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2015-07-13 15:59于志明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7期
关键词:若干思考非公企业廉政文化

于志明

[摘 要]文章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践作出分析,建立健全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是深化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非公企业;廉政文化;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32-02

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深化开发开放过程中,大力倡导廉政文化进非公企业,他们通过抓好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推动一批业主支持、发展稳定、党建基础扎实、工作积极主动的非公企业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服从、服务于非公企业发展,着力增强非公企业廉政文化的生命力。浦东新区注重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使企业降低成本,实现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当中,把廉政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企业形象的提升。浦东新区紧紧围绕培育、弘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以强有力的廉政文化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把好方向,进而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保证。

(二)抓组织建设,着力完善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运行机制。浦东新区早在2010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廉政工作的意见》,决定在机关党委设立非公企业廉政工作室,在新区非公企业党工委设立纪工委;在各个园区企业党委设立纪委,在非公企业党委设立纪委;在非公企业党总支、党支部委员会设立纪检委员。目前,全区已成立非公企业纪委10多个,并在非公企业党总支、党支部中设立纪检委员750名。建立非公企业纪委学习培训、工作例会、协调指导、挂钩联系、监督检查五项工作制度,加强了非公企业纪委规范化建设。

(三)因人施教,着力增强非公企业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浦东新区在实践中,一是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廉政文化进非公企业,并非在企业制造紧张气氛,而主要是倡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讲文明、讲道德、讲法纪、讲责任、守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注重引导,着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通过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感悟、积淀、传承廉政思想、廉政观念、廉政理论,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道理。三是循序渐进,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许多企业将廉政文化融于本行业、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特点之中,营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政自律的企业环境和氛围。

(四)抓载体创新,着力增强非公企业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在实践中,浦东新区通过微博、QQ群、微信、专栏等现代化即时通讯手段,为党员发布学习信息,帮助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把廉政守纪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五)抓制度规范,增强非公企业廉政文化的约束力。廉政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它通过制度的规范作用,约束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从政从业行为。浦东新区综合党委将历年来形成的各项制度进行整理,健全和完善制度文化的约束机制。在实践中,许多非公企业按照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源头防腐、综合治理的要求,建立了廉政制度,规范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

(一)企业经营者的认同是搞好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前提。浦东新区从开展廉政文化进非公企业之初,纪检监察机关就向企业经营者讲清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廉政文化建设对企业自身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得到企业经营者的理解。在工作中,浦东先从企业经营者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的企业入手,先动员他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然后再拓展到品牌企业、规模企业。

(二)统一思想认识是搞好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浦东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的思想真正统一起来,达成共识,才能增强各级各部门抓好廉政文化进非公企业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推进廉政文化进非公企业的工作深入开展。

(三)正确定位是搞好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要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职工的思想实际,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依托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选择对象、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非公企业的深入开展。三是要创新载体,运用企业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制度建设是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只有把诚信、依法、廉政等文化理念融入具体的规章制度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行为准则与制度规范的同步建设,文化导向和制度约束的优势互补。

(一)创新工作思路,抓住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做好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创新工作思路。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活动形式,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党组织、纪检等机构设置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二)创新工作方式,实现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形式多样化。开展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廉政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员工对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震撼力,达到潜移默化、自我教育的目的。要引领非公企业挖掘、整合文化资源,通过开展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章、知识竞赛、文明创建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创新工作机制,丰富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建设非公企业廉政文化,不但要从精神层面搞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还应对制度、机制作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一要建立责任机制。二要健全激励机制。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对未达标的单位一律不能评先、个人不能评优,激发员工自觉接受教育、搞好廉政自律的内在动力。三要完善制约机制。要完善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决策程序、领导班子议事等规则,促进权力的规范运作。四要强化监督机制。要建立非公企业廉政文化职工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推行人事任免、个人评先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赋予员工广泛的知情权、监督权,使制度贯彻到位,让制度化为行动,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创新工作体系,提高非公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效。一是要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之中,把工作层面拓展到党群各部门,列入工作计划,实施年度考核。二是要与员工教育工作相结合。将企业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到领导人员日常学习教育之中,并把教育对象逐步拓展到全体党员、职工,把正面引导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三是要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把企业廉政文化的教育范围拓展到经营管理环节,不断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做到宣传教育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四是要与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相结合。要坚持把廉政文化理念赋之于企业质量品牌建设之中,精心培育员工的质量品牌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通过强化业务培训,持续改进薄弱环节,提升企业质量品牌的张力。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若干思考非公企业廉政文化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
有关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浅议非公企业职工管理的视角与方法
非公企业恶意欠薪犯罪情况调研
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
对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学进行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