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理论下的项目教学法

2015-07-02 01:15陈爱军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人本主义项目教学法

陈爱军

摘 要 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素质发展,如何构建以能力为本、以实践为主、以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率,使高职学生专业素质更切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职业教育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项目教学法进行 “人本主义”理论升华的同时,重点剖析了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征,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教学法 人本主义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20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Theory of "Humanism"

CHEN Aijun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5)

Abstract How to promot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development, how to 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combined with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 improve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need to explore and solve the. The"humanism" theory of sublimation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teaching; human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为多传授知识,“满堂灌”的现象严重。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老师的错误不敢指出,唯有默默听从。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也与“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相去甚远。为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不断摸索,以期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人文情怀”。

1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由马斯洛、罗杰斯等共同提出,其观点与费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均不同,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

1.1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①必须把学习者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②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良好的、气氛融洽的学习情境。③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本点看来,人本主义着重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学习者不仅仅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真正的学习经验使学习者发现自身独特的品质,发现他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依此,观点独特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其注重人的意愿、情感,尊重学生、关心人的尊严,反对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解除精神压力的面貌出现。

1.2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霍桑提出的“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最重要资源,以激励、调动的方式,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教师不仅仅只是教学生学知识,还要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懂得“怎样学”,最终达到情感、技能和智力全面发展。

2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人直接参与,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

3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是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学生先自主学习,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而后教师再讲授,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⑤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因此“项目教学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⑥

4 项目教学法的特征

(1)项目设定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依托真实情境,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高职教育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设计或开发出的一个个学习情境及任务。项目设定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逻辑来构建,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在职业教育项目教学中,任何一个项目都脱离不了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的影响,这里说的情境是问题情境。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它包含着一个真实、复杂、矛盾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项目能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或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今后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教师在设定项目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分析解决学习情境中遇到的难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2)项目教学以学生为本位,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具有真实性、复杂性,学生在完成项目的信息采集、项目的选择、计划的指定等工作任务时都会面临诸多的问题,致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人人都积极参与、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项目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学习、查阅资料来领会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独立性;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激发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比传统教学法,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不在以讲授的方式传递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动性、创造性。其中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相互交流。

(3)项目教学以任务为驱使,注重“做中学”,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与合作学习。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相关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多有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与实际工作岗位密切相连。

在教学中先通过对项目的讲解、分析来完成相关理论和技能练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运用知识、转化知识。在“做中学”,边用边学,宗旨在引导学生先体验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

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具备真实性、复杂性,致使学生在经历这一复杂过程时会主动发现问题,面对所发现的问题,学生会运用各种资源主动查找,积极主导思考、探究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每个小组的成员在遇到问题时,都会集体合作,通过不同途径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的同时,学生还实现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

(4)项目教学的目标具有多重性。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对项目教学的目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项目教学的目标具有多重性,具体表现在:

学校方面: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等职业学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建立健全的新课程理念,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教师方面:项目教学法是一套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做决定,自己安排学习任务,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策略。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深入学习,自己通过努力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同时这也是教师灵活应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方面: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目标旨在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适合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需具备多方面的能力。项目教学是一个具有真实性、复杂性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完成项目任务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对未来树立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以“以人为本”为思想基础,其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突出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内在潜能。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C0390)、湖南省林业厅2014年度林业科技项目(编号:XLK201433)

注释

① 李瑾.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② 任艳.中学生心理特征与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③ 顾明远,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5-76.

④ 易守华,朱克忆,张柏森.项目教学法及其在《Pro/Engineer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8):148-149.

⑤ 刘金龙.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齐鲁艺苑,2004(1):105-108.

⑥ 卢彩林.浅谈中等职教中的项目教学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47-49.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人本主义项目教学法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