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015-07-14 02:29
学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性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初级中学066500)

浅谈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张兴武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初级中学066500)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我谈谈怎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终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教师负责教,学生只负责接收,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看客,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或只是单纯地听、记,没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彻底割裂开来。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教师、教法、教具的使用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而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领者,起着主导作用。美籍匈牙利思想政治教育家乔治·玻利亚说得好:“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真实的思维活动,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想学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从而主动学习,这是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考量,也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

有位哲人说过:“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成败决定命运。”由此可见,学生要想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学习态度,明确政治课学习的目的。政治课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思想过硬、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政治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觉悟,有利于建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和谐关系,对学生步入社会,怎样与人交流、与人相处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把课本学习的目的与自身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2.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奖惩机制。例如,回答问题准确无误的采取加分制,回答错误的采取扣分制;积分高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配合精神奖励;积分落后的小组也要承担责任,如:表演个小节目、唱个歌等。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会有些许的成就感,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二)转变教师观念,力促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在授课时应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服务,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具的使用,或者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都应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把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乐于学习作为衡量教的效果的标准。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学习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工夫。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教与学才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收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巧影响着学生知识的获得。教师必须注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养;同时还应把自身的素养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这将关系到教学能否取得成效,也将关系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二)综合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

新课标要求在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分成学习小组,课前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小组生成问题;上课时,由小组推荐组员提出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通读教材,生成问题。这是课堂的第一环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己设置问题,如果问题偏离课本内容,提不到点子上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及时诱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整理。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根据小组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共同探究。在讨论时,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都要兼顾到,不能顾此失彼,同时让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进来,在讨论中寻找答案,然后选出本组的一人作为代表,说出答案。

3.在质疑中升华,圆满完成探究。针对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敢于向课本,甚至所谓的权威挑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爱学、勤学、会学。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求异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成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尤其注意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其做法有以下几点。

1.借助教法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好的教学方法就如同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要选择新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逐渐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是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从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激励法。每一次的激励、欣赏会使人振奋。教师鼓励的语言、会意的眼神都会激励学生,促使他们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在哈佛大学的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提出问题。”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指导学生阐明各自观点,提出为自己的观点佐证的思路和方法。运用此方法,学生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三种品质:真实、接受、理解。教师对待学生要以诚相待,真心地接纳他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们,才会消除师生间隔阂,让学生在一种友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学生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性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