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15-07-02 02:52全春艳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全人全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全春艳

摘 要 “全人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一致的,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做完整的人。因此,本文探讨在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形式下,如何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全人教育 全人 大学英语教学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62

Penetrat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QUAN Chun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Puer University, Puer, Yunnan 665000)

Abstract "Holistic Education" concept and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are the same, are fully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University English as a required course, both to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let students learn in the classroom how to do a complete pers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 reform, how to penetrate "holistic education" concept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raining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holistic education; holistic;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1 “全人教育”的内涵

“全人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整合了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全人教育”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其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指的是完整的人,包括人的身体、智慧、德性、情绪等方面的发展”。①

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自“全人教育”理念产生以来,各国的学者都很重视全人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有关全人教育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全人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自“全人教育”理念产生以来,它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我国,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全人教育”也日渐受到了重视。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到“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全人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一致的,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做完整的人。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形式下,将“全人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将“全人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3.1 让学生主导课堂,加深合作体验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是教的主体,学生应该是学的主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基础差、紧凑的教学安排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们总是依赖老师的讲解,从不积极思考问题,缺乏主动性,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这违背了“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样既能深入理解和牢记所学知识,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合作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面宽度和学习兴趣不一样,因此,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和讨论,就会出现一些新的视角,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再者,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为了小组利益,难免存在竞争,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相互促进,相互提高”。②除了小组式的合作学习,教师可采取表演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第一册第二单元,“深深的忧虑”,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排演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endprint

3.2 增强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同学间互教互学,集思广益,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生增强了交往,也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今后走入社会大有裨益。积极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如,英语角不仅能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而且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其次,通过彼此的交往,能让学生总结出人际交往的真谛:只有平等待人,坦率真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参加社团活动还能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再者,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步入社会前的磨炼,他们“以其独特的身份接触社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认识社会,是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③这样,有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

3.3 挖掘文化教育素材,培养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拓展文化视野,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个人素养”。④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想恰当的运用外语,“就必须通晓外语相关的文化”,否则“再好也难以进行有效交际”。 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文化导入,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个人素养。让学生积累民族文化和并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只有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才能更熟练地使用英语,培养较强的沟通能力。《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中,有多个单元涉及文化知识,如第一册第五单元是关于艾滋和奥运知识。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部分关于时间的主题,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搜集各国的时间观念的差异,并进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文化的差异。第二部分“文化冲击”,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文化冲击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和如何克服文化冲击。并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文化冲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语言不仅仅只是交流的工具,而是“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树立世界眼光,学会尊重文化差异”。⑥

3.4 深挖德育素材,进行道德教育

《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这套教材既重视学习者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多个单元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等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还应引导学生思考蕴含于课文中的人生寓意和道理,这样既可以传授知识,也可以进行德育教育。如,第一册第六单元“垃圾清理工Trashman”,在讲这篇课文时,启发学生思考,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什么,该如何尊重垃圾工?虽然垃圾清理工的工作,又脏又累又臭,但是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我们的生活将会臭味熏天。我们应感恩他们并且尊重他们的付出。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微笑面对不如意。课文中的主人公,在挨家挨户收垃圾的途中,受到歧视,在那些人眼里,垃圾工是怪物,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却远远地躲开了。故事的主人公受到歧视却并未抱怨,而是微笑面对他们的冷漠,主动和他们搭讪。虽然这份工作辛苦,又脏又累,但是他积极的心态让我们佩服,在他看来,垃圾清理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在室外干活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因此,不管生活是怎样的艰难,都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微笑面对。此外,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因此,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先就业再择业。

正确认识和对待恋爱问题是“青年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才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⑦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走出恋爱误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第二册第四单元“真爱的考验”,通过对方的容貌、表情、年龄等方面的第一印象来选择恋爱对象,是不可取的。同时引导学生要珍惜爱,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包容体谅对方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恋爱挫折。此外,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作为大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不要让恋爱影响学业。因此,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培养各种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功,事业的稳定,才是爱情美满的保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只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⑧

4 总结

“全人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一致的,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全人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本科教学中,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做完整的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充分挖掘文化素材,培养文化意识;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加深合作精神的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释

① 吕俊甫.发展心理与教育:全人发展与全人教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65.

② 余丽红.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变革个案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7.

③ 赵海鹏,周丽.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2(3):164.

④ 刘美兰.全人教育理念下外语课程的转型与重构[J].福建论坛,2012(3):84.

⑤ 周育新.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43.

⑥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7.

⑦ 张亚.大学生入学教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06.

⑧ 邓敏.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的德育渗透[J].校园英语,2015(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人全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健体教育显特色润泽身心育全人
——记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