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2015-07-05 10:54李焕君
关键词:益母草宫素出血量

李焕君

(清河县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北 邢台 051730)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李焕君

(清河县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北 邢台 051730)

目的 分析益母草颗粒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产妇351例,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实验组176例和对照组175例。实验组采用益母草颗粒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母草颗粒联合缩宫素能显著的减少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

阴道分娩;缩宫素;益母草

产后出血是分娩时常见的并发症,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1]。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病情凶险。若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即使抢救成功,仍有可能发生席汉综合症(Sheehansyndrome)后遗症[2]。我院非常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因此,我院产科医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总结出了一套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参选的产妇为阴道分娩(单胎、头位)且无其它系统的合并症。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产妇351例,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实验组176例和对照组17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1~43岁之间,孕周在37~40周之间,初产妇123例,经产妇5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2岁之间,孕周在37~40+2周之间,初产妇120例,经产妇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生育史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 U,然后缩宫素20 U溶入5%葡糖糖溶液注250 mL中静脉滴注。以后每天10 U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实验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缩宫素用法同对照组。益母草颗粒用法:开水冲服,1袋/次,2次/d。以3 d为一个周期,治疗一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观察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称重法和面积法相结合。称重法:使用干敷料吸血称重。失血量=(湿敷料重量-干敷料重量)÷1.05。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10 cm×10 cm为10 mL。

1.4 疗效判定

显效:产后子宫收缩协调有力,并且产后2 h子宫出血量<100 mL;有效:有效的子宫收缩,且产后2 h子宫出血量<200 mL;无效:子宫收缩无力或无收缩,且产后子宫出血>300 mL。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等级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mL)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大于500 mL,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3]。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继发休克、贫血、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病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因素。其中宫缩乏力为最常见的原因,占70%~80%;其次是胎盘因素,约占20%。有研究证实: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产后2 h出血量有占到总出血量的80%以上[4]。因此,加强子宫收缩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也有专家提出:对于产后出血,预防重于治疗,应该重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5]。

缩宫素是能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作用,用于产后止血。若剂量掌握不准确易使产妇子宫强烈收缩、子宫破裂、广泛软组织裂伤、肺水肿、惊厥等,严重者可造成产妇死亡。

益母草颗粒是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方中益母草最善活血化瘀,调经利水。能增强产后子宫收缩,促进淤血排除。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抗氧化、改善为循环等功效。在用药安全方面,国内还没有关于益母草不良放应的报道。因此,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能互补有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益母草与缩宫素联合应用,能起到有效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我们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姚叶珊,文斌,曾丽玲,等.益母草注射液联合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16):2501-2503.

[2] 谢鹏飞.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34-35.

[3] 邹爱霞,陶淑娟,玄振华,等.中西医结合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4,29(10):2085-2086.

[4] 贾玉倩,郝日雯.中西医结合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5):50-51.

[5] 段彩梅,王明霞.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出血218例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4,8(16):43.

R473.71

B

ISSN.2095-6681.2015.030.114.02

猜你喜欢
益母草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益母草到底能治疗哪些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