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自己的路等

2015-07-02 13:56玛利亚等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走弯路惠特曼高僧

玛利亚等

坚持走自己的路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激励着年轻的惠特曼:“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里。”这位当代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他要创作出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草叶集》的出版使远在康科德的爱默生激动不已。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立马换了语气,温和了起来。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二十首新诗。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阻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否则第三版将不会畅销。执著的惠特曼却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束缚的,《草叶集》不会被删改,就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减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

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后,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英格兰,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爱默生后来回忆说:“偏见常常扼杀很有希望的幼苗。”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被“扼杀”,只要看准了方向,就要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

边走弯路边欣赏风景 马亚伟

我加入了一个驴友群,大家经常相约骑自行车去山里玩。有一次,我们打算到30里外的山里看红叶。大家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带头大哥”是群主,熟悉各地路线。

山路曲折,我们在蜿蜒的山路间穿梭。骑了很久,突然有一个人说:“咱们这样走是在走弯路,其实有一条路也通向目的地,那条路比这条路近多了。”“带头大哥”停了下来,环顾了一下四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确实走错路了,刚才有两个路口,我选错了方向。”大家骑了半天车,有些累了,听说带错了路,不由抱怨起来,有人甚至小声嘟囔:“连路都不认识,还叫什么带头大哥,干脆叫迷路大王吧。”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有个人大声说:“大家看啊,我们眼前的风景多美啊。走弯路更好,可以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我们出来玩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风景吗?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走弯路也要懂得享受风景!”

经他这么一说,大家才抬眼望四周的风景。那时正是深秋时节,有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柿子熟了,满树的柿子真漂亮,仿佛挂着无数个小灯笼。柿子树就像一棵棵精心装饰的圣诞树,流光溢彩,灿烂辉煌。满山的柿子树更是壮观到了极点,火红的柿子染红了每一座山,山山相连,树树相接,红色铺天盖地,绵延而去。

如果不是那位驴友提醒,我们都忽略了这壮美的画面。大家停下来欣赏,有的拍照,有的还摘下柿子吃,玩得很开心。享受了这样的美景后,我们继续向前骑行,直到抵达目的地。后来我们才知道,那里是当地有名的“柿子沟”风景,因为我们走了弯路,才得以欣赏到那里的美景。回想一天的行程,都觉得非常有意义,走了弯路,却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美景。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弯路,如果在生活中无法绕过,倒不如就以欣赏弯路美景的心态来面对。我的一个朋友,他大学毕业到40岁之前,一直天南海北地奔走,北京、天津、广州、上海,去了很多地方,换过很多工作,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成绩,而且很多经历都算是他人生的失败。一路辗转,最后才在小城扎下根来,做起了装饰材料的生意。我们都说他,如果早在小城做,说不定早做出成绩了。可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这么多年里,他走过无数的弯路,但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财富,也是一段风景,经历的时候,感觉丰富精彩;回味起来,也觉得无怨无悔。走弯路,人生会多一些美丽的风景,所以要懂得享受属于自己的风景。

走弯路是人生的常态,即使弯路上怪石嶙峋,枯藤老树,或者“冰塞川,雪满山”,都有值得欣赏的风采。走弯路,也要懂得享受沿途的风景。

以退为进的策略 烟雨

有一年,在比利时某画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标价为250美元,画商不愿出此价钱,于是两人唇枪舌剑,谁也不肯让步,谈判进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恼火了,怒气冲冲地当着美国人的面把其中一幅画烧了。美国人看到这么好的画被烧了,感到十分可惜。当他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钱时,回答还是250美元。美国画商也毫不松口,又拒绝了这个价格,这位印度人把心一横,又烧掉了其中一幅画。美国画商只好乞求他千万别再烧这最后一幅。当他再次询问这位印度人愿卖多少钱时,卖者说道:“最后一幅画能与三幅画是一样的价钱吗?”结果,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后一幅画竟以600美元的价格成功出售。

当时,其他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而印度人这幅画却能卖得如此之高,原因何在?首先,他烧掉两幅画以吸引那位美国人,便是采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因为他“有恃无恐”,他知道自己出售的三幅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烧掉了两幅,剩下了最后一幅画,正是物以稀为贵。这位印度人还了解到这个美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收藏古董名画,只要他爱上这幅画,是不肯轻易放弃的,宁肯出高价也要收买珍藏。聪明的印度人施展这招果然很灵,一笔成功的生意唾手而得。

当然,要想成功地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必须要有一定的后盾,把握好分寸。“不打无准备之仗”,心中没有十分的把握而轻易使用此计,难免弄巧成拙。如果那位印度人不了解美国人喜爱古董的习惯,不能肯定他一定会买下那最后一幅画而去烧掉前两幅,那么印度人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退一步,按照你所掌握的对方心理,只要对方愿意采取令你满意的行动,你的以退为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妨让自己的头脑灵活些,欲擒故纵、以退为进都常常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母爱最伟大 车车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

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他的一番自述后,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成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年轻人听了非常高兴,谢过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落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是我,妈妈。”他沮丧地答道。

门很快便打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1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在灯光下,母亲流着泪端详他。

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身边立着的母亲。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

雕鹰与蓝天 星辰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鸟,它有着“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

但谁又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藏着泣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自行飞翔了,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儿。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

第二步,母鹰会把幼鹰带到高处,然后把它们摔下来,有的幼鹰因为胆怯而被母亲活活地摔死。但母鹰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

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只能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它们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够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受痛苦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会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就会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飞上蓝天的翅膀,但在生活中,只有忍受住痛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幸福的资本 红彤彤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一样,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会不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长队。我很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也是从前的味道。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也笑着问:“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那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调料熬制而成的,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做长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长。且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的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张记老板的这番话,让我很受启发,的确,学一门精一门,只要坚守自己的特长,就有幸福的资本。

猜你喜欢
走弯路惠特曼高僧
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
交友指南:如何与惠特曼成为好友?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不妨走走弯路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
心中的镜子
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
唤醒良知
再冷酷的冰也会有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