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成都体育学院场馆资源对周边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

2015-07-17 10:26邢崇智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成都

□ 邢崇智(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41)

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早晨五点到九点,下午五点到九点期间来成都体育学院锻炼者。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有关体育场馆资源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以及中国知网关于场馆资源方面专业文献论文,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拟定访谈提纲,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场馆资源管理的老师以及运动项目专业老师进行咨询和访问,做好笔记。

(3)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有关体育场馆资源对周边居民的身体锻炼的影响的调查问卷,在成都体育学院锻炼的人们进行问卷调查。让锻炼者不记名填写,共发问卷120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94.1%。

(4)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SPSS等软件,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都体育学院场馆开放与否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表1 场馆开放与否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通过表(1)可知,成都体育学院场馆的开放与否对于周边居民的体育锻炼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问卷调查中有78.8%的居民认为,场馆的开放对于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巨大,直接影响着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愿望,但也有7.9%的受访居民认为,场馆的开放与否对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他们会选择其他方式、地点进行运动。因此可以得出成都体育学院场馆的开放与否是能够影响到广大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热情。

2.2 、成都体育学院场馆、设施资源的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汇总的数据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田径场和篮球场(馆)是周边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使用最多的场馆资源,大约占43.3%,乒羽馆、网球馆和健身馆次之,其他场馆使用率相对较少,由此可以得出,周围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场地是比较受限制的,通过调查走访得知,田径场和室外篮球场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周边居民可以在体育学院不上课的情况下自由使用,不用向任何机构申请,随时都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其他场馆设施则是是要收取一定的场馆管理使用等费用,虽然比起一些地段体育场馆设施收费优惠便宜了不少,但是仍然对于一些收入水平不高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因此,相较于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场馆、设施,参与的人也是相对较少。

图1 场馆设施资源的使用状况

2.3 、周围居民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排名

表3 居民参加运动项目名次表

在对成都体育学院场馆资源对周围居民影响的调查过程中(见表3),可知周围居民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的排名情况,健步走、跑步、篮球位于居民最为喜爱参与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上表不难看出,居民的体育锻炼项目集中在场地资源充足,运动设备简单、不收费的项目上,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是技术要求不高,起点低,门槛不高的,人人都能掌握的运动技能上,相比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参与的人数受场地资源收费和技术要求高等因素,参与的人数也就十分有限。

2.4 、周围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

图2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

通过图2可以看出周围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点,增强体质防病祛病、塑造身形、交朋会友、排遣压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等。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较为明确,说明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民健身”效果显著。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与否,是以满足广大周边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得重要决定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成都体育学院为周边居民体育锻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院内各种场馆资源设施配套齐全,有着强有力的技术指导作为保障。

3.2 、建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资源彻底全面开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大学体育场馆的管理、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证。学校用于体育场馆的经费毕竟有限,政府、企业和相关单位应该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社会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的平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2)成都体育学院发挥自身的体育人力资源优势,建立俱乐部、会所、运动沙龙等形式的体育组织形式,为周边居民体育锻炼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校用于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的费用,而且还能够发挥体育学院的优势,锻炼学生的适应社会的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实习的机会;

(3)成都体育学院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要加以利用,为体育学院的未来发展提供商机,可以接待一些公司、团体的各项赛事,提供教练员、裁判员、医务监督等服务,不仅打造成都体育学院的品牌效应,增加社会知名度,还为在校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实习的机会。

[1]文世平,廖小林,王若虹.大学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

[2]黄桥贤.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0,(17).

[3]文世平.大学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成都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成都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