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车站站点名称的翻译

2015-07-05 16:31王凯倪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

王凯 倪蓉

摘 要:车站站点名称的翻译正随着我国国际化趋势的加强而变得日益重要,基于此,笔者通过网络、实际探访等几种方式对目前我国车站站点翻译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发现其存在着翻译不准确、翻译意图不明、翻译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笔者以上海市车站站点翻译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为例,分析讨论了车站站点名称翻译的归化异化问题并总结了三种车站站点名称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站名 归化 异化 直译法 音译法 复合法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逐渐增多。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火车站、地铁站以及公交车站名称都采用了中英双语标识,这无疑为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提供了巨大便利,也提升了中国的形象。[1]然而,对于车站名称的翻译却是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标准,甚至同一城市不同车站的翻译标准也不一样。例如西安市曾出台政策,要求所有的车站站点都要用汉语拼音翻译,而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则是直译、拼音并用;诸如此类的现象会对外国人造成困惑,也不利于提升我国自身形象。笔者查了很多资料,未见我国出台标准的地名翻译标准。站点名称的翻译标准需要统一,准确性也亟待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解决车站名称翻译的归化异化问题;二是寻求翻译策略进行站点的翻译,来避免不同地区各自为阵的局面。

二、车站站点翻译:归化还是异化?

“归化是指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使译文的表达方式趋于自然, 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而异化是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使译文的表达方式保留原文特色, 并尽可能地让译文读者接受源文化”[2]。

在車站站点名称的翻译中,归化与异化都有体现。其中异化原则可以说是被动的体现,即在面对车站站点这种包含丰富的地理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翻译对象时不得不采用异化原则进行翻译,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有些车站站点名称无法通过归化原则进行翻译,如“徐泾东”“ 张华浜”等站点,不管如何降低其陌生性,外国人都不可能真正了解其含义,因而只能通过下文中讲的“音译法”进行翻译,保留其原有特色;其二,有些车站站点若通过归化原则进行翻译会产生歧义,不利于外国人的理解,如“远东大道”翻译为“Yuandong Avenue”而非“Far East Avenue”,如果依照归化原则将其译为“Far East Avenue”,外国人可能认为这个站点与其理解的东亚、东南亚等远东地区有关,而事实上这两个远东并没有任何关系。

相比异化原则,笔者认为归化原则指引着整个车站站点翻译的大方向,因为弄清楚归化还是异化的关键在于确定翻译的受众群体,即“翻译给谁看”。显然车站站点名称翻译的受众群体是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翻译的目的是让其了解自己的所在地或目的地。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原文的陌生性降到最低,以目的语读者为归宿。例如,一号线的“上海马戏城”的翻译为“Shanghai Circus World”,而不是“Shanghai Circus City”,也是以归化为原则的体现,借鉴Disney World(迪斯尼乐园),将“城”翻译为“World”而非“City”。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车站站点名称的翻译应当坚持以归化原则为主,即从外国人的理解、习惯、认知出发,做到让外国人宾至如归;而对于那些采用归化原则无法翻译或者会产生歧义的站点则采用异化原则进行翻译。

三、车站站点的翻译方法

上文中对车站站点名称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原则进行了探讨,但其仅仅局限于翻译原则方面,想要得到准确的译名还需要有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指导。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3]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车站站点,更需要有一定的策略,结合之前分析的归化异化原则,笔者认为大体可采用三种策略:直译法,音译法,复合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即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4]用在站点翻译中即把站点的名称直接翻译成英文,而且尽可能不添加任何修辞手法或者打乱前后顺序。与此同时,直译法也是归化原则的体现,通过直译法翻译的车站站点更加贴近外国人的理解习惯。

直译法适用于在名称上能反映一定功能的车站站点名称,如上海的“人民广场站”译为“Peoplessquare”,“世纪公园”站译为“Century Park”,“东方体育中心”站译为“Oriental Sports Center”。

直译法的好处在于简单明了,遵循归化原则,可以让外国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并且,对于带有“广场、乐园、足球场”等明显地理位置的站点最好不要采用音译法翻译,如“上海体育馆”站,若翻译为“Shanghai Tiyuguan”则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译为“Shanghai Indoor Stadium”则更加清楚。东北网2007年5月14日报道了一位名叫丹尼斯的留学生,这位留学生刚到哈尔滨时,很想到处转一转。有一次坐公交车到省博物馆附近买东西,快到站时公交车报站:“We are arriving at Bowuguan.”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是“museum”,就没在意,也没下车,直到车开出很远后问别人才知道坐过站了。由此可见,站点翻译的不准确会给外国人的出行造成很大困难。而相比于拼音译法,直译法更能提供指示作用。

(二)音译法

音译法即用汉语拼音表示车站站点,音译法遵循异化原则,因某些站点名称使用归化原则进行翻译会造成意义不通或产生歧义。

音译法主要适用于直接用地名命名的车站站点以及某些直译起来比较困难或者直译后较为晦涩的站点名称。音译法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法律因素,鉴于很多车站站点用地名命名,因而只能用音译法翻译。在我国,地名的翻译是有统一标准的。1975年,我国开始参与联合国的地名标准化工作。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了我国提出的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国际标准的提案。[5]《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这就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地名的拼写标准。[6]二是地理文化因素。之前有人提出车站站点的翻译要遵守“专名音译,通名意译”[7]的原则,但受到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多通名意译后会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如10号线的老西门,如果按照“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原则译为“old west gate”,外籍人士定会一头雾水,以为自己所在的车站是一个门,而其实老西门之前确实是旧上海的西门,但时过境迁,多年过去后其已不复存在,现在的老西门已成为黄埔区一片区域的统称,跟“门”已经没有关系,所以在翻译时可用音译法直接翻译为“laoximen”还有如上海地铁十号线有一站为“新天地”,如果直译,即为“the new heaven and earth”,果真如此,恐怕外国人也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要到哪一站,并且这样的译法也较为繁琐,如果直接采用拼音译法“Xintiandi”则简单明了。

音译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特色,并且音译的车站站点外国人问路时较为方便,只要他们记住音调,市民也听得懂。

(三)复合法

复合法即将直译法和音译法一起使用,也是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的结合。一个车站名称的翻译中,既有直译,也有拼音,以保证让外国人看得懂,找得到。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地点性名词,如上海地铁十号线有一站叫“四平路”,其翻译为Siping Road,而“江湾体育场站”译为Jiangwan Stadium,这些站点中,如“四平”“江湾”是专有名词,选择音译,如果直译,不仅中国人不懂,外国人也很难明白,所以直接用音译法翻译最合适;而后面的“路”“体育场”为地点性名词,英文有固定的表达方式,所以必须用直译法翻译。当然,翻译的时候,必须注意准确性,切合实际。广州有一站叫做锦城花园,是一个住宅小区,而车站的翻译却为Jincheng Garden,很多外国人以为是一个真正的花园,非要去逛逛。[8]

四、结语

笔者认为,车站名称的翻译贵在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并按照一定的翻译方法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地铁、公交线路建成,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必定会越来越多,因此,相关部门在组织车站站点翻译的工作时只有参照统一的翻译标准,城市内部、城市之间车站名称的翻译才能统一,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也有利于为外国友人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傅悦.道路名称需要规范翻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9-141.

[2]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7.

[3] 万正方.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4(2):72-77.

[4] 郝晓静.对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EB/OL].1987-1-23.

[6] 孔德麟,安昊.论地铁站名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北京地铁二号线为例 [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8):140-143.

[7] 张莹.天津公示语翻译现状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报,2011(35):198-199.

[8] 鄭海凌.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中国翻译,2001(5):3.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