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细节,体验创造快乐

2015-07-06 22:31邵珍花
新课程·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塘鸡毛舞蹈

邵珍花

笔者所在的新塘小学坐落在新塘螺山脚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塘人民凭着吃苦耐劳和“四千”精神(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凭着“一根扁担,一张嘴,一副脚板加布袋”穿街走巷收购羽毛或卖鸡毛掸帚。这样的生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吆喝艺术”,及独具地方韵味的“顺口溜”“歇后语”。

今天,新塘人民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企业界,打造出新塘羽绒业的世界霸主地位,又形成了独具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学校根据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包括《羽绒日志》校本课程、《羽绒家园》文化长廊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鸡毛换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捡毛—玩毛—换糖—吃糖—分享糖—送糖。通过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鸡毛换糖”的发家史,感受家乡的特有文化,传承家乡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

以地方文化为题材进行创编是舞蹈创作的常用手法,由于其独具地方特色,因此具有很好的传承和推广价值。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很多时候有了灵感,但又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创造?怎么综合编舞的各种因素?如何找到有表现力的动作?音乐怎么运用?……本文从创编构思、创编实践、成果与反思三个方面谈儿童舞蹈的创编。

一、创编构思

1.收集素材

就笔者之前所提到的鸡毛换糖故事背景,要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地方特点的民情风俗同校园文化联系到一起,就要有一个素材基础和精神积淀收集的过程。在笔者创作舞蹈之前,笔者从地方老人口述、文献查阅等方面,收集和整理了关于地方鸡毛换糖的这一段历史故事,以及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

通过资料整合,笔者集中通过儿童爱吃糖的这一个天性,挖掘舞蹈创作的故事模型,从中反映出地方的特色文化和精神,更能够融入地方实际,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2.展开想象

进入创作初期,一定要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必须使用儿童舞蹈的思维方式去筛选、去设计,创作者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之后,要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想象。

在创作舞蹈《鸡毛换糖》时,笔者在想象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有人没有抢到鸡毛,会怎样,在拿到来之不易的糖时,表情怎样,不舍得分享后会发生什么事……要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从儿童生活中择取舞蹈的题材。

3.构想形式

儿童舞蹈的形式与成人舞蹈不同,它往往靠一个个能抓住儿童情感,唤起兴奋的“点子”来体现。儿童舞蹈的创编,不是难在动作上,而是难在“点子”上。

第一版创作的《鸡毛换糖》,以一群鸡和一群小孩拔毛、斗鸡、玩毛的形式。结果呈现的效果形式比较单一常见,没有新意。

于是笔者第二版以一只鸡和一群小孩的形式,这个版本已经基本成型。但总有人说拔毛归根到底还是残忍了,索性就把鸡的部分去掉,就是孩子们模仿鸡,捡毛玩毛的乐趣。

笔者第三版创作,只有一群小孩玩毛的形式,模仿鸡,但不出现鸡的形象。

第四版没有小鸡,但是增添了货郎。从一群鸡到一只鸡,再到没有鸡,再到货。

二、创编实践

“构思”有了,怎么把它发展成舞蹈呢?光有灵感是不够的,第二阶段就是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通过身体的研究找到相对应的素材。

1.准确把握动作提炼的准确度,让舞蹈内容更直观

对于这一阶段,即兴舞蹈的运用是重要的,它能使“构思”呈现出来,并赋予其活力。

例如,笔者在创编《鸡毛换糖》的动作时,拿着根鸡毛,东弄弄,西弄弄,不怕难为情,把自己一个人关在舞蹈房。除了笔者自己的这些即兴动作,还叫孩子们即兴创作,在他们各种各样的动作里,笔者捕捉到动作动机,再创编发展,必要时可以用手机拍摄记录舞蹈语汇。

最后这一阶段在于选择,在挑选中有所取舍。在即兴舞蹈中出现的这些素材是否都将被运用、加工和进一步开发呢?这是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于很多人来说,靠能力发挥作用。

2.准确把握动作提炼的合理度,让舞蹈语言更顺畅

舞蹈语言不是杂乱无章的,不论是叙事还是叙情,它都有自己的逻辑和运动轨迹,舞蹈情境创编着力点是叙事,是动作前后的顺序和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

例如,笔者在编排《鸡毛换糖》舞段中拿糖的舞段时,现有一个舞蹈动作的动机,就像写歌一样,也是根据舞蹈动机发展舞蹈动作语汇,动作也是有前后顺序的,按照孩子心理很喜欢糖,想给那个没糖的小孩吃,又不舍得的内心活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3.准确把握动作提炼的细腻度,让舞蹈语言更生动

舞蹈讲究以情动人,这个首先体现出的就是细腻,是一种心绪,只有你动作细腻了才会引出情绪!而引出的情绪也能更好地促进动作的表达,从而让舞蹈的语汇更加生动。

例如,笔者在编《鸡毛换糖》的引子开头部分,一个舞蹈动机是惊讶小颤,把每一个小细节的动作都细腻化,让观众每个呼吸点都能清晰地感觉到。

三、成果与反思

笔者创作的独具校园特色文化的舞蹈作品《鸡毛换糖》,此作品被评为区创作一等奖,市级创作奖。在孩子们精彩的舞步与高涨情绪演绎下,此作品被为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群舞专场表演一等奖,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群舞专场表演一等奖,省艺术节三等奖。

在《鸡毛换糖》的创编与实践中,笔者有几点反思:

1.从儿童的视觉去发现

(1)创编要体现童心

从“童心”出发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作品。《鸡毛换糖》就是抓住了孩子们天生喜欢吃糖的特点,把它展现得淋漓尽致。毕竟是一个旧题材,这件事儿怎么以孩子们的口吻来说,怎样表现会更具有童趣?有一个孩子没捡到毛,就没换到糖,那会发生什么事呢?把戏放在孩子们身上,因为换糖本来就很吸引孩子们,之后的故事就有文章了。

(2)创编要表现童真

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情绪多变,易对新异刺激作出反射,通过学习内容简明、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爱憎分明、情感色彩强烈的舞蹈可以满足他们。

例如,笔者创编的《鸡毛换糖》,讲述了孩子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紧贴儿童身心的特点,吃糖、舔糖等这些是孩子们幼小心灵世界的真实自然表露,特别是那个“添糖”的动作,可能有些人觉得呕心,但这是孩子们真实的行为反应。

(3)创编要凸显童趣

舞蹈是一种学习方式,舞蹈与游戏的区别在于舞蹈是一种美的游戏、高级的游戏。两者很难区分,它们像是混合体,游戏也就是玩,在儿童世界中极为重要。

例如,《鸡毛换糖》里面的捡毛、玩毛,还有换糖、抢糖部分,孩子们好像自己就在那里玩游戏,很投入地玩。

2.用艺术的眼光去美化

对比、重复、夸张、美化等手法,在幼儿园舞蹈创编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四种手法是编舞者应该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和艺术法则,也是一切艺术创造的规律和法则。

3.用执著的态度去实践

要有“心意”,更要“创意”,排练学习作品节目很苦很累,更不用说创作一个作品,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出作品。

苦并快乐着,比赛不是最终目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得到锻炼才是笔者们追求的,从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创编出孩子喜欢,成人也喜欢的舞蹈。让笔者和每一位艺术教师一直坚守在这条道路上。

猜你喜欢
新塘鸡毛舞蹈
广州增城第三批供地曝光!涉及新塘、朱村、中新……
桃花坞
冰上舞蹈搭档
鸡毛鸭当树
捐鸡毛
我和舞蹈
广州市新塘镇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