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015-07-07 00:04刘灿兵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细胞膜建构新课程

刘灿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94-02

高中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最近几年从事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谈谈对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教学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应该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教学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课堂预设与生成。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用有效教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设计适合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课堂,从而实现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1.转变课程教学观。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研究课堂教学时很少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感受和发展。在这种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下,教学效果是用知识考核的分数来衡量,“重分数而轻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新课程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实现从“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要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从原来只研究教材知识走向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规律;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研究课堂中师生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等。

2.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富有趣味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答。问题的有效创设,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有效策略。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太难,否则,学生难以直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当然,问题也不能够太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就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的指向性越具体,学生思考就越明确,教学效果就越好。例如,在讲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我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设置了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串,把难点分散,逐个突破。当我讲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后,我设置了以下问题串:(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引出显隐性性状概念)(2)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引出性状分离概念)(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引出规律性遗传现象及其实质)这些问题串能够使学生更好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

3.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感受发现。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能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路去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案例: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人教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学。

新课程把本节单独列为一节,从内容上看似乎很少,但是却很有探究价值。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那它的边界是什么?细胞膜是否真的存在?由于细胞很小,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胞之间有一个界限,无法直接观察这个边界是什么。能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细胞膜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尝试;选择鸡蛋作为探究的材料,让学生先观察蛋清和蛋黄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学生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细胞膜的存在;然后引导学生在去掉蛋清的情况下,用筷子轻轻接触蛋黄,学生可以看到蛋黄向内凹陷,有弹性,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积极性很高;最后引导学生用力捅破蛋黄膜,学生发现蛋黄流出来。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学生能真正地感受到细胞膜的存在。对于细胞膜的功能,尝试让学生分组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出假设,如何选择材料、用具,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对结果进行预测。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细胞膜的功能。学生通过以上一步步的探究,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拓展了思维空间,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丰富了情感体验。

4.利用模型建构知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强调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模型方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方法,如DNA双螺旋结构就是通过模型的方法建立起来的。通过模型建构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为学生认识事物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从而有效掌握知识。

案例: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人教版)“减数分裂”的教学。

本节如果直接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点呈现给学生,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染色体变化的本质特征。笔者尝试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来完成这部分教学。先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构建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模型,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再让学生分组用橡皮泥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模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了不同的模型,然后各小组在全班展示模型,师生共同展开交流和讨论,对各组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再让学生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最后用计算机宏观地展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配以文字描述,进一步建立起思维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学生把减数分裂过程中复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具体化、形象化,再加以抽象、概括,主动构建“减数分裂”这一概念。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型建构,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领悟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质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细胞膜建构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