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5-07-12 08:52郝慧娟河南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资本农产品

■ 郝慧娟(河南新乡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引言

中央一号文件针对我国的农村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但是农民收入较低依然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得这种情况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农村存在的潜在消费能力仍然是我国经济成长的巨大潜在动力。而农业资本深化能够帮助农村走出贫困的困扰,虽然其已经引起了较为广泛的重视,但是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学术成果仍然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我国农业资本深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农业的发展则相形见绌,虽然如此,但是仍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从产品角度来看,农业的发展使得其能够生产更多农产品,在城市收入持续增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更是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农产品可以满足这种现实需要。从要素方面来讲,我国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高,面对这种情况,大量农民改变了原本的生产方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之中,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农民在进城务工之后,使得自身的收入持续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便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对城市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消费,缓解了这些产品的销售压力。据调查,改革开放之后,农产品对我国经济成长的影响逐渐减少,但是一些农产品持续出口说明其仍然为我国外汇的增加作出必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其构成方面可以发现端倪。从总体规模来讲,将1978年设定为100,那么2011年这个数值已经接近440,增长了4倍多。针对我国建国之后的的农业构成数据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农业的增长出现较大的波动状况,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1978-2011年,我国的农业年增长率为4.5%,其实,这个增长数字对于农业来讲属于较快的范畴(曹跃群等,2011)。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本身构成的演变已经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种植业、牧业和渔业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发展态势,其中种植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则逐渐上升。1978年,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80.1%、3.5%、15.4%以及1.7%,但是到了2011年这些数值就依次变为51.7%、3.9%、31.2%以及9.3%。出现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导致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有农业劳动趋向密集型。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的功能能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一般的农业活动都是在拖拉机等机械的辅助下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讲,拖拉机在农业活动中的应用状况可以对农业的机械化率进行较为清晰的反映,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可知,其1978年我国在大中型机械方面,农村当时的拥有量为557359,小型机械则为1374000,但是这个数量到了2011年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分别为4406472辆和6989502辆,经过计算其增加的倍数分别为7倍和13倍。而农用排灌柴油机1978年为2658000辆,到了2011年这个数值已经增长为9683912辆。进行分析可知,各种数值的变化说明各种农业机械都处于较高的增速,这是农村各个环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业资本深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国外的经济专家针对农业资本深化对农村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正面作用已进行了明确的证实。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比如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必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就代表农村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资本深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农业资本深化通过将资本—产出比的涨幅进行提升促进农民收入上升。具体来说,农业活动所需的机械或者场地等因素能够促进农村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使农民的收入随之增长。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劳动投入以及整体生产率的提升。要素方面的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较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个体对于这个进程不具备推动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论,那么个体农户的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其自身对生产过程中的环节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其能够为自身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劳动投入方面,主要与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存在较为重要的联系,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下降趋势。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是否属于农村劳动力进行明确判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考虑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过程中,将外出务工人员排除在外。经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生产率提升、劳动投入以及资本深化都能够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较为正面的作用。

表1 农业机械应用状况

表2 2006-2010年农业资本深化速度数据

表3 模型实际应用计算结果一览表

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针对农村土地的改革,使得原本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的生产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使得生产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收入也随之取得了较为重大的进步。在农民的生产状态稳定之后,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也逐渐平稳,几乎处于不再提升的状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也相应的趋于和缓。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兴起了农民外出务工的风潮,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到城市之中,开始了务工生涯。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济状况不佳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返回家乡。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投入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逐渐减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农村的投资活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能够对农民收入发展起到积极影响的各个因素也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1991年和2000年,农村经济呈现出负增长的状况,很能说明当时的现实问题。

为了研究便利,针对农业资本深化速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表2所示,资本-产出比波动较大,证明农业资本深化受到诸多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变化。

农业资本对促进农村经济影响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前提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资本深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实际上,农村固定投资状况较差,使得其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慢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资本—产出比增长率对农村经济的扰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在增长的趋势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同步性。上个时期的资本投入能够对农村经济起到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随着资本存量的增长而出现上扬趋势。

受到资本与劳动力方面的共同影响,与农村有关的各种现实制度出现较为重大的变动,使得农村在资本以及收入方面在整体经济当中所占比例不断发生变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情况(曹跃群等,2011)。同时劳动生产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这代表农村在技术方面也随之出现回落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就是为了确认农村在某些时刻的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之间存在扰动机制,互相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模型构建

针对本文中的模型进行构建,需要使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必要的确认,对其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便可以得到较为明确的模型(严九鼎,2010)。但是这种形式的模型与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现实偏离,因此使用农村资本存量能够对农村经济产生正面影响的结论对其进行必要的休整,再结合考量整个模型的资产与产出弹性的变得情况与时间的推移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进而对整个模型确认如下:

上式中,各个t的取值范围为1-29之间的整数,Yt代表农民实际收入,Kt表示农村的资本存量,Lt代表农村劳动力,α、β与γ代表的是需要进行预估的系数,υt是随机扰动项。资本—产出之间的关系应该利用第二与第三个式子进行相应的判定(侯国栋,2010)。

通过对模型进行现实应用发现,针对1985-2010年期间的βt与γt都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这种情况说明劳动与资本在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较为正面的作用,1985-1994年的βt数值较为平缓,1994-1997年之间处于急剧上扬阶段,1997-2010年这段时间又归于平缓,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通过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的农业资本深化效应较为明显,但是其进程的不断缩短使得农业投资呈现负增长。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只能够依靠农产品发挥作用(侯国栋,2010)。因为,从这个角度而言,农产品的产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其实,如果从资本积累以及生产技术更新方面而言,需要较长时间与较高成本,难以针对目前的现实问题起到良好的解决或者缓解作用。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发现,根据当期的形势,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因此必须在这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结论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三农”问题仍然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农业资本深化的过程中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实,从农村整体层面而言,农业资本深化的过程代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对农民而言,农业资本深化能够促使其个人的收入升高,所以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农业资本深化,都能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针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1.曹跃群,孙小 ,张卫国.省际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5(2)

2.曹跃群,蒋为,张卫国.农业资本投入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基于空间计量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2(5)

3.严九鼎.农业资本形成的特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

4.侯国栋.农业资本抑制与缺口弥补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

5.侯国栋.农业资本缺口的制度解释及其政策内涵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11(23)

6.孟东梅,游美,田东明.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3.17(34)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资本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VR 资本之路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