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研究①

2015-07-12 01:11天津工业大学闫瑞霞中原工学院王媛媛
中国商论 2015年23期
关键词:贡献率河南省

天津工业大学 闫瑞霞中原工学院 王媛媛

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研究①

天津工业大学 闫瑞霞中原工学院 王媛媛

摘 要:本文基于1990~2013年的河南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数据,通过Engle-Granger方法来考察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作用,并研究了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的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研究表明: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2003年达到高峰后,近年来又缓慢下降。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 河南省 拉动度 贡献率 Engle-Gronger方法

1 引言

河南省一直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由于拥有纺织服装产业所需要最基本的劳动力资源和棉花资源优势明显,再加上近年来承接了很多由沿海搬迁过来的纺织服装企业,河南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纺织大省。有部分研究人员分析了河南省的纺织服装产业情况,例如段文平[1]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邹丽[2]基于SWOT分析对河南省纺织业发展进行了研究。然而上述文献定性分析较多,而基于多年数据的定量分析较少。鉴于河南作为纺织大省,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河南省经济有着独特贡献,亟需在上述文献基础之上,以更详细的数据来更深入地研究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文献[3]中通过引入显示性比较指数研究了河南省的出口情况,本文拟在上述文献基础上,根据1990~2013年的河南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数据,将通过Engle–Granger方法(EG法)来实证分析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通过定义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来研究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 变量与数据选取

3 单位根检验

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判断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这里的平稳性检验采用单位根检验中的ADF检验法,单位根检验最佳滞后阶数按照AIC准则确定。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和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这表明和存在协整关系,满足协整检验前提,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4 基于回归方程残差的协整检验(EG方法)

t值 (27.43305) (27.27880)

式(3)中,DW(Durbin-Watson)值为0.351635。对于样本容量n=24、解释变量个数K=1的样本,查表可知,Durbin-Watson检验在显著水平λ=0.05 时的dt=1.27、du=1.45,由于此次回归方程中DW值< dt, 所以残差序列存在一阶正自相关性。

为了消除自相关性,应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对残差序列进行了重新处理。处理后的DW值为2.143953,此时有du<DW<4-du,这表明修正之后,残差自相关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消除。此外,≈0.965327,接近于处理前的数值。针对重新处理后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表明:处理后的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其他统计量也都比较合理。因此式(3)转化为:

t值(6.006090) (3.334070)

表2 对第二次回归残差ADF的检验结果

5 纺织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

以国民收入恒等式为基础,可定义河南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的拉动度、贡献率[4]分别为:

从图1可以看出:除1998年和2002年为负值之外,其余年份的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均为正数,说明总体上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为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带来的均是正效应。1991~2013年期间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度、河南省工业增长的直接拉动度、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河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平均为0.25%、0.72%、2.06%和4.59%。其中2003~2013年的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度、河南省工业增长的直接拉动度、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河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平均为0.39%、1.12%、3.25% 和7.14%,相对地,1991~2002年则分别为0.12%、0.35%、0.97%、2.25%。这表明近十年来纺织服装产业对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河南省工业增长明显有更强的拉动作用,但也根据图1可以看出,这种拉动作用在2003年达到高潮后,近年来又缓慢下降。

图1 河南纺织服装产业对经济增长、工业增长的直接拉动度及贡献率

6 结论

本文基于1990~2013年的河南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数据,通过Engle–Granger方法来实证分析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定义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来研究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如下结论:

除1998年和2002年等个别年份之外,总体上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为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带来的均是正效应。其中1991~2013年期间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度、河南省工业增长的直接拉动度、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河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平均为0.25%、0.72%、2.06%和4.59%。近十年来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河南省工业增长明显有更强的拉动作用,但这种拉动作用在2003年达到高峰后,近年来又缓慢下降。

参考文献

[1] 段文平.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经济经纬,2008(6).

[2] 邹丽.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纺织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5(15).

[3] 闫瑞霞.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出口研究[J].中国纺织,2015(12).

[4] 熊丽娟,黄凯.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1).

中图分类号:F40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155-03

基金项目:①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02400450271)。

猜你喜欢
贡献率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农业绿色增长视角的要素贡献率再检验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战时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