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性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06 06:11钟有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模式数学

钟有平

【摘要】 自主性学习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任务,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后自觉自主地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基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情感,教师在教 学 过 程 中应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帮 助 和 指导学生学习. 自主性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引发兴趣、出示目标、热身活动、适时启发、自主归纳五个主要环节.

【关键词】 数学;自主性学习;模式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讲解授课的模式. 但是如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不强,教学就难以出成效.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效率. 自主性学习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这种模式要控制好学习时间. 学生在这过程中,要得到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 自主性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引起兴趣、出示学习目标、探究热身、启发引导、指导自主归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很大制约与促进的作用. 如果学生有兴趣,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会高,这也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因此,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有效學习的前提.

在自主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进行教学课题导入,导入新颖别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新课标的内容学习中,一般都安排了很好的示范,在新内容前都安排了导入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 “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课堂的导入是以一个古代故事为引子. 故事是这样的:国际象棋盘一共是64 个格子,在第一个格子放麦子 1 粒,第二个格子 2粒,第三个格子 4粒,以此类推,最后把64个格子都放好. 这个象棋的发明人向国王要奖赏,要国王颁发给他64个格子所计总数的麦子,国王没有办法满足,因为数量太大了,将近有7000亿吨. 学生这个时候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这个时候,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愿意去思考问题. 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吻合课题内容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问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不是随意的学习,是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来开展学习的. 学习目标是出发点同样也是落脚点. 教师要在新课之前,就把目标展示出来,使学生能有确切的目标,进行有目的的自主性学习. 学习目标分三方面: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目标,三是情感目标. 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的. 情感目标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载体. 如前面课题导入的设计是一些类似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这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因此,情感目标是教师希望达到的,不是学生可以明确的. 学生要把握的是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引导探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学习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老师只是在一旁指导,不参与太多的讲解点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地建构知识系统. 高中探究性学习不仅是自主性学习的内涵与实质的要求,也是与数学学科特点相一致的. 数学学科的知识是经前人探究发现出来的. 数学方法也是前人学者共同探究的成果. 所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有益于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树立探究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为有效进行自主性学习,先要学生预习好内容,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和解决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课本在等差数列课题内容中,对于等差数列概念的建立、通项公式的发现与导出,都介绍得很清楚,这易于让学生接受. 但是在应用概念进行推理与判断的数学方法与能力方面,要提前作好准备工作. 另外就是在 an = pn + q与 y = px + q的图像比较方a面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函数y = 3x - 8的图像特征是什么?

(2) n为自然数,试证明 a = 3n2 - 5n + 7的奇偶性.

要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课前预习与习题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所设问题要难易相当,形式要多样.

四、适时启发

虽然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但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启发与引导,只有教师的适时引导,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的引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思想与方法. 比如,等差数列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方法是观察比较法. 从而让学生去自主寻找有关等差数列实际问题中公差的共同特征. 教师要多启发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思想与方法,这也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想与方法. 二是要拓展知识,包括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比如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与一次函数相似,其图像为一条直线,物理学中的匀变速运动中相等时间间隔的末速度值就是等差数列的数学模型,老师要多给予提示. 三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要学生注意观察去发现问题并总结归纳知识点. 教师不能去过多地给出答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去总结.

五、指导自主归纳

对于所学的知识,学生可自行归纳总结,以巩固学习的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结常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还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这样的总结只是教师的一种认知反映,而非学生自己发现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构建认知体系.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思路和课堂内容的知识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构建学生自己的认知体系.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当前的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终生的学习发展,这就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将为此再做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星明.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38(7):42-48.

[2]张奠宙.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3-30.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习模式数学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
剖析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措施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