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15-07-07 18:01
新西部 2015年6期
关键词:居民楼楼房山体

对贵阳居民楼垮塌事故的多重追问

5月20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头桥社区一栋9层居民楼发生垮塌。当地通报称,因连续降雨山体滑坡,造成宏富景苑小区21栋第4单元、3单元部分楼体垮塌。经核查,垮塌房屋共有住户35户114人,在事故中失联的16人经确认全部遇难。

贵阳市政府应急办通报称,此次塌楼事故因当地连续降雨致山体滑坡导致。也就是说,在当地看来,这场事故属于天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山体不会无缘无故地滑坡,在产生滑坡之前,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迹象。当山体出现滑坡迹象时,当地理应加强防备与警戒,及时疏散群众。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工作,当地一点没做,最终山体滑坡导致居民楼垮塌。那么问题来了,当地为什么未对山体滑坡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由国土、住建等部门在现场组织的3个实时观测点观测结果显示,山体仍有8处裂缝,有的仍处于继续扩散之中,专家和工程队对滑坡山体制订了加护加固方案。这些工作若能在事故前就开展,事故或许就能避免。

另外,这些楼房当初就建立在山体旁,建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山体滑坡的可能呢?如果考虑过,又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若是没有,建设方是否失职?

最后,从事故现场的图片可以看到,垮塌的楼房部分已成为一堆废墟,这让人感觉相当奇怪。我们知道,楼房是一个整体,即使门、窗、墙壁等部门被撞毁,楼房的主体结构还应当存在。可现场的居民说了,垮塌现场看不到房屋的主体结构,房屋质量可能存在问题。据该小区居民介绍,2008年以来,小区居民曾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反映过房屋主体开裂的情况,但投诉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这栋垮塌的楼房到底有没有质量问题?是不是网友传说的“豆腐渣工程”?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纯粹的天灾,所谓的天灾背后,往往闪烁着人祸的魅影。具体到贵阳这栋垮塌的楼房,上述的诸多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来回答。

读者 孙曙峦

三言两语

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标志着中国在融入世界文明潮流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增长见识,旅游推动交流,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传播文明,旅游改善民生。新型世界大国必然是旅游大国。

看到河南鲁山养老院火灾致38人死亡的消息,心情一直好不起来。可以说我们国家太大,可以说夏天太热,也可以说老人自己不注意安全。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解释原因,可以有一万条道理让国民正确对待,有用吗?一个国家习惯了灾难,悲剧就会不断重演,还怎么谈民生、谈幸福、谈梦想!

“中国游客每年帮日本建造5艘航母”,这样的标题只有中国人才想得出来,这样的联想思维只有在中国才被认为正常。中国如果觉得到日本旅游是帮着人家造航母,完全可以叫停。同样的道理,世界各国的游客三十年来中国旅游花了多少钱,怎么就没造出一艘航母?

读者 西 村

党内称谓折射党性品味

江西省委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意见指出,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得以“老板”、“老大”等称呼领导干部。

党内互称“同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不知从何时起,党内互称“同志”的人越来越少,一些脱胎于江湖绿林,裹挟着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称呼反而大行其道,使得原本平等的“同志”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依附关系。这种变化无疑是病态的,反映出“权力崇拜”意识和官本位风气对党员的不良影响,实质是封建等级观念对党的肌体的侵蚀,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党的作风的侵蚀。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内一律互称同志,关键要用积极、健康的党风,引领社会风气。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好表率。相反,领导干部如果高高在上,喜欢下级称自己为“老大”、“总管”、“头儿”等,久而久之就会在官员队伍中滋生等级观念,甚至助长整个社会庸俗、势利、浮躁的不良风气。

党内称谓关乎作风形象,折射党性品味,容不得半点庸俗气和“江湖气”。要想整治党内称呼庸俗化,就需要党员干部坚持原则,坚定党性,力求做到“三严三实”,积极营造党内互称“同志”的平等氛围,让“同志”这个称谓重新回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形成一种平等、纯洁的良好党风,从而促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不断发展,让“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蔚然成风气,形成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读者 袁 浩

猜你喜欢
居民楼楼房山体
“楼房”与“平房”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郑州一栋居民楼发生爆炸后起火 消防通报:事故致1人受伤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