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2015-07-04 04:58杨慧尚中伟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杨慧 尚中伟

【摘 要】在我国的大小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特别是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园林绿化通过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放松环境,让处在城市中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园林绿化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降低热岛效应,在城市的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一些极具城市特色,极富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化工程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为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园林绿化工程和其它的普通工程相比,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复杂程度更高,对于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的要求更高,而且绿化工程主要是涉及到各种植物,因此,还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和相关的各种常识。总之,要保障园林绿化工程整体的价值功能,必须要保证施工技术,做好质量控制。本文和要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促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渴求绿色,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园林绿化工程。其中,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需要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如果没有较好的施工或者管理,就会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其它方面共同构成了总体园林环境,就需要保证园林工程没有违背总体设计。在具体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紧密配合其它的各个专业,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大局进行考虑,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2.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它是持续进行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对相关的养护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比如,维护园林的整体风貌、浇水施肥,以及日常管理等。总之,建成了园林绿地并不代表工作完成,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做。

3.有较强的艺术性(如图)。园林景观工程从实质上来讲,是一种艺术品,它除了让人们来这里放松身体之外,还需要获得心情的愉悦,让人们在休憩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1.绿化场地的整理问题。施工前将现场内妨碍施工的一切障碍物如垃圾堆、建筑废墟、违章建筑、砖瓦石块等清除干净。对现场原有的树木尽量保留,对非清除不可的也要慎重考虑。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划分出绿化区与其他用地的界限,整理出预定的地形,根据周围水系的环境,合理规划地形,或平坦,或起伏。若有土方工程,应先挖后垫。对需要植树造林的地方要注意土层的夯实与土壤结构层次的处理,如有必要,适当增加客土以利植物生长。低洼处要合理安排排水系统。现场整理后将土面加以平整。对于原有确定要保存的树种,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为了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做成高30cm以下的土丘,将树穴保护起来,避免石灰、水泥等碱性物质渗入。

2.施工场地表层土壤的处理。表土由于长期的营养积累, 具有大量养料和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树木生长的基础。在地形改造施工中,往往剥去表土进行临时堆放,容易造成地表板结,或常使用机械进行平整,土壤被压实,严重破坏土壤原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在复原中引起土壤成分缺失,在地表易形成滞水层,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为保存好原有表土,机械进场时要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防止重型机械碾压,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以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对于土质不好的绿地,应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深度含表层要达到80-100cm为宜,以利乔木根系生长。通常采用客土、深耕和施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及营养成分, 并设置暗渠等排水措施, 确保土壤的透气性。

3.绿化种植要适时而作。要掌握各种苗木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植物的生长是有其自然规律的,因此苗木栽植必须符合其生长规律要求。一般落叶树的移栽选择在落叶后到翌年春天发芽这段时间最为适宜。这时树木落叶,进入休眠期,除了基本的新陈代谢,大树经历了冬眠,植物的生理代谢趋于复苏,容易成活。常绿树的移栽选择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或第2年2--5月, 尤其以進入梅雨季节移栽最为适宜。此时有利于保持树体水分的平衡,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无风的天气,在傍晚前移栽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进行反季节种植时,必须要有足够的保护措施。落叶树反季栽植则需带土坨,土坨直径为胸径的6-10倍,浇水次数要较正常栽植增多,枝叶视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若是常绿阔叶树,应在挖掘前2周左右修剪约占1/3 的枝叶。如果时间允许可做断根处理,理想的是第一年春季断根,第二、三年进行移植。在园林绿化中为获短期效果,通常要移栽较大规格的树种。一般选择胸径8-5cm的大规格苗木,处于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移植这样的大苗,恢复生长时间短,成活率高,产生效益快。

三、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1.在灌水排水与施肥方面。对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和那些覆盖的植被来讲,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浇水作业。经过施工之后,为了保证土壤维持在一个湿润的状态,需要经常灌水,特别是降水稀少的夏季里,温度很高,灌水工作就需要及时进行。在灌水时,需要充分结合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来进行,并且将植物的生长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品,对于植物来讲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吸收,就会制约到根系的发展,出现枯萎死亡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的中午是不能够浇水的,因为这样会出现较大的温差,苗木很可能会因此而死亡;在冬天中午进行灌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能够将浇水放在冬季的晚上。在排水方面,除了利用自然坡度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排水沟。为了避免有水涝的问题出现,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排水方式。随着年限的增加,会逐渐减少土壤中的含肥量和养料,在养护工作中,为了保证植物可以正常的生长,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施肥。施肥量的多少并不是随意确定,需要充分结合土壤的性质来进行,并且将植被的吸收能力充分纳入考虑范围。

2.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也具有很严重的危害,如果这些病虫害得不到合理治理,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要想防治病虫害,首先需要对植物产生病虫害的根源进行明确,结合具体情况,对治理方法进行合理确定,同时,辅助以保护措施和杀虫措施,除了药物防治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

3.在整形、修剪以及除草方面。在养护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将整形、修剪以及除草等养护工作应用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通过必要的整形和修剪,植物的生长趋势可以得到大大的增强,并且人们看起来也变得更加美观。必须要修剪掉那些植物的虫枝、病枝等,以免蔓延到苗木的其它正常部位。通过除草工序,可以松动土壤,这样植物就可以更好地吸收肥料,土壤的透气性也可以得到显著增强,促进植物更好地发展。

四、质量控制措施

1.人员控制。所谓人员控制,通俗的讲就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园林绿化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它对于质量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稳定可靠性上,更重要的是要有很高的美感和内涵,所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要更高。

首先是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非常扎实,能够对工程的每一个工艺都做到妥善的处理,其次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并且有创造意识,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化的施工,最后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有专业负责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2.材料控制。由于园林施工的特殊性,其对于材料的依赖要比一般工程高很多。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材料的质量几乎决定了绿化工程的质量,这里说讲的材料,主要是土壤材料和植物材料,两者相辅相承,土壤质量影响着植物的成活和生长,植物又影响着土壤结构和肥度。在材料控制中,在引入环节要做好严格的把关,运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保障质量合格,同时在材料的后期处理中要按照规范操作。

园林绿化工程要以保持园林景观的美感效益为前提、以生态原理、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的理念为指导,不断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发展规律,自觉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园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精心培育景观,更好地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袁欣婷,靖晓波.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2).

[2]潘志杰.園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3]张军,刁岩.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4]夏建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论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