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管“形”不管,放养儿子学独立

2015-07-14 12:21阿友
现代家长 2015年7期
关键词:化学孩子

阿友

自立,从不检查作业开始

儿时的王嘉骝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郑渊洁的童话书,王嘉骝在幼儿园小班时就能当众流利朗诵出来;金庸的武侠小说,王嘉骝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可轻松阅读。儿子的超人文字功底,让王永周末一来接孩子,便引发老师啧啧惊叹,这让每天异常忙碌的他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自己和妻子成天忙得像高速旋转的陀螺,根本没时间教儿子认字,小家伙哪来的特异功能?一番打探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嘉骝经常缠着保姆学认字,时间久了便认识了很多字,成就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一次,小嘉骝感冒住院,病房里的一位小朋友因妈妈暂时离开一会儿而涕泪俱下哭闹不止,护士怎么哄也不见效。王嘉骝见状便主动开导起病友:“小弟弟不要害怕,你妈妈很快会来的,要不我给你读个故事解解闷吧。”说完便捧起《金刚葫芦娃》画册,有模有样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小病友听得入神很快安定下来。这一幕令护士们惊奇万分。

王嘉骝的小学是在老家南京上的,因为父母工作太忙,几乎没有认真辅导过孩子作业。一天,老师检查作业发现里面好多错误,忍无可忍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碎了他的作业本!那一刻,王嘉骝把头深埋在课桌下,在巨大羞愧中憋红了的小脸火燎般燥热难耐。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回到家嘉骝强忍的泪水才喷涌而出。王永那天正好在家,看到孩子不对劲,一再追问下,王嘉骝才委屈地哭喊道:“所有同学的作业都由爸爸妈妈负责检查签字,都没有错误。就我一个错误太多惹老师生气,丢死人了!”王永紧紧搂住儿子告诉他:“爸爸妈妈虽然有责任为你检查,但我们实在没时间。孩子你要吸取教训,以后养成自立自觉自查的好习惯,因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天天让别人强迫监督着去做效果肯定不好。”王嘉骝似懂非懂地凝望着爸爸微笑的眼神,回味着爸爸宽心的话语,自立从此铭刻在他稚嫩的心灵。

放养,尽早让孩子学会独立

从此,王嘉骝养成了每天自查作业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很快延伸到每次考试中,培养锻炼了王嘉骝的独立思考研判能力,收效很大。王嘉骝当时在南京白下区的一所小学就读,全区所有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期中和期末均实行统一命题考试。一直到小学三年级,王嘉骝都是全区唯一每次统考全科满分的考生。王永被学校邀请,为全校学生家长作典型推广发言,介绍家教经验。

王永一上台便脱口而出:“真的没啥独到方法,我的体会和经验就两个字‘不管’!”话音未落,台下一片哄然大笑。王永进而解释道:“不管是‘形’不管,而非‘神’不管。我采用的放养式家庭教育,是在放任中时刻用默默鼓励的眼光和父子连心的那种牵挂默契,去引导孩子成长。我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角色,绝不是代替孩子生存的角色,所以家长一定要界定清楚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立能力,总想着依靠别人,那么在漫漫人生路上,也许一个小问题就会把他打倒!”最后,王永对家长们提出建议,不妨把不送孩子上学,当作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第一步。

小学毕业后,王嘉骝随父母来到合肥上初中。此时的王嘉骝已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老师讲解的题目,为了琢磨透,他经常会在课后反复咀嚼,举一反三。从小学到初中,王嘉骝从未上过补习班,晚上也很少开夜车,一直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课余时间,王嘉骝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喜欢收看NBA篮球赛,姚明几乎能让他发狂。很幸运的是,这个乐趣也充分被父母给予尊重,成为他排解学习压力最好的兴奋剂。王嘉骝还非常爱打羽毛球、唱歌、看科幻小说……而王永夫妇从来不限制孩子的爱好,也从来没给孩子划定阅读范围。他们提倡开卷有益,给家里订了10多份政经、文摘类杂志,只要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儿子都可以看。就这样,在王嘉骝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与他每天都保持着亦父、亦师、亦友的关系。

轻松的家教氛围在危机中得到了考验。那年中考时,王嘉骝虽然考入合肥一中,但成绩并不理想。王嘉骝没有气馁,静下心来和父母一起反思,重新找回自己早前定位的学习方法和节奏,进入高中后成绩始终保持领先。王嘉骝思维相当开阔缜密,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化学、数学竞赛,收获不菲。高中自修课的时候,化学成绩非常棒的他经常主动上台给同学们讲解化学试卷。由于思路清晰,讲解深入浅出,颇受同学们欢迎,大家送他“化学老师助理”的别号。高三每天要做大量习题,如何才能从做习题中得到提高,善于思考总结的王嘉骝特意准备几个错题本,把各科每次做错的试题分类登记在册,经常回顾反思,直到完全透彻为止。这样,就能通过一次次的训练,把知识的盲点逐一补全,同时通过反思错题总结规律,避免下次再做错。高三学习任务十分繁重,王嘉骝明白必须要学会调整自我,因为乐观是战胜困难的心理要素,刻苦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毅力是走过高三的心理支撑。为此,他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时刻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不做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

科大“父子兵”演绎别样风景

2009年高考,17岁的王嘉骝不负众望,取得了全校并列最高分、安徽省第16名的优异成绩。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许多一流大学争相发出的垂青信号,他与父母经过理智思考,最后决定上中科大。此刻作为中科大知名教授、信息学院副院长兼博士生导师的王永心里最清楚,在科大少年班,学院刚设置一个“零零班”,是全校高分精英学子集中的“特区”,采用少年班模式教学、生活。就这样,王嘉骝开始了他五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王嘉骝虽然也拥有中科大“少年班”这个闪亮炫目的标签,但他没有子承父业。父亲的专业是自动化,而王嘉骝却选择了化学。王嘉骝给父亲的解释是:“我不想成为您的影子,之所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化学,是想让最真实的自己自主独立地走下去,能走多远走多远。”

让王嘉骝飞越大洋求学的动力,源自他的人生理想,是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在课堂上能时刻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在大学期间,给同学讲课自然也成为王嘉骝的一个爱好和“副业”。王嘉骝化学专业出类拔萃,他经常在考试前应邀找一间教室,游刃有余、轻松娴熟地给班里其他同学补习。王嘉骝自豪地说:“我喜欢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和播撒所学换来的惬意,那种成就感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而同学们也纷纷反映,王嘉骝不仅教授了大家丰富的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为了夯实基础,王嘉骝把到顶尖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经历,看作是实现教师梦的必由之路。王嘉骝的梦想一如清晨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

【编辑:花洁】

猜你喜欢
化学孩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孩子的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