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分析

2015-07-04 10:25王雨王博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王雨 王博

【摘 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路建设也逐渐成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重心,为了做好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工作,仅仅提高技术水平是不够的,还需改善管理方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比如加强人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增强技术管理水平;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已达到增强公路、桥梁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路桥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路桥工程的涵盖面十分广泛,于自身作业的复杂性、严格性等要求的存在,经常需要面临许多施工问题,而解决这些施工问题对于路桥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公路和桥梁出现的安全事故依然比比皆是,这不仅为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一、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不甘落后,而道路与桥梁建设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必然跟随时代的脚步,做好人才储备、技术更新、管理严格,为国家的大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的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是工程顺利完工的重要举措之一。

具体来讲,需要施工部门在提高施工水平的基础上,将技术管理与技术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

公路桥梁施工的任务主要包括,根据国家或地方的需求,在交通不便的路段进行修建,如青藏铁路的完工不仅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还加强了西藏与内陆人们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交流与联系。再者对一些修建多年,濒临破损或已经遭破坏的路段、桥段进行整修,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便利。

公路桥梁技术管理的要点,首先要求用于路段建设的材料,都要符合要求,达到国家一级用材标准。不得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标准的建筑用材。再者在施工的三个阶段都要做好建筑工作,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施工中,认真负责、严格统一;竣工后,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方可投入实践。

二、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1、完善技术管理机制

因此针对当前的管理现状,完善技术管理机制是必要的选择。不仅要在施工单位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还要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与监督。

下级工人也要将施工单位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提高集体责任感,将自己对单位的发展建议及时地向上级反应。而且上级管理层次在制定重大策略时,要听取工人的意见。

再者政府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施工单位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排查,包括建筑材料是否达标,施工方法是否合理,施工人员是否尽责等等。

通过施工部门与政府互相协调促进,可以减少很多问题的发生,更有利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

2、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控制措施

(1)观测点的布设。

考虑施工期间雨水量影响,若使用砂石袋作为预压负载时,雨水会增大砂石袋的重量,存在因荷载过大导致支架不稳的隐患,所以一般使用加水水袋预压;在对水袋进行充水时可使用三千瓦的压水泵配以水管进行,而加满水的水袋可使用离心泵对其它的空水袋进行充水,有助于压缩工期。而空水袋铺平时的面积较大,且易堆叠,在进行水袋充水时,水量会因水袋本身的状况进行移位,而充满水后因底板不平会向较低处移位,因此在水袋充水前设置的观测点存在充满水后被掩盖住的情况。为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特意设置两组观测点,分别对支架的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进行观察与测量。

(2)沉降观测。

在测量沉降量时可采用水准仪,首先对加载至总荷载一半时的前后进行测量与记数,此间当加载总荷载一半后需静观24小时,上午测量一次、下午测量一次;紧接着对总荷载(即加满)的加载前后进行的测量与记数,需静观3天,每天均需上午测量一次、下午测量一次;当支架沉降量不再变化后,需卸除荷载进行读数。

而该过程中水准仪能够实时追踪测量支架的沉降量,并进行记数,等到加载结束后支架的沉降量不超过2毫米,即标志着预压完成。

标高调节的具体步骤如下:在预压准备工作中,需依照施工方案对支架进行标高调整,避免支架横向与竖向的杆件间的空隙等引起的非弹性形变。

并以支架的预压计算出支架的形变量,调整梁底标高梁底立模标高=设计梁底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

当支架沉降量不再变化时,即支架稳定后,需经申报批准后对水袋进行放水,卸除荷载后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各个观测点卸除荷载前后的标高,并求得差值,即各个观测点的形变量,然后计算全部观测点形变量的均值,即支架的形变量。

(3)拱度预留。

结合支架的现状及预压测量的结果,沿桥纵向按二次抛物线布置。

3、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1)信息管理系统化。

公路桥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信息量是巨大的,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材料、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

通过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手段,采用建立网站、应用工程软件系统的方式来管理工程信息,使工程信息集中化、统一化,同时还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改变过去人工管理工程信息的落后方式,使工程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和有效,避免人工管理的失真、缺失等诸多弊端。

(2)融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与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在各个行业信息技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融合却不是很充分。

公路桥梁建设的未来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可以使用优化与建模技术以及信息仿真技术等来控制桥梁的整体质量。

优化与建模技术可以通过建模手段,规划工程,参与施工管理,优化包括资源投入、管理成本等在内的施工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信息仿真技术通过模拟计算施工现场收集到的数据来确定施工现场的數据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确保工程质量。这项技术在现代化公路施工技术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4、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

要避免出现预应力张拉异常,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应切实保证锚固质量,使用合格的夹具和锚具,使锚垫板位置与孔道中心始终保持垂直,并进行牢固的焊接,这样在张拉时基本不会发生移动。

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预应力孔道堵塞或漏浆,主要是因为接头不牢固、波纹管本身存在问题、波纹管破裂等原因。

所以,在对波纹管安装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其是否有质量问题,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在安装的时候,对波纹管和锚垫板接头一定要进行加固,在浇注砼时,一定要小心,尽量避免振捣棒碰到波纹管,进而有效防止波纹管破裂。

在砼终凝前,及时对管道进行冲洗,一般选用高压冲洗,避免或减少波纹管堵塞现象的发生。造成预应力孔道压浆不饱满的原因主要有水泥浆指标不好、预应力孔道有杂物、压浆压力不够等。

真空压浆工艺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真空压浆工艺主要是在压浆前,用足够的压力水将孔道内的杂物冲洗出去,然后用空压机将孔道内的积水全部吹出,并用水泥浆、棉花等填塞预应力筋间隙,防止因为冒浆造成压力损失。

但是水泥浆的配置要严格遵守配制标准,而且要加入适量的膨胀剂,对其稠度和膨胀率进行有效的控制。现浇梁体时,模板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模板支撑受力、支架设置、底模高程等的影响。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选用刚度和强度适合的模板材料,制作和设计尺寸一样的模板。

支架设置应考虑地基的承受能力和表面的平整度,在對底模进行铺设时,要根据梁体预拱度,参照地基沉降量、支架压缩量等因素,设置科学的预拱度,并使底模与支架梁紧密贴合。

结束语

公路桥梁是现代交通的动脉,更是经济发展的血脉,虽然我国桥梁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改进现有技术,才能使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实现更大的突破,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万令辉,于晓娟.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科技视界,2013(32):88-89.

[2]徐友虎.路桥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一些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0(19).

[3]潘智芬,张礼达,任腊春.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52):256-290.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