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为名

2015-07-10 11:45刘英奇王黎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15年5期

刘英奇+王黎

摘 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争取美国对协约国集团的支持,英国对美国采取了强大的宣传攻势。针对美国人的自由主义传统,英国宣传者刻意避免暴露宣传活动的官方背景,通过种种宣传活动让美国各界人士相信德国人力图操纵美国舆论、践踏中立国权利、威胁正常的商业活动和航海自由,这些激起了美国各界强烈的反德情绪。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利用自己强大的新闻控制和宣传能力,巧妙地化解了美国人对英国无视中立国权利和航海自由的怀疑和指控,让美国人相信一战是协约国维护人类自由的战争,从而对1917年美国的参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威灵顿馆,出版审查,中立国权利,航海自由

中图分类号 K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10-0043-08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革命后发生的首次世界规模战争,以英、法等国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最终战胜了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在这场大战中获得最终的胜利,美国的加入至关重要。从1914年战争爆发之时美国政府宣布中立,到1917年对德宣战,美国政府与社会各界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而这种变化与一战期间英国对美国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宣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英美学界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拉斯维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①是最著名的作品,书中列举并分析了英国对美宣传策略,但相对笼统,也没有对各种宣传策略在美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皮特森的《为战争而宣传:针对美国中立的运动,1914—1917》②详细地从组织、策略、美国民意动向和与德国的博弈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英国对美国战时宣传,但书中对英国宣传对美国舆论的影响过于夸大。斯夸尔斯的《英国在国内和美国的宣传,1914—1917》③揭示和突出了“威灵顿馆”在英国对美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样对英国宣传所起的作用有所夸大。桑德斯和泰勒合著的《一战期间的英国宣传,1914—1918》④对英国在美宣传也有专门论述,特别是对英国情报部门对宣传工作的重要和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阐释,但对美国的民意缺乏必要的分析。比滕西斯的《口水大战:1914—1933年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宣传与捏造》⑤的重要贡献在于,对英国战时宣传中的谎言和虚假的故事进行了解构,并解释了战后人们是如何逐渐了解真相,从而使“宣传”一词具有了负面形象的原因。

本文希望通过对一战中英国对美宣传主要内容和诉求的分析,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英国在一战期间的战时宣传理念和宣传策略,对英国社会长期尊崇的“言论自由”思想的实质与范围有进一步的理解。

一、“自由”口号下的新闻审查和舆论操纵

英国在1914年8月4日对德宣战后,很快切断了德国连接美洲大陆的大西洋海底电缆,德国与美国间及时而稳定的通讯手段就此丧失。为了防止媒体传递不利于英国的信息,英国政府对各国驻伦敦记者进行严格控制,并建立了出版审查制度。英国参战后,议会通过了《国防法案》(Defence of the Realm Act,1914),赋予战时政府广泛的权力,其中明文规定:

不允许有人在联合王国的军队或平民中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散布引发人们不满或恐慌的言论。①

英国军政机关据此建立了战时出版审查制度。

1914年8月5日,英国军方授命F.E.史密斯建立了负责审查出版物的出版署来负责审查各家新闻媒体所刊发的内容。②由于英国控制了欧洲连接美国的大西洋海底电缆,连荷兰、瑞典等中立国与美洲大陆间的通讯联系都会受到英国的审查,英国基本成为了一战期间美国人获取欧洲相关信息的唯一来源:

从九月开始,《纽约时报》《论坛报》和《世界报》定期地从伦敦的《纪事报》《晨邮报》和《每日电讯报》获取进一步的消息,将这些材料采用到自己的消息栏中并发行全美。③

不仅如此,美国驻欧洲记者们向国内发送的邮件也常常要受到严格的审查:

联合出版公司的施莱纳估计当时美国驻中欧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近四分之三都被英国审查机关删剪掉了。④

通过这些手段,英国人基本垄断了美国的欧洲新闻来源。

除了垄断美国的欧洲新闻来源,英国人还通过设立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来实施对美宣传战略。1914年9月,英国外交部秘密授权有过作家经历的查尔斯·马斯特曼组建战时宣传局来负责英国战时的对外宣传,后人更多的以其所在地“威灵顿馆”来称呼这一神秘的机构。“威灵顿馆”成立后,马斯特曼按照国家和地区对宣传工作进行了分工,其中对美国的宣传被看作是重中之重,宣传局专门成立了美国信息部,任用熟悉美国文化界和媒体情况的加拿大人吉尔伯特·帕克从总体负责英国对美宣传工作。对美国情况极为了解的帕克等人深知,有着深厚自由主义传统的美国社会各界对有政府背景的宣传和操纵舆论的行为极为厌恶和排斥,“美国出版界和人民对所谓的宣传工作充满怀疑,无论这种宣传出于何种目的”。⑤因此,在对美宣传工作中,英国宣传者极力避免让英国的宣传材料显现出任何的官方背景。英国人主要的宣传策略正如深谙宣传之道的英国报业大亨比弗布鲁克勋爵(Lord Beaverbrook)所说:

比任何一种外来宣传方式都好的是……让帝国地区、中立国和盟国的媒体领导们在回去后自己成为我们的宣传者。⑥

为了保证对美宣传的成功,吉尔伯特·帕克专门查阅了美国介绍各界知名人物的读物《谁是谁》,将美国各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分类汇总在一个名单上,定期向这些人邮寄含有宣传信息的各种材料:

(总体上)这份威灵顿馆一直精心编辑的名单不断扩充,最后包含了26万个名字,囊括了美国各地有影响力的人物。⑦

“威灵顿馆”散发到美国各地的材料,常常以学术资料或商业信息的面目出现,帕克通常会在给美国各界要人邮寄的宣传材料中附上自己的亲笔信,在信中他从不透露自己的官方身份,而是不断强调所散发材料的客观性:

您无疑地和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就谁应为这场悲剧负责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是这些文章也许能给您提供有用的参考,而且因为它们包含了无可辩驳的事实,我觉得您可能会欢迎这种形式的材料。⑧

为了避免美国人对宣传材料的反感,让宣传材料显得更为专业,“威灵顿馆”还吸收了不少学者参与宣传材料的写作,格拉斯哥大学语言与文学方面的教授威廉·麦克奈尔·迪克森和供职于牛津大学的历史学者阿诺德·汤因比担任帕克的助手。这些学者利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追求真理”的学者光环,让“威灵顿馆”的宣传材料看上去更为专业、甚至颇有学术色彩。在一本名为《我们为什么参战》的宣传册中,英国政治学家欧内斯特·巴克通过对德国哲学家尼采和历史学家特赖奇克思想的介绍让读者领悟德国文化中的专制倾向。尼采曾对普通民众的见识表示鄙视:

大众就是一群满足于苟活的奴隶。但与奴隶相生相伴的还有领袖们;领袖们是那些决定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充分享受生活的人。①

而特赖奇克对强大的国家政权极为尊崇:

国家,在人的外部社会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整个世界的历史中没有什么凌驾于国家之上。在这里,国家间的礼让、天下一家和国际法的思想毫无立足之地。②

英国宣传者所展现这些言论让信奉“人生而平等”的美国人相信,德国人崇尚专制,蔑视自由,是美国社会所崇尚的自由精神的敌人。

除了定期向美国有影响力的人物邮寄宣传材料以外,美国各地有影响力的报纸更是“威灵顿馆”志在必得的争取对象。战争爆发后,由于英国实行了严格的审查制度,美国报界获得全面、及时的欧洲方面的信息变得困难,帕克利用这一机会对美国报界“雪中送炭”,“威灵顿馆”向555家美国报纸提供英国的宣传材料,让它们能够及时跟进关于欧洲战事的报道,通过这种手段,美国报界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英国人的喉舌,特别是与英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美国东海岸各州的媒体,亲英的态度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它们甚至将美国中西部那些不愿对协约国表示支持态度的同胞斥之为“亲德派”。著名的《纽约时报》是这些亲英报纸的代表,当1916年国会中一些共和党议员对威尔逊总统的亲英倾向提出质疑之际,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这些共和党议员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我们的国会看上去准备在首都降下星条旗,以黑、白、红三色旗(德意志第二帝国国旗)取而代之。③

到1916年8月,“威灵顿馆”的宣传人员不无得意地宣称:“我们已将德国人提供的消息从美国报界扫地出门。”④

让远离战场的美国人感受到德国人近在咫尺的威胁是英国人对美宣传的重要手段。在英国情报部门的配合下,1915年9月奥匈帝国驻美大使康斯坦丁·杜姆巴携带的信件被截获并被纽约《世界报》刊载,其中有“试图使奥地利和匈牙利移民退出兵工厂”等计划,⑤德国驻美武官冯·巴本上校在信中用“那些白痴的扬基佬”称呼美国人,称呼美国总统威尔逊是“任性的总统”,⑥这些文件激起了美国政治高层对德国的强烈愤怒。杜姆巴被美国政府驱逐,冯·巴本也被美国政府“劝离美国”。在归国途中,巴本又被英国海军拦截,所带文件全部落入英国情报人员手中,德国对美国兵工厂和铁路公司进行破坏的计划和人员又被曝光。英国宣传者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提供给美国媒体,这让美国人感到德国人已经对美国人的自由和安全构成了威胁,美国媒体不但对德国政府口诛笔伐,还猛烈抨击反对美国倒向协约国、主张严守中立的参议员布莱恩等反战人士和团体。《费城问讯报》发表文章称:

总体上,提到那些反战群体,特别是布莱恩所在的团体的立场,已危险地逼近了叛国的底线。

纽约《世界报》则称:

所谓的和平宣传就是亲德宣传……鼓吹和平的和平主义者们事实上为了德国军国主义者的利益鼓吹不抵抗运动。⑦

通过这一轮强大的宣传攻势,英国宣传者不但成功的激起美国人强烈的反德情绪,还严重的削弱了美国反战人士的影响力,成果十分显著。

美国不断膨胀的反德情绪让德国政府十分担心美国倒向协约国一边对德作战,为了牵制美国,1917年1月16日,德国外交部秘书阿瑟·齐默曼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海因里希·冯·厄卡特一封电报,要他转交墨西哥总统。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对同盟国作战,德国愿意与墨西哥联盟,为墨西哥提供武器,共同对美国作战,德国愿意帮助墨西哥获得在美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①这就是著名的“齐默曼电报”。这封电报被英国情报机关破解并转交美国政府,原本倾向中立的美国中西部民众在得知这一事件后纷纷转变了态度,转而支持政府对德国宣战。坚持反战态度的共和党参议员拉福莱特等人受到了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公开谩骂:

拉福莱特本质上是个下流坯,在道德上和能力上都像极了罗伯斯庇尔那样的坏蛋……我痛恨德国,我痛恨国外的德国鬼子,但我更痛恨国内的德国鬼子。②

综上所述,英国之所以在一战期间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对美国舆论界的操纵,一方面是因为从源头上控制了美国新闻界获取欧洲信息的主要渠道,实际上迫使美国报界只能从英国获取欧洲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于英国宣传者能不动声色地将大量宣传材料以传递信息和学术交流的名义输送到美国各行业、各阶层的关键人物和精英人士手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美国社会各界对大战的看法,这让原本支持中立的美国舆论逐渐倒向了英国等协约国一边。

二、以维护弱小国家自由的名义进行战争宣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民众普遍不想卷入其中,美国政府也宣布保持中立,针对美国政府和民间强烈的中立主义立场,英国宣传者利用德军入侵比利时这一事件来向美国社会各界表明,宣布中立并不能保证本国高枕无忧:

无论我们对这场战争在观点和情感上有着怎样的不同,我们必须把比利时这件事考虑一下,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在1839年《伦敦条约》中得到了各欧洲大国的保证,在大战爆发前,比利时没参加任何一个导致这场大战的国家间合作组织。值得说明的是,即使现在,比利时陷入了全面战争中,她也没有签署《伦敦条约》。③

除了在政治层面强调德国的非正义和对中立国权利的践踏外,揭露和渲染德军在比利时对平民犯下的种种反人道主义罪行也是英国战时宣传的重要内容。“威灵顿馆”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德国人战争罪行调查委员会”,由一战前曾担任驻美大使詹姆斯·布莱斯担任主席,该委员会在1915年炮制出了一份名为《向德国战争罪行调查委员会提交的证据与档案》的报告,即著名的“布莱斯报告”,于当年5月在美国和欧洲出版发行。这份报告用大量篇幅描绘了侵入比利时的德军犯下的烧杀淫掠的种种残暴行径,以及德军铁蹄下比利时平民朝不保夕的悲惨处境。

“布莱斯报告”广泛收集了反映德军在比利时暴行的各种证言。对俘虏的暴行在报告中多次出现:

德国兵(我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个团)过来了,我看到他们用刺刀或枪托杀死了一些比利时伤兵。我不用抬头便可以看到这一惨状。我听到一些比利时伤兵在哀号求救,这时我看到德国人过去杀了他们,我躺在地上看到了这一过程。那个比利时军官躺在离我6码远的地方。一个德国士兵过去用小刀剁下了了那个军官的手指,将手指上的几个戒指放在了自己的口袋里。④

德军对妇女和儿童的暴行是“布莱斯报告”的重要内容:

她们穿着短裙,大约14到16岁的样子,她们的上衣被撕破,露出了胸部……女孩们控诉德国人一个接一个的将她们轮奸。⑤

我们看到一个12岁左右的男孩的残留上肢上裹着绷带。我们问发生了什么事,有人告诉我们德国人砍掉了他的双手,因为他抱着父母不肯分开。我个人只看到了那条绷带。我们还看见了一个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女孩头上缠着绷带。她的母亲告诉我们,孩子的耳朵被德国人割掉了。德国人说这是为了让她听好他们的命令。①

这份报告在美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德情绪,布莱斯在美国政界和学界的威望增加了美国人对这份报告的信任感。“威灵顿馆”的总负责人马斯特曼在给布莱斯的信中兴奋的写道:

您的报告已风靡美国,您大概可能知道了,即便最多疑的人也宣称转变了态度,这都是因为报告上签了阁下的大名啊。②

“布莱斯报告”很快被翻译成十种语言,在美国的各主要欧洲移民群体中广泛发行。

“布莱斯报告”所取得的成功的宣传效应,让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英国及其他协约国对美国战时宣传的模板,此后协约国发行的很多宣传材料很大程度上以“布莱斯报告”为基础,在题材选择和叙事手法上都在一定程度上仿效这份报告。一本名为《德国人的战争理论与实践》的宣传册中描述道:

德国人冲进了城镇,烧杀抢掠。在那一天格贝维勒有400多人失踪。至少50人被屠杀,人们发现有15具尸体是双手绑在背后,被他们的同胞在一个被称作“木贼”的地方埋葬,这个地方被德国人当作了刑场。另有一些人是在屋子或街上被害的。③

在另一份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撰写的宣传材料《德国人在比利时的恐怖行径:一部历史记录》中,作者用一串串数字来体现德国侵略者的冷血与残暴:

在米塞鲁,9人被杀,17间房子被烧毁。这些被毁的村庄全都位于要塞的东线以外,但是在线内的各要塞到列日间的各个地方也同样遭到了破坏。在弗雷隆,15名平民被杀,152间房屋被烧毁;在雷提内,41名平民被杀,118所房屋被烧毁;在科迪布瓦,11名平民被杀,35间房屋被毁;在艾窝格内,两名平民被杀,5间房屋被毁;在瑟雷克斯,4名妇女和儿童在屋子里被活活烧死,两间房屋被毁;在贝莱尔,4人被杀,15间房屋被毁;在朱比勒,8人被杀,1间房屋被毁。德国人没有因要塞投降而对任何一个村庄高抬贵手。④

这些宣传材料所产生的煽动效应从英国驻法大使伯蒂爵士1915年5月的日记中可见一斑:

我一开始并不相信德国人犯下了累累罪行,而现在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杀掉每个我见到的德方战斗人员。⑤

尽管“布莱斯报告”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一些对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的人在战争期间已经对“布莱斯报告”等宣传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五名曾跟随德军进行战地采访的美国记者发表声明:

为了让大家知道真相,我们实名澄清关于德军暴行的那些故事,从我们亲眼所见的情况看,那些故事并不真实。我们已经跟随德军行动两周,随军行程超过100英里,我们报告不出哪怕一起失当的惩罚或赔偿措施。我们也不能落实任何关于虐待战俘和非战斗人员的传言。……经过调查后我们发现诸多传言缺乏事实基础。德国士兵在各处买东西时照价付钱,尊重私有财产和平民权利。我们发现比利时的妇女和儿童在布希埃尔战斗后感觉很安全。⑥

英国对德国入侵比利时的抨击并不意味着英国政府和军队会完全恪守尊重中立国的底线。1915年秋,为援助在德国、奥、保三大同盟国围攻下濒于崩溃的塞尔维亚,英法两国联合出兵希腊,占领了希腊中部的港口城市萨洛尼卡。1917年6月,英法联军以炮击雅典相威胁,迫使“亲德的”康士坦丁一世退位,康士坦丁被迫传位给其子亚历山大,自己流亡瑞士,希腊由此被亲英派所把持。失去王位的康斯坦丁对英法两国的霸权行径痛加斥责:

我们看看英法两国在这里的所作所为后就知道,他们拿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中立权被侵犯来说事完全是一种伪善……看看协约国军队占领了哪些希腊领土——莱姆诺斯、伊姆布罗斯、米提林、卡斯泰伦扎、考尔夫、萨洛尼卡,包括卡尔西迪斯半岛和马西多尼亚的一大部分……他们声称这是基于军事必要性。①

面对一些美国人对英法两国践踏中立国希腊主权的质疑之声,英国政府却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践踏国际法和中立国主权的侵略行为。英国称:

“比利时和希腊都是中立国,但两国中立情况却有天壤之别。”②他们给英法联军干涉希腊的合理性列出了几大理由,其一是希腊的中立地位并没有获得他国的承认和保证,“我们注意到没有任何大国之间的条约保证希腊的中立地位”。③其二是指责希腊的康斯坦丁政府违背中立国原则,暗中与同盟国勾结,迫使英法联军采取强硬手段:

希腊在利用自己的领土给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潜艇提供补给,萨洛尼卡充斥着间谍,他们一直与同盟国政府保持着联系;希腊政府一直紧锣密鼓的密谋干扰联军与协约国政府之间的通讯,如果不是采取公开的战争手段,也是采取煽动大规模暴乱的方式。④

著名作家萧伯纳对英国政府对待中立国权利的双重标准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如果事关我国的军事成败,我们连天堂的中立权都会践踏。”⑤

英国宣传者利用德军入侵比利时一事开展对美国的宣传,一方面让美国人将德国在心理上定位为侵略者,也为英国树立了正义的参展理由,另一方面通过对德军在比利时暴行的渲染,激发普通美国民众对德国的恐惧和仇恨。这一宣传策略在美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普通民众的反德情绪日益高涨,而对协约国方面的同情与日俱增。但英国人对比利时作为中立国的权利的呼吁并不意味着英国政府会完全信守尊重中立国独立的底线,一战期间英国对希腊的入侵和控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航海自由”名义下的海上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对德国实行了海上封锁。但这种手段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利益,让美国人十分不满。美国国务卿罗伯特·蓝辛激烈的指责英国:

英国海军部门对国际法的践踏更甚于德国人……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向伦敦抗议他们的非法活动。⑥

著名历史学家哈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对蓝辛的观点表示支持,认为英国实际上是在非法对中立国实施海上封锁政策:

如果这是封锁,那它就是包括了对挪威和丹麦的封锁,而对中立国的“封锁”毫无法律基础;如果这不是封锁,这就是对公认的中立国和交战国之间海上贸易自由原则的践踏。⑦

吉尔伯特·帕克对美国人的批评并不十分担心,他在报告中写道,尽管众多美国媒体对英国的封锁进行谴责,“但具体到美国应对英国采取何种行动来贯彻其理念时,这些媒体都非常谨慎地集体噤声了,这些现在和将来也不会去考虑更严厉的行动”。⑧针对美国各界对英国的海上封锁行为践踏了受国际法保护的“海上自由”原则这一指控,英国宣传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驳。

一是强调国际法缺乏执行力的弱点,提出英国的海上封锁是遏制德国侵略行为的正义之举。英国外相贝尔福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提出,主权国家对国际法的遵守应遵循相互性原则,由于国际法本身缺乏对侵略者进行制裁的能力,在德国首先践踏了国际法,发动对他国的侵略之后,英国对“侵略”行为的遏制和抵抗不应完全被国际法条文所束缚:

我们必须痛心地认识到国际法的弱点,它没有一个国际权威来支撑……挑战法律是件坏事,但让法律伤害已运行良好的事情则更为糟糕。而这种下场必将发生,因为缺乏权威来执行的法律会损害除罪犯以外的所有人。⑨

二是开展感情攻势,突出美英两国在政治理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共同渊源和相近特点。贝尔福在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时竭力强调美英两国政治文化的一致性:

无可置疑的是,英国的法律、英国的政府形式、英国文学和思想模式的成长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积累。在这些多年心血积累而成的文明的继承者中,就有那些建立美国的伟大人物……因此,无论你是在英国还是美国,抑或是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学习政治思想,你都会发现它们的政治思想与普鲁士王国的政治思想有着最尖锐、最不可调和的对立,德意志帝国的政治思想完全取法普鲁士,没有做丝毫改动。正如我所坚持认为的那样,这场战争是两种发端于古代的理念之间的博弈,我毫不犹豫的说,美国人对战争结果的关心毫不亚于英国人。①

吉尔伯特·帕克则通过美国的各亲英团体和组织进行舆论造势,向美国政府施压,他在对美国新教团体的讲话中提出:

美国政府官方宣布中立并秉持着不偏不倚的态度,然而,美国人民不应隐藏他们基于良心之上的同情和个人的活动,无论他们支持战争中的哪一方。②

在这次讲话中,帕克还有意提到了在美国内战期间,英国坚持了中立政策,并未因联邦海军对南方各州的海上封锁阻断了英国与美国南部间传统的棉花贸易而加以干涉,③言下之意,是希望美国投桃报李,承认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在这里,帕克有意忽略了同盟国和美国内战时期的南部邦联政权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并不是一个得到国际法和各国承认的主权国家。

三是强调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对美国的好处和美英两国的共同利益。英国官员和宣传者们甚至大力鼓吹皇家海军对海洋的控制不但保卫着英国本土,也保卫了美洲各地免受德国的入侵。贝尔福追溯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如果三百年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权利被承认,今天的北美可能就不会有英语民族了。北美就不会有英语,不会有法治,也不会有起源于英国的那些习俗和惯例了。④

英国宣传者同样强调英国的海上霸权对美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果这几个世纪以来英国人没有践行奥法的原则,今天的英国只能会是欧洲大陆强国的一个附庸——可能就是德国的附庸,大概从哈得孙湾到合恩角这一大片土地上的北美居民就得向某个军事强权称臣纳贡。⑤

帕克对美国人商业权利主张背后的实质性的目的十分清楚:

整件事实际上与其说是个法律问题,不如说是个商业问题,我们只要在美国人需要我们付钱时付给他们钱,再加上少许好话,就可以改善处境……这个国家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繁荣,因此尽管现在和以后在国会里会有很多反对协约国封锁措施的讲话,但他们什么都不会做,威尔逊总统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意思。⑥

事实的发展不出帕克所料,随着战争的持续,英、法等协约国从美国的军事订货日益增多,从而刺激了美国国内工业的发展,美国国会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美国社会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欢迎来自欧洲的订单……我们的外贸增长了,失业减少了,而工资增加了。⑦

伴随着来自协约国的大量订单的到来,美国国内对英国封锁政策的批评之声逐渐削弱。随着战时财政状况的日益紧张,英国还通过J.P.摩根等亲英的大企业家游说包括威尔逊总统在内的美国政治高层,促使美国政府放松了不得向交战国贷款和借款的禁令,来自美国私人银行的大笔贷款成为英法两国支付军事订货,继续战争的关键因素,截至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之时,美国各银行对协约国的贷款已高达约23亿美元,⑧美国的经济利益已经与协约国集团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四是渲染德国对海上和平和贸易的威胁,尤其利用德国潜艇战给美国商船带来的损失和威胁来煽动美国人的反德情绪。1915年5月,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造成了1198名乘客身亡的惨案,遇难乘客中有198名乘客是美国人。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德情绪,英国政府借机极力宣扬德国潜艇战才是真正的海上威胁:

德国人宣称他们会击沉每一艘他们认为属于英国人的船只,并不考虑船上人们的性命、货物的归属,丝毫也不考虑要放过中立国的船只,甚至不进行国际法所规定的检查……这项政策(指英国的海上封锁政策)不会引起一个无辜平民的死亡,不会越过法律程序毁灭中立国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它对中立国商业所造成的伤害在性质上和程度上都无法与无视法律规则的封锁相比。①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给了英国宣传者极大的帮助,这件事发生后,大部分美国人认定,德国的潜艇战比英国的海上封锁更加严重地威胁到了海上安全和航海自由原则。

在第一次大战中,面对美国人对英国海上封锁行为的谴责,英国宣传者们主要通过强调国际法缺乏执行力的弱点、强调英美两国共同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突出美英两国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英国海上霸权对美国发展的好处、利用德国潜艇战所导致的惨案渲染德国对海上安全和航海自由原则的威胁等方式为自己的海上封锁政策辩护。在“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和美英战时贸易日益繁荣等有利因素推动下,英国宣传者们逐渐扭转了美英之间围绕“公海自由”等问题上的舆论对立,进一步巩固了美国舆论的亲英倾向。

综上所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切断海底电缆和新闻审查等方式力图将亲德的声音与主张隔绝于美国之外。另一方面通过“威灵顿馆”等秘密的宣传机构以提供消息或学术信息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对美国社会各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政治宣传,力图让美国人感受到德国对美国人切身利益的威胁。同时,英国宣传者还利用德国对比利时的侵略和“卢西塔尼亚号”被击沉等事件不失时机地渲染德军杀戮平民的暴行,成功地激起了美国民众对德国的恐惧和愤怒。总体上看,英国这些宣传手段让美国社会对德国的恶感大大增加,美国人在民意上逐渐倒向了协约国一边,从而为美国政府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民意基础和精神动力。

【作者简介】刘英奇,1980年生,辽宁本溪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一战史、现代英国史。

王黎,河北保定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外交理论、欧盟共同外交政策。

【责任编辑:杜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