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庸官懒政需在制度上下功夫

2015-07-08 14:18黄春景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竞争机制干事问责

黄春景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纳入治理庸官懒政内容。(3月5日央视)

其实,早在去年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就痛批了一些地方出现的“为官不为”、“庸官懒政”现象,他说:“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这次将治理庸官懒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决心。

任由“庸官懒政”肆意蔓延,比贪污腐败还要可怕,一来影响改革效率,二来降低政府公信力。如果说“反腐风暴”矛头指向官员“胡乱作为”,那么治理“庸官懒政”则是对官员“不作为”的釜底抽薪。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下来,有能力做实事的人上去。俗话说:“治重症下猛药,打蛇打七寸。”治理庸官懒政有什么“狠招”和“猛药”,可以促其“药到病除”呢?

首先要从健全问责制度上入手,让庸官、懒官得到应有惩罚。一句话,让干部不敢庸,效能问责不能少。根据中央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可以考虑把惩处和防范的相关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将庸官懒官纳入问责范畴,使“太平官”们不能再安享太平,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不再有生存的空间,一旦健全完善问责机制,将问责与干部的经济收入及政治待遇等进行挂钩,“庸官懒政”这一顽疾定能有效治愈。

其次要从引入竞争机制上入手,让庸官、懒官在岗位上如履薄冰。如果建立起“无为就无位,无为就是失职,无为就要腾位让能”的竞争机制,必能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时候,庸官懒政现象滋长蔓延,归根到底还是制度的设置存在缺陷。如果干部“仕而不优”、“仕而不勤”,敢于淘汰这些“花瓶”干部,还会存在庸官懒政现象吗?问题在于,时下一些干部考核往往流于形式,为“庸官懒政”创造了条件。只要建立健全一个能让干部有压力感、有敬畏心、有危机感的竞争机制,庸官则不能庸,懒官则没机会懒。

再者要从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入手,让庸官、懒官时刻处于聚光灯下。领导干部庸不庸、懒不懒,百姓心里最清楚,所以治理“庸官懒政”,社会公众必须行使监督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评论员”的网络时代,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举报和监督作用,将“庸官懒政”现象公诸于众,让“庸官懒政”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果治理庸官懒政也像查处贪污腐败一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必能起到很好的震慑效果和促进作用。

记得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诚哉斯言!“庸官懒政”已成为阻碍干事创业的毒瘤,治理“庸官懒政”已刻不容缓。不管庸官懒政有着多么复杂的成因,眼下整肃庸官懒政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治理高度。在治理庸官懒政问题上,不是对干部采取简单的“上”与“下”,根本的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干部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把庸官懒政通过制度的洗涤和过滤,让那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留下来实现更大的作为。

猜你喜欢
竞争机制干事问责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要为干事而为“官”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