉求全面反映出来,表达群众的愿望需求。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认可[1]。新闻工作者要履行好自身职责,积极报道出群众的真实呼声,发挥出群众的耳目喉舌作用。此外,电视时政新闻要完整、真实的进行新闻报道,将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充分表达出来。要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手法,避免出现新闻八股。要多用群众的语言报道新闻,从群众的生活点滴、所思所想出发,采写最典型、最真实的新闻作品。

比如说,广州省亚运会开幕的新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及综合频道分别对开幕式进行了直播,综合频道依旧是选择过去那种朗诵式的现场解说,而新闻频道却是选择了更加轻松的类似于聊天的方式,让白岩松(主持人)与观众进行互动。这样的播报形式和过去的朗诵式新闻直播比起来,更加贴近于观众,也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喜爱。但是互动对话的方式也应当保持合理的限度,即能够在放平心态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取悦观众,避免时政新闻播报变得媚俗化。

2.3 转变创作观念,满足群众知情欲望

满足群众知情欲望,就是要在创作观念上尊重群众知情权,深入群众,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让群众更好的了解党的政策方针[2]。要将贴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的落脚点,这是提高新闻机构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时政新闻报道内容、表现手法创新的不竭动力。新闻工作者要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报道群众最想看、最想听的时政新闻,最大限度让群众知情欲望得到满足,并以此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时政新闻只有通过贴近群众,才能传播的更加广泛与有效,才能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所以,对于新闻媒介而言,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支持。

2.4 创新报道形式,突出新闻价值取向

时政新闻报道必须要重点关心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不断加强传播影响力,揉合电视媒体自身的功能和特征,从而让时政新闻报道朝着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的方向发展。在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直播连线、现场记者、同期声以及记者采访等各种方式,促进时政新闻报道从过去的静态报道向动态报道转变。另外还应当合理设置新闻案例,从当事人的经历、变化等方面出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新闻事件的细节表现出来,将时政新闻做“活”,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3 结论

总之,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宣传党的基本政策、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平台,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具备的核心优势。因此,在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与专业性原则,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深入群众取材,不断对报道内容、表现手法、创作观念、报道形式出发,突出新闻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时政新闻报道质量的提升。

[1]胡彬.如何让时政新闻“鲜活”起来[J].新闻传播,2014,10:28.

[2]尤道远.城市台时政新闻节目的民生化嬗变[J].当代电视,2014,12:89-90.

G2

A

1674-6708(2015)137-0001-01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报道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