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掀起真抓实干新热潮

2015-07-12 10:34轩亦文
新长征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一轮工作发展

轩亦文

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迅速进入工作的状态、落实的状态、奋进的状态,按下“启动键”、挂上“前进挡”,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抓住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开创吉林各项事业新局面。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抓落实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推进新一轮振兴发展务求实效的坚定决心。

全面振兴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基础工程和阶段性目标,没有全面振兴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全面振兴发展的行动自觉,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相对欠发达仍是我省最基本、最突出的省情,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向更高形态的演化,又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入了新常态。这个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谋划和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动力保障,必须把全面依法治省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法治保障,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政治保障,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在新常态下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当前,我省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进一步坚定优势自信、路径自信、目标自信,坚定不移地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细化为推动落实的工作举措,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吉林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啃硬骨头、涉险滩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魄力,推动改革取得更大成效。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按照“四个全面”谋篇布局,切实增强全面振兴发展的行动自觉、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自觉、全面依法治省的行动自觉、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推动全面振兴发展,一要突出项目。把项目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项目谋划,突出项目落地。没有项目,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就是空谈。因此,要以项目落地和达产达效为重点,抓好项目谋划,储备足、包装好。注重项目选择,优化投资结构,不犯“急性病”、“饥渴症”,关键是要选好项目、跟踪服务,看准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成功一个。突出项目落地,不落地就是“假招商”。今年我省确定的新建项目,上半年开工率力争达到80%,续建项目复工率达到90%。今后,考核招商引资,不看意向,就看落地,不看签约数字,就看建成数量,下决心解决招商水分问题。二要突出创新。努力打通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的文章。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创新的问题,核心是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从体制机制入手,努力打通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市场、资本、人才等各方面有效衔接及良性互动,把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核心环节。三要突出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打好长吉图开发开放这张“牌”,打造好长吉产业创新示范区等新载体。开放就是一种改革。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循环,把各类发展要素充分吸引进来,把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新一轮振兴发展,只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开放,关键是要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四要突出生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为振兴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绿色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吉林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是支撑发展的最大潜力。开发好、保护好、利用好这片青山绿水,就有了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资本和底气。实现全面振兴,良好生态是我们的“王牌”。要切实实施好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形成东中西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五要突出民生。扎实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抓好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底线民生、基本民生、热点民生、长远民生。把惠民政策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到低收入群体和特困群众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让振兴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富民是民生工作的第一任务,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继续下大力气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在统筹安排推进次序的基础上,抓住各领域改革的重点难点任务,不断释放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提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改革的质量。全面依法治省是全面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其带头树立法治思维,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今年是全面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要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努力在推动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吉林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振兴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始终坚持把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增强履行主体责任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严”字,把从严贯穿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必须始终坚持突出问责,让党建工作责任制成为“硬约束”和“铁纪律”。

推进我省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完善责任体系,形成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和强化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压力传导到位、把压力落实到人,更好地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严格责任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订出科学细致、切实可行的“任务书”、“时间表”。二是强化督促检查。着力构建同级协动、上下联动、干群互动的“大督查”体系,真正使督查形成压力,用督查发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注重科学考评。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合理分配考核权重,提高考核量化水平。四是加大奖惩力度。对那些不作为、不落实导致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同时,保护和调动好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

推进我省新一轮振兴发展,需要破解的问题很多,其中打造一支实干高效的干部队伍是关键。为此,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要着力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形成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新常态。我省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怕、蔫、懵、躲、靠、拖”等“为官不为”的行为。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解决“为官不为”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挖病根、找准病灶,综合施治、对症下药,应当加强约束、加强引导、加强激励,切实把“为官不为”解决好,把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推进我省新一轮振兴发展,要树立新风正气,营造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推动形成人人思落实、人人想落实、人人抓落实的生动局面。一是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全省上下要形成抓落实的体系能力,齐心协力把振兴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突出领导带头,各级领导都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形成示范效应和榜样力量。二是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党性强、敢担当、有本事、有实绩”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引导干部在干净中干事、在守法中担当、在实干中赢得政绩,激励干部履职尽责、真抓实干。三是树立鲜明的舆论导向。通过有力有效的宣传引导,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鼓舞士气,汇聚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正能量”。

在新常态下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也是高难度动作,但“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当前,我省正处于振兴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新常态下更加扎实地转型升级、蓄势突破,从而实现后发赶超,乃至引领突破。对此,吉林不乏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更有坚决打赢的必胜信念。大政方针已经明确,重中之重就是狠抓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改革方案只能是镜中花;落实不到位,再多的改革措施只能是水中月。全省上下要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握正确方向,强化责任担当,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为新一轮振兴发展不断提供强劲动力,确保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新一轮工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国电资本: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将新一轮土地改革纳入法治轨道
马山县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