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人D-二聚体、CRP监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临床意义

2015-07-05 10:54郑吉平
关键词:二聚体视网膜肾病

郑吉平,薛 源,夏 群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1.检验科;2.眼科;3.肾内科,江苏 南京 211800)

2型糖尿病人D-二聚体、CRP监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临床意义

郑吉平1,薛 源2,夏 群3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1.检验科;2.眼科;3.肾内科,江苏 南京 211800)

目的 2型糖尿病人D-二聚体、CRP监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8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并发症的有无将其分为无并发症组以及并发症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人员形成对照组,测定其D-D以及CR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D-D、CRP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并发症组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DR组与DN组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D-D水平和CRP监测对预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D-二聚体;C反应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机体代谢紊乱性内分泌性疾病。其诱发原因繁多。本文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D-D、CRP监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预测意义,现从我院随机数字法选取89例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近年来于我院内分泌科、眼科、肾内科门诊就诊、住院的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人员,患者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选均为在我院随机数字法选取,均具有临床代表性。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男性患者57例以及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在43~65岁,平均年龄为(51.6±10.8)岁。其中无并发症组患者为41例,并发症组患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例以及糖尿病肾病23例。40例健康体检人员包括男性22例以及女性18例,体检人员年龄在39~62岁,平均年龄为(50.3±9.5)岁。入选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

(1)入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入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1985年国内第三届眼科学术会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均大于等于Ⅱ级;(3)入选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Morenson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4)排除存在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5)排除存在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6)排除孕期以及哺乳期女性患者;(7)排除存在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8)入选前无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服用史;(9)入选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研究方法

于清晨采集全部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3 mL备用,用109 mmol/L枸橼酸钠按1:9比例抗凝。在3000 r/min、20 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取离心血浆于-20℃条件下保存备用。应用美国贝克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空腹血糖(FPG)的测定。采用ACL 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IL公司配套试剂,应用免疫比浊法进行D-D以及CRP浓度的测定。

1.4 观察指标

(1)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2)DR患者与DN患者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

糖尿病患者的D-D以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D-D以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患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均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无糖尿病并发症组相比较,#均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FPG(mmol/L)D-D(μg/mL)CRP(mg/L)健康体检组405.16±0.410.27±0.094.62±1.81无糖尿病并发症组417.57±0.640.44±0.18*5.53±0.24*糖尿病并发症组4810.97±0.920.86±0.23*#5.84±0.33*#

2.2 DR患者与DN患者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FPG、D-D、CRP检测结果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2 DR患者与DN患者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DR患者与DN患者的FPG、D-D、CRP检测结果比较(±s)

CRP(mg/L)DR组2510.96±0.930.88±0.235.84±0.32 DN组2310.97±0.920.87±0.245.84±0.33 t 0.3520.4280.274 P>0.05>0.05>0.05组别例数FPG(mmol/L)D-D(μg/mL)

3 讨 论

D-二聚体是纤溶酶作用下裂解蛋白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正常状态下机体的含量很少,可调节机体纤溶凝血平衡。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表示机体内纤溶凝血系统的紊乱状态[2]。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含量的增加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性的损伤作用,从而促使缩血管物质的不断释放,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3]。相关研究显示[4],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产生与D-D以及CRP水平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机体多种机制复杂作用促使血管粥样硬化的产生,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D-D以及CRP水平显著升高。

本文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D-D以及CRP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现从我院随机数字法选取89例糖尿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D-D以及CRP较健康体检人员显著升高,且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D-D以及CRP水平明显较无并发症患者提高。综上所述,D-D和CRP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存在密切关系。早期干预2型糖尿病,定期监测患者D-D及CRP,对早期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肖迎春,徐祖龙.糖尿病肾脏病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1,11(11):508-510.

[2] 李曼蔚.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67-568.

[3] 宋巧云,孙春秀,赵霞,等.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6):80-82.

[4] 刘金花,付波,徐吟亚,等.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6):691-692.

R587.1

B

ISSN.2095-6681.2015.030.138.02

猜你喜欢
二聚体视网膜肾病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