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音乐表演中舞蹈的节奏感

2015-07-04 00:37魏超
北方音乐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

【摘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的舞蹈诚如人缺乏灵魂,舞蹈的诸多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节奏,舞蹈节奏就是舞蹈表演时的动作力度、强弱、快慢以及能量幅度的增加等。舞蹈的节奏感能够极大的带动观众的情绪,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表演;舞蹈音乐;舞蹈节奏感

引言

所谓的舞蹈节奏感是指舞蹈的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下完成的,必须节奏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才能突显出舞蹈的节奏感,舞蹈的节奏感正是舞蹈表演者对于舞蹈的工作的情感掌控,当前的舞蹈动作适用于何种节奏加以衬托。只有舞者对于节奏有了一定的感觉才能创作出富有情感的舞蹈,才能在舞蹈表演时展示出舞蹈的优美,如果对音乐旋律没有直观的感受,不仅舞者连观众也无法在体味音乐旋律背后真实的美感,则音乐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可见,在音乐表演中舞蹈动作的节奏感至关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展开研究。

一、舞蹈节奏感

舞蹈讲节奏,因为舞蹈本身就是一件富有节奏的艺术形态,舞蹈的节拍自舞蹈产生起就是舞蹈最好的伙伴。“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舞蹈同时需要讲究节奏感,舞蹈的节奏感还需要舞者的动作肢体相配合,不仅需要结合形体美,还需要在舞蹈的过程中体现韵律美,律动美感和节奏美感在巧妙结合正是舞蹈的精髓所在。因此,可以很直白的说,没有节奏即没有舞蹈。

舞蹈一旦带有节奏感就能产生出很多神奇的色彩,节奏作为舞蹈表演中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节奏可以类比于单一的色块或者规整的色块,舞蹈的动作诚如两种不同类型的气流之间的相互冲击。当气流冲击到色块之间的中间地带时会产生如梦如幻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强烈、有时婉约、有时轰轰烈烈有时有淡然如水。当这种气流在规则化程序化的色块中出现时,会给人们以一种精神的振奋,诸如我们陕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其它地区的秧歌舞蹈,虽然它们在具体的舞蹈动作、配合的锣鼓点以及相对应的乐器上各有差异,当在节奏上的完全重复逐渐强化是相互吻合的。绘画其实同样是有节奏特点的,主要体现在绘画时泼墨的动作,笔头的运作以及绘画的气势等多个方面。只是绘画的的节奏感与舞蹈相比不够明显,不够冲击力罢了。舞蹈是采用固定时间和空间的线条来明示动作的错落交织,引人入胜,舞蹈给人以变化而短暂,虽然都有节奏感,但它们因为各自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不同,他们的节奏表现形式和美感也各不相同。

二、音乐表演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是富有律动性的节奏化旋律,诚然带有非常明确的节奏感,这种律动的节奏感正是舞蹈所需要的。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节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音乐在带入舞蹈时是以节奏为切入点,音乐的节奏作为舞蹈的核心要素和标志,同时还会附带一些旋律、和声等要素。音乐的节奏感包含多个方面,包括:节奏的强弱、轻重缓急等。音乐的节奏变化,往往决定的舞蹈动作的变化,舞蹈动作需要和音乐旋律相配合,音乐旋律是舞蹈艺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至亲骨肉”。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具有差别各异的节奏感,这在不同节奏感的舞蹈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舞蹈创作者曾言:有什么的音乐特征就会创作什么风格的舞蹈,诚然在舞蹈的编排、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也有体现。通常是从了解和学习一首音乐开始,然后再是逐步的掌握舞蹈的节奏感、把握舞蹈动作的韵律和精髓。

音乐的和声具有非常良好的立体性和穿透性,由于它具备不同环境下的音响效果,理所当然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表现要素。它能够起到表现形象、烘托形象、渲染形象等多个方面,并能够起到独立构成音乐的重要性。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相互交织这些创作手法和音乐的主旋律如出一辙,同样很明显的立体性和时间性。舞蹈中同一个舞段中,同样存在着高低起伏;舞台的调度和交织,舞台的层次感和流动感都非常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特点。

在音乐表演中,通过舞蹈的渲染功效可以更加深化的音乐的感染力。音乐表演本身即具备很强的观众牵引力,观众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具有很强的情感带入感,观众通过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所营造的环境中,同时搭配以舞蹈作为观众的视觉享受,观众可以非常清楚的明确音乐创作者所需要营造的情感氛围。通常而言,音乐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很难直接被观众所捕捉的,音乐创作者也只是通过音符的跳动和旋律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环境氛围,这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形态。舞蹈的节奏感很明显拉近了音乐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舞蹈强力有的节奏感,观众的内心会跟随着舞蹈的肢体动作进行内心跳跃,同时会随着舞蹈动作变化,观众的内心也会随之产生不断的变化以跟随节奏的变化,这种节奏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音乐旋律的变化,音乐旋律的变化正是音乐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可见,舞蹈动作的节奏感起到很好的协调沟通作用。

三、总结

舞蹈和音乐的共通点是节奏,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也是因为有这个共通点。舞蹈和音乐其实都具有节奏感,当时舞蹈需要音乐律动的配合来强化自身的节奏感。最原始的舞蹈与音乐能够结合在一起,就是因为音乐天然具有节奏感同时富有律动性,能够带动舞蹈的动作。舞蹈作为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由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自然更加需要音乐的配合。本文正是从节奏感出发,探究音乐表演中舞蹈节奏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姬宁.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09.

[2]冯惠.探讨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1:281.

[3]丰程程.浅析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3:169-170.

[4]徐艷.浅谈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01:51-52.

作者简介:魏超(1994—),女,山西介休人,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
“流行”的历史衍变
论音乐表演中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身体美学
构建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