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文学的多样性

2015-07-20 11:53张玲玲
名作欣赏 2015年16期
关键词:公共性期刊魅力

编辑手记

再谈文学的多样性

在一本杂志上谈论文学的多样性似乎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因为杂志,顾名思义,“杂”本就是题中之义。杂志按内容分,可分为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两大类;按学科分,又可分为社科期刊、科技期刊、普及期刊三大类。《名作欣赏》并非文学专业类期刊,我们的理念是守住经典,立足当下,把学界的前沿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资源。在此理念之下,尽可能呈现文学的多种样态,并在思想的交锋中彰显文学的魅力。

本期文章的最大特点即是“杂”。无论是形式之栏目设置,还是内在之思想观念、价值立场,都可见出文学影响世道人心的多种方式与价值意义。这种杂,可能会让读者眼花缭乱,但也一定会欣喜扑面,正如本期“博士论坛”栏目中赵勇先生提出的话题:文学公共性与政治公共性,在三位博士精彩的阐释中,让我们再次欣喜于文学的“百变造型”,并以“文学性”的整装待发重新进入政治公共领域乃至思想公共领域。“真理越辩越明”,自西方哈贝马斯、阿伦特、桑内特等学者开启了公共性或公共领域的思考之后,文学终于在网络挤压、消费至上等众生饮泉的乱象中,彰显了自身的独特魅力,那些以“文学已死”的惊人之语制造了集体恐慌的言论可以休矣。

理论视角的转换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与发现,“她视界”为本期新开栏目,一来是对当下女性文学的创作做出回应,二来也旨在性别视域的观照下让文学得以延伸与拓展。一种批评理论彰显的,本身即是一种价值立场,挖掘其内在的合理性,呈现其在场性,进而成为公共领域的精神资源与思想资源,这本是我们所追求的。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百家茶座”中杨扬教授《茅盾与上海——2014年7月5日在上海图书馆的讲演》一文,在此,对其内容不做评判,倒是这种形式,很为我们看重。讲演不仅对所演讲的内容有所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听众的接受程度,因此,讲演稿一般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趣味性、通俗性,以及在场性和鲜活性。图书馆是开展这种讲演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本刊今后会更多地寻求与图书馆的合作,陆续推出名家的讲演稿,让在场的声音得以延续,让思想的火花能够穿越时空,影响更多的人。

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欢
公共性期刊魅力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期刊简介
《防爆电机》期刊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