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思考

2015-07-18 12:40李翠兰
对外经贸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开放型经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造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我国现阶段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中在开放范围、开放领域与开放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来可从五个方面来构建新型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括加深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对外开放范围;拓宽开放领域,挖掘新的发展空间;结合区域规划,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优化投资环境,强化风险管理。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71-05

[作者简介]李翠兰(1975-),女,重庆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财政学。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课题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编号:296-Z421403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课题“后危机时代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项目编号:299-X3210010)的部分研究成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潮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开放型经济体系能更好地使地区与国家都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活动中,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获得更多的国际经济份额,拥有话语权,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还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使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但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仍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速。面对这一新的国际经济环境,结合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抓住机遇推进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稳步增长意义重大。

一、开放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开放型经济与封闭型经济是相对的,不同于外向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在全面开放并成为全球化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强调在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整体开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开放与社会协调发展,并形成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自主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1]。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中均提出构建开放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又对建设开放型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经济水平”,“构建适应经济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系”。在顺应世界潮流,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的开放经济体系下,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2011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尽管开放的成果使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这一数据下隐藏着明显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对外经济政策造成的[2]。由于对外开放政策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施,这对我国东部地区空间集聚起积极的拉动效应,沿海的对外开放促进了产业集聚,通过集聚强化经济增长,对外开放还迅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通过产业效率的提升而有效地拉开了与内陆地区的距离[3]。总体来说,目前中西部地区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及经济政策等原因,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远低于沿海地区,2012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246%和197%,总计不及全国总量的一半;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GDP 仅为东部地区的5522%和523%;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全国的122%,仅拥有约为全国17%的外资、22%的对外投资(见表1)。对外经济政策成为影响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4]。表12012年我国三大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主要经济指标三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各地区的比重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元)占东部的

比重(%)进出口贸易额*

(万美元)各地区的比重

(%)东部3207384755761998100339587746878中部14190857246342375522407013762西部11390481197364265232305405960全国57655185100433867-386711942100注:*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一)1978—1989年探索阶段

以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和1979年7月15日,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为标志,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随后国家在建立经济特区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多个对外开放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开放区。在这十余年里,区域经济发展是以沿海地区开发作为重点,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实行投资与政策的倾斜,通过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形成了东部市场经济格局。这些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产、技术、人力资源快速向这里汇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方,此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已日渐明显。按1987年“七五” 规划提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进行开放的地区都集中于东部,在1989年时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GDP分别为5265%、2865%、1870%,此时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据了全国半壁河山。endprint

(二)1990—1999年非均衡发展阶段

结合十余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中央于1990年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使得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中外金融机构等外商在上海的投资逐年增加,与深圳特区一样,现代化浦东的崛起,带动了全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再加之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加速了国内外信息、资本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动,一方面搞活了内部经济,另一方面也通过“三资”企业的资本、技术与人力的引入,使中国开放的范围与水平得到空前的扩大,国内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中部地区,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原本已存在一定差异的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区域经济差异更加明显。1999年东部与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659%、2590%和1751%,由此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份额由高到低三级阶梯的明显经济格局。

(三)2000—2006年开放范围不断扩大阶段

时间跨入21世纪,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并跻身世界经济总量第六。在2000年,我国与欧盟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并于次年在卡塔尔的多哈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法律文件。这是我国在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中走出的重要一步,这标志着我国步入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与此同时,对于国内的开放也在逐步开展,中央对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政策作了调整,分别2000年、2003年和2004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由此展开了全面实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改善了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从以往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实施的“三极联动战略”使内陆中西部地区对外与对内的开放程度有所扩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相比而言,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开放政策引导下,沿海开放地区已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此时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旧比中西部地区快。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占比分别为60%、2323%和1710%,是三个地区间差距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一年。

(四)2007年至今的全方位对外开放阶段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召开并在提出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基础上,通过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构建开放的新经济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打击,内陆受危机影响较小。这次冲击充分说明合理的开放型经济不能只依靠外需与局部投资,而应该着眼于对内开放,并重视内地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通过与内地中西部地区的联动使区域协调发展,使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这一年国家将4万亿投资投向中西部地区,这使内陆与沿海地区成本差异扩大和巨大的内陆市场吸引大量国际国内产业投资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直接布局,沿海进入工业化后期,增长速度放慢,使两者差距缩小[5]。针对深化沿海开放,加速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的策略,国家又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为区域更好协调发展又开辟了一条道路。自十七大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占比水平,为5563%,而西部与中部地区的比重显著提升,分别增至2461%和20%,西部的经济总量比第一阶段末还要高。另外从年均增长速度看,在这一阶段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些都说明我国区域间的差异正伴随着开放政策以及开放度的变化正在缩小。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我国通过实施非均衡的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政策,改变了进入对外开放地区的资金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使国内外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对外开放早、程度高的地区,也改变了开放地区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6]。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从深圳及浦东等东部地区陆续的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再到“一带一路”的提出,区域间的差异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倾斜而发生“先扩大、后加剧、再缩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上述四个阶段的变化,1978—1989年我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处于探索阶段时,东中西部的经济占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1991年出现一个明显的突变,已有众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强调以经济增长率作为政绩的核心指标来考核干部等因素造成统计数字在这失真,[7]因此我们可以忽略这一突变。再回到第二个非均衡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明显扩大,尽管在1996年左右有一个回调,但总体趋势都在扩大。到第三个阶段,由于我国加入世贸协定,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使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同时这一阶段提出的“三极联动”战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在2005年已初见端倪,因此到2006年成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转折点。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外部的国际经济形势及对内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各地区间差距逐年缩小,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仍很大,不协调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现阶段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

图11978—2012年我国东中西部

三大区域GDP占比及差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一)宏观层面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开放就是对外开放,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以出口创汇为目的,使地区和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思路下,利用区位优势与政策优惠,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了这类经济,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才,促进了该地区的快速发展。但事实上,开放体系不仅是部分区域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和出口产品,进行局部的单向对外开放,而还应该包括全面的对内开放,包括内陆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开放,发挥各地优势,参与国际和国内分工,相互联动、互相协作以同时满足国外和国内的需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国际市场不景气,外部需求下降,对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使这类企业陷入困境,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家总体经济水平下滑,这表明东部出口外向型经济已经不足以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使我们意识到不仅东部地区开放,其他地区也要开放,不仅只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还要发展其他领域的产业以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endprint

(二)中观层面

我国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进行对外开放,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从事对外贸易的制造业,特别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企业。这些领域在我国发展有其国际分工的因素及我国人口红利等原因,另外它对我国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能解决就业,其次能增加地区及国家税收收入,但是这些开放领域大多是以资源为支撑,以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构成,对区域的发展存在不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伴随这类产业向内地的转移,这些问题也对当地的发展产生困扰。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应怎样调整,中西部地区开放政策该如何制定与引导,值得我们思考。

(三)微观层面

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利用外资一直注重对量的追求,而缺乏对质的要求。在进行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引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时,地区政府在区域竞争、GDP偏好和政绩驱动的背景下,借鉴和吸收国外开放经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缺乏将这些资源与地区优势及发展规划相结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对外开放以及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眼光。其中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两头在外”为代表的企业,只是单纯依靠利用外资,引进设备、技术和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做到真正吸收和利用好这些资金、技术,相关的管理经验也只是照搬,这种对外开放方式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需求,耗费的资源越来越多,对区域的贡献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类产业多数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同时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又不强。

四、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议

(一)加深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对外开放范围

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已经获得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快的发展,也使我国经济在总体水平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面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结合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应该同等重要。推进新型开放型经济的建设,需要通过各地区间进行分工协作、互动发展,建立公平、统一市场作为扩大对内开放的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化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政策,也使得中西部地区能更好地参与到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参与国际分工,进行更多的国际与国内贸易。在新型的开放经济体系中,区域间显著的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东部地区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充足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发展速度较慢的、社会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原有的产业基础作为依托,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丰富优质的生产资源,还可以在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技术转让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同时结合沿边开放与沿陆桥开放,更好地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对内开放不仅推动国内的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物质及各类信息流合理的流动,并由此产生较大的内需驱动力,还能通过拓展内陆与沿边、沿陆桥的开放促进该区域对外的开放,挖掘潜在的外需,使得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并促使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拓宽开放领域,挖掘新的发展空间

东部地区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工业化水平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但是因为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得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依据配弟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发展趋势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变,这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国现有的对外开放政策进行调整时,东部地区应将第三产业作为拓展开放与发展重点,寻求在更广泛领域进行开放与对外合作;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并将领域拓宽至第一产业的某些领域,将其纳入开放与合作的范围。依据区位优势及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东部地区应朝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方向发展,立足于我国国情,将开放合作领域从制造业拓宽到金融、保险、电信、科技教育、服务业,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应抓住领域拓宽的调整契机,一方面主要是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承接海外和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动吸引外资,培养增长点;另一方面是积极配合国家开放的政策,结合内地的具体情况在生态、绿色、环保方面做文章,开展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从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延伸,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拓宽开放领域,使各区域间能合理地参与分工合作,促使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逐步减少区域间的差距。

(三)结合区域规划,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过去在东部地区率先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来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亦沿用此方法,并效仿发达地区的模式。当时多数的招商引资项目并没有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区域发展规划来引入投资,这造成各地区产业发展具有较为严重的趋同性,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不仅引起恶性竞争,还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在构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应基于区域发展规划,结合国家规划的主体功能区,在招商引资时注重对产业投资与布局的引导。要根据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外商与外资投向适合的区域,由此来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布局。比如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应投向东部沿海的优先开发区;能源、基础设施等投资应投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现有开发密度还不高、发展潜力巨大的重点开发区;对于那些限制开发的区域应根据规定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进行投资引导。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土地、能源指标等具体情况,利用发挥比较优势,合理确定外资项目的进入条件,选择有利于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外资,提高资本与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四)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吸引利用外资进行投资与生产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主要方式,这使我国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的趋利性,造成许多短期投机资本的注入,部分地区在利用外资时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技术轻管理水平,重规模大小轻效益高低,造成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在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应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应注重提高对国外资金的利用水平,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凭借东部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条件,积极引导外商,引入外资在这些地方进行研发创新活动,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充分利用外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立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及区域发展规划,在利用外资时把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作为利用外资的核心,积极利用外资进行合作与创新,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共同拓展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五)优化投资环境,强化风险管理

我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时采取了先东部再中西部的渐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开放程度的不均衡,使各地方政策运用能力不一,形成的投资环境不同,造成各区域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距与不均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仍将延续有梯度、有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模式,因而,不可能要求各领域和各地区齐头并进。目前所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寻找解决途径——制度层面。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完善制度的配套工作,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与企业能被引进来,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参与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更多有实力的东部地区的企业能“走出去”,充分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好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这样既充分保障东部地区的利益,又积极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第一,在“引进来”时,要积极参加国家和地区贸易协议的协商并签订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及管理体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为外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二,在“走出去”时,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预判和扫除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以促进我国东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西部地区在国内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此外,在优化投资环境时还必须注重防范国家经济风险,不仅要构建有效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还应加快完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我国海外财产和人员安全。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开放型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实践证明,通过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区域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着显著变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更高,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反过来,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应加快提高对外开放度,推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聚[8]。因此,开放型经济不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还可以使我国经济从全面新型的开放经济体系中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由此构建“开放经济-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经济发展-开放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蔡爱军等我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

[2]库尔特·胡必烈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分析一种特殊转型模式下的对外经济政策[J]财经科学,2000(3)

[3]陈得文,苗建军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域面权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

[4]汪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N]人民日报,2013-12-02

[5]张毓峰区域经济新格局与内陆地区发展战略选择[J]财经科学,2014(5)

[6]郭腾云,陆大道,甘国辉中国开放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J]地理学报,2001(9)

[7]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0(10)

[8]王智勇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市级单元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5)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