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5-07-21 02:33唐爱武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4期
关键词:机械类院校人才

唐爱武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唐爱武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当代是一个高效率、高节奏的竞争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也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机械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面对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人才成为各企业之间最大的秘密武器,高职院校就首当其冲肩负着培养各种专业性应用型的人才的重担。本文阐述了当前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以期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1 高职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永不衰竭的源源动力,没有了创新只能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最终落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下场。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WTO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频繁,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的企业进行着激烈竞争,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而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高职教育相比普通教育,专业性更强,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1】。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竞争时代,比别人慢一步就可能被淘汰,创新教育就是一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强,更需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动手能力的培养,既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

高职教育既是一种职业教育范畴,也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也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具体如下:

2.1 应用性: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一种特定职业的实际需求而培养出具有职业倾向的人才,这就体现出应用性的特点。以社会需求层面来看,人才划分为应用型与学术型,应用性强调为社会谋取经济效益而应用客观规律,学术型强调对客观规律的探索【2】。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侧重技术实践应用与职业技能掌握,需要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2 实践性:对于高职教育人才来说,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性培养,在当前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少,而专业实践课比例大,多种实验、实习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纸上谈兵”无意义,只有亲自多动手、多思考、才能多收获、多成长。

2.3 复合性:时代在进步,单一性人才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多个单一性专业复合应用而生的一个知识面宽、多种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兴起。随着企业竞争达到白日化状态,经济结构在不断升级,多种职业与职业岗位相重叠,使得复合型专业人才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一大趋势。

2.4 职业性: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一直也定向教育为主培养人才,换句话理解为,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不管职业教育形式如何改变,本质是让学生为了能适应社会各类职业需要而掌握其应用技巧、职业技能。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联系社会需求与岗位需求的实际【3】,应该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了解自身优缺点,社会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加以正确指引,为学生就业、创业夯实坚实基础。

3 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职教育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机械专业教育依旧以“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为主,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差,往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割裂,难以灵活运用,因而学习效果令人差强人意;在当前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大刀阔斧改革,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是“雷声大,雨点小”,高职院校的改革力度较小,不够重视,政府在高职院校中的规章制度中的设立诸多限制,使得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单一,也难以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停留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社会上的大多数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对于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力度有所欠缺,与高职院校合作少【4】,机械类专业学生大多在校园中学习,而很难走进企业实践,即使毕业之前安排实习时间较为短暂,学生难以真正将多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运用。

4 高职机械类专业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议

当前高职院校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一定成效但是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高职院校角度

(1)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改革步伐,当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单一、陈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知识面窄、思想落后,使得学生与高节奏的社会相脱节,也给学生就业增加压力。因而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将新技术、新理念纳入专业课程中,丰富教材内容【5】,紧抓社会热点,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识,降低陈旧内容的比例,灵活增添新鲜、实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师资团队的培养,优秀的教师的知识与品格,对学生会产生一生的影响。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师的考核、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且将教学成绩与福利待遇相连,降低职业倦怠提高教学积极性,也需要优化高职院校相关基础设施,优化教育环境。

(3)以创新实践为主旨,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设置相关奖励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其中。例如:每年举行创新实践大赛,为学生创新提供平台,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竞争与合作意识。

4.2政府角度

(1)政府应该适当放宽权限,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自主权,降低行政干预,为高职院校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而提供支持【6】。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教育科研经费,为学校与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在各种基础设施与实验场所中,引导学生创新研究的积极性,加强各方的长期合作,提高合作层次。

(2)重视优秀人才资源的作用,不断深化改革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也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世界各国的顶级创新人才来中国发展,优化发展环境,让他们爱上中国,甘愿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3 社会角度

多方位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而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中必须将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企业可以通过储备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日后企业腾飞奠定基础,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武器,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加快企业产业结构升级。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实践,实现优势资源最大化,获得双赢。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多的高、精、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现代机械设备也是光、电、机一体化,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多种技能:机械制造、电气技术、拆装维修、计算机技术等。当前各企业中专业性、复合型的人才匮乏,大多数只是懂一种难以综合运用,也增大企业的人员开支。因而高职院校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进行改革,改变单一模式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并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1]徐华,文庆明,唐卫湘等.高职冶金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9,(2):14-17,21.

[2]张伟强.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机械,2014,(10):113-113.

[3]马宪亭.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3,(3):51-53.

[4]裴江红,姚瑶.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3,(3):11-12.

[5]胡清,易飚.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5):24-26.

[6]祝建孙,陈俊杰.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36):148-149.

猜你喜欢
机械类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