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

2015-07-14 02:37许珍华
科学中国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茶艺茶道饮茶

许珍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茶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

许珍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产茶的历史悠久,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所产茶叶种类繁多,福建茶人在长期的种茶、采茶、制茶、贩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本文从福建人的饮茶习惯和偏好出发,探讨了福建茶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分析了茶文化在增进人际交往,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些社会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福建茶文化的发展提升了福建的开放形象,进一步增强了福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茶史研究;茶的作用;民族特色;社会功能

茶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自然清新的茶香,引来了四海宾朋,随着时代的发展,饮茶已经形成了一种时尚,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茶习惯和偏好。自古以来,福建就是产茶大省,是茶文化植根深厚的一块热土。

一、福建产茶历史悠久,产茶区域广、种类多

从茶史神农记载所知,福建产茶历史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茶文化风景线。唐代就有腊面茶、柏岩茶、方山露芽、福州正黄茶等,宋代建州(今建瓯县)是贡茶的主产地,出产龙团凤饼等四十余种北苑贡茶,崇武县(今武夷山)的武夷岩茶也很出名。

福建产茶区域遍布福建全境,分布较广,如安溪、漳浦、漳平、武夷山、平和、福安、柘荣、邵武等。比较著名的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白茶、坦洋功夫、高山茶、茉莉花茶、水仙茶等。

二、福建人饮茶的一些地方特色

福建人历来就有饮茶的习惯,在闽南的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人们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福建风土人情的魅力,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福建特有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文化,在饮茶的习俗上也别有一番风味。

闽南人一般爱喝乌龙茶,福州人爱喝花茶,闽北人爱喝乌龙茶和绿茶,闽东人则爱喝绿茶,因此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饮茶习俗。福建人饮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在很多地方仍能看到从唐、宋时期兴起的“斗茶”遗风,其中以闽南人的“茶道”和客家人的“擂茶”最见功夫。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已难觅踪影,但也能反映中国茶文化的精深与历史的源远流长;闽南茶道还讲究“品”,品茶时要眼、鼻、口并用,色香味同辨,整个“品”“饮”过程进退有节,出入如仪。

闽南之外,各地区喝茶的习俗还有很多,如福州人爱喝“明前花茶”(以清明前的青绿茶为茶坯,与茉莉花合制的茶),这种茶福州人家家必备,但对茶具的要求不像其它地方那么严格,无论是大杯小杯均可,不拘一格,但大多喜欢大碗喝茶。如果你来到闽西一带,喝茶则是另一番景象,当地的喝茶习俗比较纯朴,他们一般用一大碗早已煎好的“茶婆”(一种粗茶)来敬客人,感觉非常气派。

在福建各地的饮茶习俗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如闽南和闽北还有一些地方用中草药制成的茶饼,具有开胃消食、健脾提神和醒目的功效。

三、福建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来谈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因此,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一般来说,茶文化是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历史悠久,文化蕴涵博大精深,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茶来传播的一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福建茶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种茶、采茶、制茶、贩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敢于冒险,乐于尝试,勇于开拓的精神,茶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化和发展,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茶艺和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艺和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一般是针对饮茶的艺术而言的,从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饮茶的环境、饮茶的人际关系等。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泡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学习礼法等,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先生也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煮茶、斗茶、工夫茶。

现代的茶艺一般分为四大类:表演型茶艺、待客型茶艺、营销型茶艺、养生型茶艺。根据所冲泡茶叶种类的不同,各种类型的茶艺在冲泡的技艺、流程、茶具、饮茶环境、品茗方式等是千变万化的。

我国各民族大都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及饮茶习俗,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不同民族的各种类型的茶艺、茶道、茶礼等,充分地展示了茶文化的民族特色。

五、茶文化的基本作用

(一)茶文化可以提升个人品格的修养。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饮用、品尝过程中,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期,茶文化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还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因此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

由此可见,茶文化在提升个人品格修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茶文化可以调解心态,缓解心理压力。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能够应付人生挑战的良师益友。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需要有些东西来调节我们紧张的心态,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而人们进入茶楼或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在享受茶的冲泡艺术,在饮茶、品茶过程及茶叶自身的各种功效共同作用下,对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茶文化显然起着一种重要催化剂的作用。

(三)茶文化可以架起人际交往的桥梁。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茶会友更能增进人们间的友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以茶文化为基础可以架起一座人际交往的桥梁。在现代的一些社区,社区的管理上以封闭式管理为主,一般公益的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比较少,导致人际关系大都处于停顿和相对封闭状态,人们与外界的交流也比较少,如果能在社区建立茶艺室,或者经常举办一些茶艺表演或茶文化交流的活动,能够在社区内架起一座人际交往的桥梁,有效地促进社区的人际交流。如果是一个多个民族混居的社区,也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团结,对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很大的益处。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广度是空前的,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解放也为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机遇,茶文化不断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很多人在饮茶过程中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

福建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如今我国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强国。在这种背景之下,挖掘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福建茶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种茶、售茶、品茶、赛茶文化发扬光大,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上展示自己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今后将这张名片擦得更亮了,我们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当中的良好印象就会更加突出,更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1]夏良玉.官玉琴.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闽茶文化产业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

[2]程启坤.姚国坤.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J].《中国茶叶》1990(06)

[3]郭孟良著.中国茶史[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马焱霞.中国古代茶业的发展以及对茶文化作用的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

[5]赵潽恋.中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6]夏文顶.福建茶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发展研究.2003.(09)

[7]张军东.邱汝泉.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场---名茶”大红袍”的家乡[J].中国农垦.2006.(07)

[8]司辉清.庞晓莉.重庆市茶叶产业的发展设想[J]山区开发.1996.(06)

[9]黄森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林业.2002.(12)

[10]游小妹.试论武夷山市有机茶的生产与开发[J].茶叶科学技术.1999.(04)

许珍华,男,福建莆田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茶艺茶道饮茶
寻迹万里茶道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校园茶艺飘香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茶道六百年》
不灭的蓝火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