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2015-07-07 15:24刘孟兴吴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帕米骨痛实验组

刘孟兴,吴涛

(1.安阳市肿瘤医院 药剂科,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刘孟兴1,吴涛2

(1.安阳市肿瘤医院 药剂科,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探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骨转移癌患者5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按化疗方案给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帕米膦酸二钠45 mg+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止痛维持时间、患者疼痛分级以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NTx)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止痛持续时间较长(P<0.05),疼痛水平总体较低,NTx水平较低(P<0.05)。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能够明显抑制骨转移癌患者的骨痛程度,降低血清NTx水平。

帕米膦酸二钠;骨转移癌;骨痛;NTx

骨转移癌是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合并症之一。骨转移癌可导致局部骨结构的破坏,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转移部位疼痛、神经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神经根受损和脊髓压迫症等[1]。帕米膦酸二钠是第2代双膦酸盐类药物[2],是抗骨溶解剂。有研究表明[3],帕米膦酸二钠对于肿瘤相关的高血钙症以及恶性肿瘤导致的骨痛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与破骨细胞活性异常增高有关的疾病以及晚期肿瘤骨转移导致的骨溶解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帕米膦酸二钠在对骨癌患者转移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 NTx)的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探讨其对于骨癌患者骨痛的缓解作用及对NTx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癌症骨转移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48.45±6.16)岁;对照组25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9.31±6.52)岁。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且经X线、核素骨扫描等检查证实为骨转移,并根据WHO的疼痛评判分级标准有中度以上骨痛的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转移癌的诊断标准[4],且治疗前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患者;至少1个月内为进行化疗及骨吸收抑制剂治疗等相关治疗;经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至少发生1处骨转移;所有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男女不限;预计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所有患者均统一进行实验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排除肿瘤脑转移及伴有骨质增生的患者;排除有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近期接受过实验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排除不接受实验措施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按照临床用药指南[5],2组患者均根据原发肿瘤进行化疗(肺癌、食管癌以及宫颈癌化疗顺铂方案;大肠癌采用奥沙利铂方案;前列腺癌采用多烯紫杉醇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米膦酸二钠45 mg +0.9%氯化钠溶液500 mL ,静脉滴注,1次/天, 每周2 d,4周为1 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所有化疗药物以每周小剂量,减轻不良反应,定期检测患者肝肾功。

1.4.2 疼痛级别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按数字疼痛分级法分级[6],根据主诉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0级:无疼痛;Ⅰ级:疼痛可以耐受,正常生活及睡眠不受干扰;Ⅱ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患者需要一般镇痛药物;Ⅲ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镇痛药物。

1.4.3 血清NTx水平检测:采集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留取血清,-80 ℃环境下保存待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操作测定血清NTx水平。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以及原发肿瘤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况表Tab.1 Comparison of the baseline of two group

2.2 患者治疗后止痛维持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止痛起效时间较短(P<0.05);止痛维持时间较长(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止痛维持时间比较±s,h)Tab.2 Comparison of analgesic maintenance time of two ±s,h)

*P<0.05,与对照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3 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Ⅰ级患者数量明显升高,Ⅱ级疼痛患者明显增加,Ⅲ级疼痛患者明显减少;对照组疼痛缓解明显(疼痛分级降2级)者3例,占12.0%,实验组疼痛缓解明显患者9例,占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pain grading of two groups pre-and post-treatment

2.4 治疗前后NTx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Tx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NTx水平下降较明显(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2组患者NTx水平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NTX level of two groups pre-and ±s,nmol/L)

*P<0.05,与对照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与治疗前相比,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3 讨论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据统计[7],约20%~7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发生提示肿瘤进展已经到达晚期,且骨转移带来的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缓解骨转移癌患者的骨痛以及抑制其转移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双磷酸盐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治疗骨转移癌的药物,研究表明[8],其能够抑制骨吸收,诱导破骨细胞死亡以及多种刺激因子的释放引起的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强,减轻患者骨痛症状。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对照组疼痛缓解明显(疼痛分级降2级)者3例,占12.0%,实验组疼痛缓解明显患者9例,占3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药物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的作用。一般研究认为[9],骨转移癌引起疼痛主要为为肿瘤以及宿主细胞会分泌的一些体液因子,在体内刺激破骨细胞,打破了骨的吸收与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造成骨质破坏,刺激末梢神经而发生疼痛。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治疗质量较低,体质较弱,放、化疗及手术方法对患者的伤害较大。研究表明[10],帕米磷酸二钠能牢固地吸附在骨小梁的表面,以防止破骨细胞对骨的破坏。体外研究显示[11],双膦酸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以及侵袭作用,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骨质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12],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转移具有检测和指导作用。在实验室常用的指标包括NTx、ICTP、吡啶酚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3],Ⅰ型胶原是骨组织中唯一的胶原,其特异性降解产物NTx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Ⅰ型胶原的重要特征。NTX,即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来源于被破坏的骨基质,按胶原降解比1︰1释放入血,是血、尿中骨质溶解最终产物,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骨代谢以及反应骨转移的最佳生化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TX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NTX水平下降较明显,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X是临床上骨转移癌评价预后的指标。骨转移瘤后,破骨细胞引起骨的破坏,因此就会发生NTX水平的异常。已有研究表明[14],NTX水平与骨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经相关治疗后NTX下降的患者预后普遍较好。本实验实验组患者的NTx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帕米磷酸二钠对于骨转移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实验通过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癌患者骨痛的抑制作用及对NTx水平的改善作用,证实了帕米膦酸二钠能够明显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的骨痛程度,改善血清NTx水平,且无副作用。下一步研究中将对本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本实验所反映的现象做出进一步论证。

[1] 徐月娟,邱少敏. 鸦胆子油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1):171-173.

[2] 秦燕,冯奉仪. 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的临床适应证及相关毒性[J].癌症进展,2008,6(1):16-20.

[3] 胡晓华,王美玲,姜斌.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3):265-267.

[4] 孙燕,管忠震,廖美琳,等.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 (2014 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2):57-72.

[5] 齐晓伟,范林军.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最新版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指南[J] .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2011,5(4):49,57.

[6] 洪瑞乔,王逸茹,林赛娥,等 .数字疼痛分级法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48-49.

[7] 范顺武,杨迪生,施培华 .骨转移瘤的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2):64-67.

[8] Zhao H,Su JS.双磷酸盐致相关性额骨坏死的研究进展[J].J Oral Maxil Surg,2013,23(1):72-76.

[9] 杜俊英,房军帆,梁宜,等. 基于脊髓层面的骨癌痛发生机制[J〗.中国肿瘤,2014 (10):849-853.

[10] 杨谨,南克俊,孙红. 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比较[J].陕西肿瘤医学,2003,11(1):53.

[11] 李绪渊,林英城. 唑来膦酸抗肿瘤作用研究[J]. 国际肿瘤学杂志 ISTIC,2009,36(9):673-676.

[12] 吕晓芳.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3] 桂琦.骨代谢标志物 (NTx) 与大鼠骨转移疼痛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14] 高志棣.骨转移瘤 uNTX 水平及临床意义[D].济南:山东大学,2006.

(编校:王冬梅)

Evalu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pamidronate disodium in treatment of osteocarcinoma

LIU Meng-xing1, WU Tao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yang Tumor Hospital, Anyang 455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Tumor Internal Medicime, Anyang Tumor Hospital, Anyang 455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disodium pamidronate in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is cancer. Methods50 cases of bone metastasis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edication, 2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chemotherapy,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with disodium pamidronate 45 mg+0.9%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500 mL, intravenous drip. Pain maintenance time, patient pain grading and serum NTx level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ain maintenance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nger(P<0.05),pain level overall score was lower,NTx was lower(P<0.05).ConclusionDisodium pamidronate can inhibit bone metastasis cancer patients with the degree of pain,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NTx.

disodium pamidronate; bone metastasis cancer; bone pain; NTx

刘孟兴,男,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医院药学,E-mail:liumengxingd@tom.com。

R738

A

1005-1678(2015)08-0131-03

猜你喜欢
帕米骨痛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维拉帕米治疗丛集性头痛机制研究进展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小小一只蚊子就这样引发了骨痛热症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盐酸维拉帕米治疗心绞痛的不良反应回归分析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帕米膦酸二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