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2015-07-05 02:25李洪业
2015年52期
关键词: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李洪业

摘要:本文明晰了公共资金以及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内涵,阐述了构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三大原则以及四大要素,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我区在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上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做到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全覆盖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一、公共资金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内涵

(一)公共资金的内涵

立足于我们国家的审计环境之下,可以把公共资金理解成政府和其他依法而设立的组织或者机构,筹集、管理、以及使用的各项资金,用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政府债务性资金、社会保险类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公共财政预算资金等。

(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内涵

如果站在上述角度上理解公共资金,那么公共资金的绩效审计可以看成是:“政府作为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管理部门,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活动的组使者和实施者,它有责任和义务将公共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加以提高,并从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三个角度出发,对公共资金的配置和使用,加以评审的过程。”

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一)构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原则

1、方法体系有机整合,注重系统性。有机整合方法体系,能综合发挥各单项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方法的作用。在保证各方法的相对独立基础上,注重方法的系统性,加强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以最大化的整体合力,高效优质的为实现公共绩效审计目标而服务。

2、审计系统内外方法相融合,强调协调性。构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所涉及到的方法不是固定单一的。可以引进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先进方法,达到丰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的目的。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开门路、解放思想,从其他学科上获取灵感,不断的发挥创新意识,是提高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首要任务。

3、将资源用在刀刃上,突出实效性。公共资金投资的项目一般都投资的资金数量大、建设工期长、社会舆论关注度高等特点,所以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从效益的角度出发,灵活机动,以高质量、高效益地清查为目的,把审计资源用在刀刃上,充分的发挥好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整体优势。

(二)构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的四要素

1、评价主体。第一,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不仅需要有相关专业知识人员参与,还需要有其他相关专业的参与进来。应优先考虑技术分析较强的人员;应优先考虑对项目理解能力强的人员;应优先考虑双重专业背景的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审计项目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审计团队的组合很重要。团队的配置应与相关项目审计组有机的结合,领导人员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是属于团队组织形式。

2、评价客体。评价客体就是指对什么进行评价。对于公共资金的评价客体,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不同的评价客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客体自身的特殊性能够限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3、评价目标。公共资金的绩效评价有别于其他项目绩效评价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评价主体的独立性所决定的。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目标决定其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在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中,能至始至终都能处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将全面评价项目绩效作为总体的评价目标。

4、评价结果。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能够为公共资金的绩效审计营造较好的条件。换句话说,提高项目绩效水平、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审计结果是审计机关开展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所在。

三、我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方法技术落后

我区在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方法上还有待加强。首先,没能充分的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审计信息的过滤和审计线索提取水平较低,大数据分析和宏觀政策建议的能力有待加强。其次,审计单位采取的是同级审计,可能造成被审计单位自身觉得熟悉情况无需再过多的审计,致使审计工作走了形式、审计内容也不够完整和全面。

(二)审计人员专业背景较单一

实施审计的工作人员都是由审计单位内部人员组织审计,这样有可能对审计报告的结果的质量、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审计机关的大多数审计人员,大多毕业于财经院校,审计学专业素养高,这些人员可能对对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的涉猎较少,这就可能造成审计人员不具备从事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条件,以至于从事绩效审计能力方面与实际审计工作能达到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审计报告的结果的质量、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第一、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时效性较弱。对于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中,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都只可能在在项目工程的结束之后,这个阶段很多的浪费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没能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功能,难以起到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提高经济性、效率性。第二,审计成果的实际应用范围窄。第三、部分地区的审计结果公布不及时,导致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成果得不到广泛重视,很难真正起到舆论监督作用。

四、完善我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

(一)推进联网审计技术的运用

推进联网审计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明确规定联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具有的权利以及应尽的义务。要确保审计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审计准则、维护信息秘密,同时认真做好审计督查工作。第二,调整组织结构。建设专门的联网审计办公室,主要承担网络环境建设、数据归集、专业技术保障等工作,保证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的完美融合。

(二)丰富审计人员专业背景

全面提升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知识的审计人才。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一方面,在开展审计活动前可以对森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除了通过培训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外,切不可忽略利用招用、聘请等方式来拓宽审计单位人才,大力引进高素质、多背景专业的审计人才。

(三)创新组织模式

首先,可以根据公共资金项目在内容和专业技术上的特点,在同级别的被审计主体内部之间永运“纵横交叉”的组织管理模式。其次,可以在不同级别的被审计方之间推行“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模式。第三,可以在相同级别的被审计方之间运用“异地交叉审计”。

(四)协同合作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

为了使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审计结果得以充分利用,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水平,审计主体可以从下列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事后跟踪审计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审计结果的内容信息是他部门或单位很难通过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渠道获得的。第二,审计单位应及时公布审计结果,促使审计工作更加透明化。增强我区公共资金的运用管理的公开化以及透明化,完善审计结果的公开制度,及时“晒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结果,把审计工作放在公众、媒体的眼皮底下,真正使审计工作行之有效。(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四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选择[J].行政学院学报,2015(5)

[2]王如燕,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3):78-80

[3]时毅,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

[4]戚晡艳,王昊,易仁平.中外绩效审计制度变迁及我国现行制度体系完善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6:22-25

[5]杨凡.完善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1):112-113

猜你喜欢
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环保资金审计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