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分析

2015-07-09 06:42国网天津市电力信息通信公司于海涛孙常鹏
中国商论 2015年18期
关键词:在线数据分析

国网天津市电力信息通信公司 杨 青 周 峰 于海涛 孙常鹏

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分析

国网天津市电力信息通信公司杨青周峰于海涛孙常鹏

摘 要:为突出物资供应链重点环节,实现对物资供应九大业务的监测,优化调整指标向源业务系统中真实数据靠拢,达到促进工程建设进度,保障工程物资供应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深化基于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分析管理评价体系,经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业务剖析、体系设计、平台搭建和应用实践,形成了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分析管理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资产价值为核心,实现了单项工程、汇总工程和物资供应链全过程三个业务视角的过程管控,覆盖物资供应链全部流程。该管理评价体系创新了资产评价模式,增进供应链管理理念,从而提升了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物资供应链 在线 数据分析

1 引言

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分析是运监中心深化业务运行的重要内容,从现阶段物资需求计划、招标采购、合同履约、仓储配送、资金结算等管理现状出发,立足于单项工程、汇总工程和物资供应链全过程三个业务视角,通过对跨环节重点内容的单笔业务明细及概览汇总,监测物资供应的流转进度、规范符合和绩效水平,对各业务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及时、准确、合规、质量、成本等问题,提高供应链管理过程PDCA闭环管理效率,促进物资部门改进流程衔接和加强环节管控,保障工程物资供应,推动物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同时辅以营销稽查、量价费损在线数据分析业务的开展,确保相关联数据中间环节数据流转一致。

2 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监测的主要内容

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监测涵盖“需求计划、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仓储配送”四大业务环节,以物资流转为主线,通过“汇总工程”、“单项工程”和“物资供应链全过程”三个视角,从总部和省(市)公司两个层级出发,分“及时、准确、合规、质量、成本”五个监测维度,对出现异常的物资条目进行穿透查询。在“物资集约化”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物资供应链流程与基建、经法等流程的协同情况以及总部与省(市)公司物资供应链流程内部流转情况。

2.1 需求提报数据的监测

2.1.1 批次计划提报数据

通过对批次计划提报截止时间与实际提报时间的比对,发现计划提报不及时的项目,分单位、分电压等级统计计划提报不及时的情况;追溯计划提报不及时原因,包括人工疏忽、计划退回等,统计不及时原因及分布情况,分析关键影响因素,提出计划提报管控建议。

2.1.2 需求计划退回数据

统计所有被退回的计划,以退回原因作为分类,分析各类原因所占比重,提出整改意见。

2.1.3 工作开展方式及流程

工作开展方式:(1)通过运营监测工作台物资供应链流程监测中批次计划提报不及时问题物资清单查询,比对计划提报时间和实际提报时间,分单位、分电压等级统计汇总。通过计划提报及时率趋势,反映物资计划管控水平;针对分单位、电压等级的不及时计划提报统计分布,开展原因调研。(2)通过对运营监测工作台物资供应链流程监测中需求退回问题物资明细查询,分类统计需求退回类型和退回原因。(3)将提报不及时和需求计划退回的情况,结合根本原因分析统计结果,形成监测报告。

在批次计划提报及时率穿透界面上,会展示上级页面选定的日期内、相关省市和电压等级的批次计划提报及时情况,此界面由两部分组成。

仪表盘:整体展示批次及时提报及时率所值的百分比。

柱状图:在公司系统下会分别展示全国27家省(市)公司批次计划提报及时率的情况,在某个省(市)下只会展示本省的一个指标情况。

2.1.4 需求计划退回

运监中心根据明细数据按单位、物资类别分别统计,协同物资部门分析影响批次计划提报和需求计划退回的关键因素。

(1)物资部门分析影响批次计划提报和需求计划退回的关键因素后,及时反馈给运监中心。运监中心根据反馈结果对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在原因统计分析过程中,对重大的、需要整改的问题,运监中心应派发工单,监督业务部门把问题整改到位。

(2)运监中心每月监测计划上报不及时情况,每季度出具一次监测报告,上报国网公司。

2.2 非标物料数据的监测

通过对物料标准化的情况开展监测,反应物资标准化应用情况,分析使用非标物料的原因,促进物料标准化应用。开展实时监测;按照月度统计监测成果(异动清单);按年度出具监测报告。

2.2.1 主要监测内容

通过对物料标准与需求计划的物料进行对比,发现非标物料的使用情况,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推进物料标准化应用工作。

2.2.2 工作开展方式及流程

工作开展方式:(1)通过运营监测工作台物资供应链流程监测中非标物料问题清单查询,分单位、电压等级统计汇总。(2)将统计结果发送至物资部对未使用标准化原因进行分析。(3)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监测报告。

非标物料情况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非标物料情况流程

(1)在“汇总工程”主页面点击“问题追溯”,选择点击涉及非标物资采购的工程数。

(2)进入涉及非标物资采购工程清单,该页面从“工程编码”、“工程名称”、“单位”、“项目经理”、“采购申请项”、“已提报批次计划”、“标准物资”、“涉及非标准物资采购”等维度进行展示。

(3)点击蓝色字体“工程编码”可进入“问题物资清单”,点击“物料编码”可查看到问题物资清单。

(4)点击蓝色字体“物资编码”进入物资明细情况。

(5)运监中心根据明细数据按单位、物资类别分别统计,协同物资部门分析影响非标物资的关键因素。

(6)物资部门分析影响非标物资的关键因素后,及时反馈给运监中心。运监中心根据反馈结果对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在原因统计分析过程中,对重大的、需要整改的问题,运监中心应派发工单,监督业务部门把问题整改到位。

(7)运监中心每月监测非标物料情况,每年度出具一次监测报告,上报国网公司。

2.3 物资采购完成数据的监测

通过对物资采购完成情况开展监测,掌握公司物资采购执行情况,反映公司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分析物资采购完成情况,发现影响物资采购的关键因素,确保物资后续的合同、到货有序完成。

2.3.1 主要监测内容

(1)通过对批次计划审批通过后的采购申请进入采购环节中,完成采购情况的监测,掌握整体采购完成情况。

(2)通过对批次计划审批通过后的采购申请进入采购环节,未完成采购情况的监测,区分采购退回(取消招标或延迟招标)、采购过程中两种情况,结合业务实际,重点关注采购退回(取消招标或延迟招标)的情况,作为未完成采购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方面的监测内容。

(3)分单位、物资类别、招标批次统计采购退回(取消招标或延迟招标)情况,分析关键影响因素。2.3.2 工作开展方式及流程(1)工作开展方式

第一,穿透查看相应的未完成采购的采购申请明细信息。

第二,分单位、物资类别、招标批次统计采购退回(取消招标或延迟招标)情况。

第三,分析影响采购退回(取消招标或延迟招标)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2)工作操作步骤

工作操作步骤如下图2所示。

图2 物资采购工作操作步骤

第一,在物资供应链主界面点击“问题追溯”。

第二,点击蓝色字体“未完成采购涉及的工程数”进入未完成采购工程清单界面,页面从“工程编码”、“工程名称”、“单位”、“电压等级”、“工程经理”、“采购申请项”、“已提报批次计划”、“已完成招标”、“未完成招标”等维度进行展示。

第三,点击蓝色字体“工程编码”进入问题物资清单,该页面从“物资编码”、“名称”、“大类”、“中类”、“物料描述”、“数量”、“单位”、“单价(元)”、“退回时间”、“退回类型”等维度展示信息。

第四,点击蓝色字体“物资编码”可进入物资明细信息清单。

第五,运监中心根据明细数据按单位、物资类别分别统计,协同物资部门分析影响未完成采购的关键因素。

第六,物资部门分析影响未完成采购的关键因素后,及时反馈给运监中心。运监中心根据反馈结果对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第七,运监中心每月监测未完成采购物料情况。

2.4 物资中标价格波动数据的监测

通过对中标价格差异分析,发现中标价格中存在的差异数据,协同物资部门找出影响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推动物资部门持续改进采购策略,从而达到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

2.4.1 同一物料、同一批次、不同供应商中标价格监测

第一,对同一物料、同一批次、不同供应商中标价格,进行相应的价格波动趋势分析,找出中标单价差异较大的数据。第二,针对中标价格差异较大数据,协同物资部门查找技术规范书差异、运输成本等关键影响因素。

2.4.2 同一物料、同一供应商、不同批次中标价格监测

第一,对同一物料、同一供应商、不同批次中标价格,进行相应的价格波动趋势分析,找出中标单价差异较大的数据。第二,针对中标价格差异较大数据,协同物资部门查找技术规范书差异、运输成本等关键影响因素。

2.4.3 工作开展方式及流程

(1)同一物料、同一批次、不同供应商中标价格监测

第一,基于运监系统已接入的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表或ERP系统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表,获取2014年至今采购申请、采购订单数据。第二,通过EXCEL在采购订单中,筛选出同一物料(物料编号)、同一批次(招标批次编号)、不同供应商(供应商编号)的中标价格,找出中标价格(含税单价)与最低中标价差大于50%的采购订单。第三,对上述数据,在采购订单中找出对应的采购申请,由采购申请找出对应的技术规范书ID。第四,比对具有同一技术规范书ID物资的中标价格,找出差异较大的数据。第五,针对上述结果,协同物资部门分析原因,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2)同一物料、同一供应商、不同批次中标价格监测

第一,基于运监系统已接入的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表或ERP系统物资模块中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表,获取2014年至今采购申请、采购订单数据。第二,通过EXCEL在采购订单中,筛选出同一物料(物料编号)、同一供应商(供应商编号)、不同批次(招标批次编号)的中标价格,找出中标价格(含税单价)与最低中标价差大于50%的采购订单。第三,对上述数据,在采购订单中找出对应的采购申请,由采购申请找出对应的技术规范书ID。第四,比对具有同一技术规范书ID物资的中标价格,找出差异较大的数据。第五,针对上述结果,协同物资部门分析原因,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3)主要设备概算价格与中标价格关联监测

第一,线下向财务部门、物资部门收集决算价与概算价差异较大(价差大于50%)的项目。第二,基于运监系统已接入的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表或ERP系统物资模块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表,获取对应项目主要设备的采购申请、采购订单。第三,通过EXCEL在采购订单中,筛选出主要设备的中标价格(含税单价)。第四,线下向项目部门收集项目概算书,梳理出相应主要设备的概算价格。第五,比对主要设备中标价格与概算价格,找出价格差异较大的数据,分析原因。第六,针对上述分析结果,协同物资部门、项目部门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3 物资在线数据分析管理评价模型应用成效

3.1 强化资产处置阶段管控,规范资产处置流程

通过资产精益管理评价模型基础性指标应用,梳理提炼了资产价值全寿命周期管理新增、运维、报废处置环节关键节点56个,制定资产处置业务流程6项,强化资产处置管理业务规范1项,实现了资产规范化管理12个节点工作的量化评价,提高了资产运作的规范性管理水平。

3.2 加强过程监控,实现资产管理方法由侧重事后盘点转为过程管控

通过一整套过程完整、涉及面广、功能多样化的资产精益管理评价模型,对固定资产新增、运维、报废处置三个环节,从指标输出、报表输出等多重功能角度,进行评价及管理工作辅助决策,拓展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深度、宽度和细度,推动了资产全过程价值实物联动管理,加强了过程管控,实现了资产管理由侧重结果清查向过程监控的转变,提高了资产精益管理水平。

4 物资在线数据未来的工作目标

通过精益程度递增式阶梯指标监测、评价,促进资产使用、管理部门加强资产过程管控,并通过全面监测、综合分析,同时开展24小时敏感数据验证、监测的同时对涉及的异动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交,同时对验证和分析过的数据形成数据分析日报。

4.1 开展数据验证工作

多渠道进行数据收集、应用。在现有工作台监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与物资、营销检查、量价费损等各项数据实现对接,通过数据输出及报表辅助,使评价模型输出结果更为丰富、实用,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辅助决策更为坚实有力。

4.2 开展24小时敏感数据验证

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手段,进一步深化监测力度,在现有监测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与其他平台实现集成,充分挖掘利用各项系统数据资源,推动了监测方式的转变,同时开展24小时敏感数据验证、监测的同时对涉及的异动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交,同时对验证和分析过的数据形成数据分析日报。

5 结语

对物资供应链进行在线数据分析,能够从物资供应环节保障工程物资供应通过固定资产合理配置调拨,实现固定资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通过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权责体系,使基层单位责任明确、流程规范、制度完善;通过有效的监督稽核、评价激励,督促基层单位合理、科学、高效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从整体上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集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圣忠.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6.

[2] 陈利秋.对物流信息流程再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2.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099-04

猜你喜欢
在线数据分析
代表“在线”助力监督
综合气象业务在线培训考试系统设计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烟叶中的农药残留
MOOC综述与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基于ASP.Net的实时用工呼叫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