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3 例疗效观察

2015-07-09 01:51呼格吉勒玉梅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浅表性螺旋杆菌蒙药

呼格吉勒 玉梅荣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库伦旗 02820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之一。多与急性胃炎后遗症、长期服用刺激食物、胃部局部病灶感染、胆汁反流以及门脉高压症、心力衰竭等引起的阻塞性充血等原因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非周期性及规律性的上腹痛,胃肠钡餐X 线检查常无阳性发现[1]。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其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国内外调查表明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一般的治疗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3 例,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55 例,对照组48 例,均门诊患者。治疗组年龄最小者17 岁,最大者69 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者3 月,最长11 年,平均病程2 年。对照组年龄最小者19 岁,最大者63 岁,平均年龄41 岁;病程最短者2 月,最长12 年,平均病程2 年。

1.2 诊断标准: 慢性浅表性胃炎参照《蒙医诊断学》[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3]的诊断标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标准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旋杆菌组—幽门螺旋杆菌科研协作组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若干问题公告报告”。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部胀满,脘痛连胁、无节律性隐痛,喜温喜按,嗳气或伴有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弦细等。

1.3 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肝胆疾病等。

1.3.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以食欲减退、嗳气、上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无反酸、烧心等胃酸增多的症状,单纯根据临床表现难以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区别,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1.3.2 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颇为相似,难以鉴别,但慢性胰腺炎多有急性胰腺炎病史,且反复发作,B 型超声波检查可表现胰腺增大,尚可伴有假性囊肿,胰功肽试验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

1.3.3 慢性肝胆疾病是主要指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系肿瘤等,这些疾病有时在临床表现上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经B 型超声波、肝功能等检查不难鉴别。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蒙药治疗方法。早饭前阿拉坦– 5 味丸,15 粒,口服;早饭后扎木萨–4 味汤散,3g 水煎送服;午饭后消食十味丸,13 粒,口服;晚饭后寒水石六味散和六味木香散,各3g 水煎口服。15d 为1 疗程,共治1 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奥美拉索,每次20mg,2 次/d,口服;克拉霉素,每次25mg,2 次/d,口服;阿莫西林,每次1g,2 次/d,口服。15d 为1 疗程,共治1 疗程。

3 治疗标准

参照1999 年10 月在西安举行的第六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4]。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呼气试验Hp 转阴。显效: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气试验Hp 转阴。有效: 临床症状改善,呼气试验Hp 阳性值减少。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呼气试验Hp阳性。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33 例,占60.00%;显效14 例,占25.45%;有效6 例,占10.91%;无效2 例,占3.64%;总有效率96.36%。疗程最短的10d、最长者3 个月,平均1 个月。远期随访46 例,愈后1 ~4 年均未复发。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5 病案举例

包某,女,57 岁,2013 年6 月9 日初诊。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4 年,伴喛气,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天气寒冷时症状加重。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呼气试验Hp阳性。既往曾服西药治疗,服药后症状稍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诊见: 上腹胃部胀痛,伴喛气,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舌薄白黄苔,脉弦细。蒙医诊断为胃寒性希拉症。早饭前阿拉坦–5 味丸,15 粒,口服;早饭后扎木萨–4 味汤散,3g 水煎送服;午饭后消食十味丸,13 粒,口服;晚饭后寒水石六味散和六味木香散,各3g 水煎口服。连服15 d。2013年6 月26 日复诊,呼气试验Hp 阴性,上腹部胀痛明显减轻,餐后无不适。为了顽固疗效继续服用1 周的蒙药。5月后随访,未复发。

6 讨 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系过去对胃炎分类法中的一种类型。近年国际卫生学术会议确定此型为慢性胃炎的早期表现,并发现本病与HP 感染有关。病理改变为胃黏膜慢性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亦可有其他改变,黏膜上面有黏液分泌物附着,病变主要位于胃窦部,亦可波及其他区域,有的可进展至其他型[1]。

本病属蒙医学胃寒性希拉病范畴。常因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情绪失调,肝失疏泄,肝气犯胃,气机阻滞;或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服生冷寒凉食品等原因,使巴达干,赫依偏盛抑制胃火,导致胃三温,三根七素失去平衡,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应用蒙药祛“赫依、协日”病,健胃,助消化的阿拉坦–5 味丸;温胃散寒,消食化滞的扎木萨–4 味散;消积,祛寒性“协日”的消食十味丸;开郁止痛的六味木香散等。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率达到96.36%,说明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1]罗建华. 消炎愈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3.2(177): 261 -262.

[2]包跟小. 蒙医诊断学[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225.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 (1): 55 -62.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志,2000,(5): 357.

猜你喜欢
浅表性螺旋杆菌蒙药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蒙药让·阿嘎日-8口服液提取工艺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