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5-07-12 18:39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017100
大众文艺 2015年2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供给设施

池 浩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01710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产品供给、设施网络建设、资金技术人才、城乡平衡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重要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实现广大公民的文化权益为逻辑起点,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当前党和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一种文化自觉。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途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体现在公公给文化产品供给的总量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采购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总体来说依然存在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以公共图书馆为例,人均拥有图书标准任然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比例。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不高,脱离生活和群众。很多公共文化产品低俗文化倾向明显,格调不高的文化节目哗众取宠,不仅不能起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反而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陈旧,利用率低

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维护与网络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大肆在区域文化中心或经济中心建造大量公共文化设施,例如图书馆、大剧院、体育馆等等,另一方面却忽略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造成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部分村镇的公共文化设施陈旧,功能落后,不能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且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也不高,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的借书率较低,影剧院除演出季以外的上座率较低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存在被挪用或挤占的现象,尤其在乡镇一级表现明显。

(三)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技术人才短缺

1.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虽然现阶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总体投入任然不足。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资金的使用也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重复建设和购买,尤其是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一些大型的场馆占用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大量资金。在投入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的主体,缺乏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影院已经能够播放高清影视作品,但是在乡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任然在使用老旧的放映设备。在广电节目制作方面很多县级以下单位连连起码非线性编辑设备、拍摄摇臂、转播车都没有。在公共文化的传播上,技术制约了公共文化的进一步的发展。

3.在人才方面也存在着专业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大部分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同志并不是公共文化传播相关专业毕业的,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一些乡镇级公共文化单位则存在严重的缺员缺编现象。

(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距大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给、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几个明显问题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大、区域性差距大,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足。城乡之间,无论在文化服务内容、品质,还是设施建设投入、现代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当城市居民在面对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活动而出现选择困难症的同时,农村居民却需要面对看书难、看电影难和看戏难的问题。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公共服务意识的淡薄到传统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等。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要从加大政府对文化的供给量,如剧团、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鼓励社会公共文化单位参与,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对民办的非盈利文化机构和社团组织要给与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发挥民办文化机构和社团组织在行业、资源、人才优势。探索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服务供给模型,以文化为导向,培养群众的文化需求偏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优质文化产品,要精心组织重点文化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加强题材规划,提高文化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转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观念,减少对地标性文化场馆的建设资金投入,转而发展基层和乡镇文化馆站的建设。从基层文化馆站的服务人群和辐射半径等多方面开展配套建设工作。改造一批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的公共文化设施,让其拥有图书借阅、文化创作、文化展览等多个公共文化供给功能。在规划和建设时要考虑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不能闭门造车,科学规划和布局按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群文活动中心、影剧院、文化站等多个公共文化设施分门别类。对已有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其利用率,将其和群众文化演出、居民集会等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多功能文化服务设施。

(三)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资金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立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在加大政府机构对公共文化资金投入的同时,引入社会机构进行多元化资金支持和投入。对政府机构要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的最低投入比例作为最低标准。在资金投入上要兼顾软硬件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投资和兴办公共文化实体。还要在建设中提高高新技术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利用率。例如高清数码影音技术,电子图书和网上借阅系统,公共网络文化服务平台的打造等。为市民提供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四)注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发展

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乡镇文化体系提供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倾斜。强化乡镇和社区公共文化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通过公共文化信息和资源的城乡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鼓励群众开展各类公共文化创新活动,组织和举办农村文化演出等,提高农村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乡村及欠发达地区优惠,实现“文化低保”工程。并引导他们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活动。

[1]夏国锋;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1(01).

[2]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01).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供给设施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