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图书馆学人综论*

2015-07-23 02:23赵元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图书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国

赵元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民国图书馆学人综论*

赵元斌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文章梳理今人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现状列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简表。

〔关键词〕民国 图书馆学人 综论

1 引言

图书馆学人指的是那些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和研究的人。[1]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学人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和剖析。王余光在《试论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把中国图书馆学史学案(选取一批重要图书馆学人,对其生平、著述与思想加以讨论)作为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可见研究图书馆学人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对于厘清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在梳理今人对民国图书馆学人(即民国时期活跃在图书馆界的图书馆学者、图书馆学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列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简表。

2 今人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研究综述

今人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研究的现有成果可分为群体研究和个案研究。

2.1 群体研究。

群体研究中又分为专门研究图书馆学人的论著、所编史料和图书馆学相关论著中涉及图书馆学人研究的内容。

2.1.1 专门研究图书馆学人的论著、史料

(1)研究论著

对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群体研究的期刊论文有范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该文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按其主要的学科背景分为文献学家和图书馆学家两大类[3];平保兴在《16位图书馆学者事略与著述考录》一文对民国时期16位图书馆学者的事略及其著述进行考析[4];吴稌年在《近代图书馆学人对学术史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由金敏甫、杜定友、刘国钧三人构成的中国近代学人中研究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的群体[5];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学术转型——以杜定友、刘国钧为中心》一文论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杜定友和刘国钧为中心形成的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学术范式[6]。刘雯、张智燕则把刘国钧和杜定友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分类思想进行对比。[7-8]刘兹恒在《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本土化中的贡献》中介绍了沈祖荣、杜定友和刘国钧等三位图书馆学家在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本土化中的贡献[9];程焕文在《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三位一体”与“三维一体”的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和裘开明先生》认为韦棣华、沈祖荣和裘开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师承关系和共同的宗教信仰,都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划时代先驱者[10]。刘亮、杨玉麟的《抗战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救亡思想——以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为例》讲叙了四位图书馆学人在文化事业上的救亡工作。[11]顾烨青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人史料建设:现状与展望》提出史料建设对图书馆学人研究的重要作用。[12]李凡在《我国早期图书馆学家对参考馆员素质的论述及其启示》中归纳了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洪有丰、刘国钧等学者对参考馆员应该具有的素质的论述。[13]程焕文在《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中最早提出图书馆四代学人说[14]并在《百年沧桑 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一文对四代学人进行补充和完善。[15]四代学人中的前两代均为活跃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而后霍国庆的《百年沧桑 三次高潮 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论》[16]、郑丽芬的《筚路蓝缕先驱之路——试论我国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经历》[17]、崔然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群体形象描述》[18]以及尹吉星、邓小昭《关于第二代学人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综述》[19]均沿用四代学人说,以“代”来划分图书馆学人,但罗德运和王子舟对于四代学人的划分标准和给出人物提出了质疑[20-21]。专门研究图书馆学人的学位论文仅有付天松的一篇硕士论文《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著及其被引研究》,该文所提到的前两代图书馆学人同样与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相对应。[22]

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著作主要是把图书馆学人置于与图书馆有关联的名人中去研究,比如陈燮君、盛巽昌的《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23]、徐铁猊的《名人与图书馆》[24]、 《名人与图书馆》(续)[25]、陈锡岳、林基鸿的《名人与图书馆》[26]、宋剑祥、祁跃林的挖掘知识宝藏的人们——名人学者与图书馆》[27]、唐晶的《他们的国度——名人的图书馆情节》[28]、周雁翔的《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29]等均为此类著作。

(2)所编史料(文集、书信、工具书)

文集:将图书馆学人一生中所有的论著、报告等搜集起来,按时间或主题分类,结集出版,就成为其文集。有关民国图书馆学家群体研究的文集,如《图书馆学档案学名家文集》[30]、《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1912-1987)[31]、《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学卷》[32]、《百年文萃——空谷绝音》[33]、《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34]中均包含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论著选集。

书信:在图书馆信札的整理利用方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台北胡适纪念馆编的《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35]、王学哲编的《艰苦奋斗的岁月 1936-1948张元济致王云五的信札》[36]、张树年、张人凤编的《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37]中均为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重要史料。另外,南京图书馆编的《钱亚新文集》[38]收有钱亚新与白国应的书信、邹新明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严文郁写给胡适的两封信——史料、纪念与感想》介绍了严文郁写给胡适的两封信[39]。

工具书:1991年由麦群忠等人主编的《中国图书馆界名人辞典》[40]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录的是中国古代的藏书家、文献学家等,下篇收录的则是1840年以来的文献学界、图书馆学界的名人,其中自然不乏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1999年由吴仲强领衔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41]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完整记载从古至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生平传记、学术著作、学术贡献和学术思想的大型学术性著作。1930年宋景祁主编的《中国图书馆界名人录》是我国第一部近代图书馆学者的名人录,该书收录了活跃在民国时期图书馆界200余人的生平经历。[42]刘景龙、胡家柱所编的《中国图书馆馆长名录》虽然收录的是自1949-1988年以来的4937位馆长,其中自有一些在民国时期就崭露头角的图书馆学人。[43]台湾图书馆界也出版过两本有关图书馆学人的工具书,其中,1999年胡述兆先生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学与目录学名人录》收入自西汉刘向起至民国图书馆学人顾廷龙等199人。[44]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出版委员会编的《图书馆人物志》收录民国初年50多位图书馆学人。[45]2.1.2 图书馆学相关论著中涉及图书馆学家研究的内容

一代代图书馆学人用他们的言行书写和创造着图书馆学的发展历史,图书馆学的历史包括图书馆学人本身的历史,故对于民国图书馆学家的研究常穿插在一些图书馆学史相关著作中。

(1)图书馆学史相关论著

李刚认为,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包括思想史和制度史两部分。[46]故从图书馆学史(综论)、图书馆学史(思想史)、图书馆学史(制度史)三个方面进行归类。

论文方面如王余光在《图书馆学研究与学术传承》中,列出并简要分析了40位20世纪重要的图书馆学家。[47]程焕文在《中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史序说》从侧面论述了民国图书馆学人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48]王子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三次高潮》中提到的图书馆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即是由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所带动的。[49]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一篇博士论文:范凡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现已正式出版)有专门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进行研究的章节。[50]

著作方面如范并思在《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图书馆学理论群体的崛起这一节中介绍了沈祖荣、杨昭悊、洪有丰、杜定友等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家。[51]程焕文在《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详细介绍了梁启超的目录学与藏书楼思想[52]。周文骏、王红元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一书的末章图书馆学先驱着重介绍了杜定友、刘国钧、王重民三位图书馆学家。[53]吴稌年在其著作《图书馆活动高潮与学术转型》新图书馆运动中的主要学术成果一章,分析了以沈祖荣、刘国钧、杜定友先生为研究热点的研究特称。[54]龚蛟腾在《中国图书馆学的起源与转型——从校雠学说到近现代图书馆学的演变》[55]列出的《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学著作一览表》与李刚在《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56]列出的《1911-1949年翻译著作一览表》所涉及的著者或译者绝大多数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此外,索传军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57]、吴仲强所编的《中国图书馆学史》[58]均把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穿插在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发展史中进行研究。

一个时代的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是该时期图书馆学人思想的结晶,对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体系的研究本身也是对于图书馆学人思想的研究。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萌芽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内容来源丰富,有本土的晚清图书馆学思想,有西方的现代图书馆学思想,但都是对于民国图书馆学人思想的一种汇聚和整合,如吴稌年的《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图书馆学思想》[59]、荣红涛的《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宏观考察》[60]、刘亮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特征、影响和局限》、[61]30年来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述略》[62]、《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63]、荣红涛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述评》[64]、 冯方、张华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与近代图书馆学思想的传播》[65],这些论文都汇集了民国图书馆学人自身的思想。

阎明认为学科的制度即所谓的学科体制的建设[66],学科体制的建设自然离不开作为主体的图书馆学人。如对于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郑丽芬在《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详细列举了民国时期赴美的图书馆学人。[67]再如对于图书馆学会的研究:顾烨青在《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会考略》考述了由民国图书馆学人发起的几个鲜为人知的图书馆学会。[68]

(2)图书馆学其它相关论著

对于民国图书馆学人的整体研究,除了穿插在图书馆学史的相关论著中,也有一部分图书馆学的其它论著:著作方面如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以年代划分图书馆学家,该书中所划分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图书馆学家与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相对应。[69]而程焕文在《图书馆精神》中“留美”的一代和“文化”的一代亦与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相对应。[70]台湾学者徐光霈的博士论文《西方知识和价值的转换与传播:20世纪早期中国图书馆服务的形成》中附录《中国早期图书馆员的生平简介》,客观概括了每个人的主要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71]

2.2 个案研究

主要从研究论著和所编资料两个方面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研究进行分类。

2.2.1 研究论著

对于以上图书馆学人的论文较多,不再一一赘述,此处主要列举一些作为研究热点的图书馆学人的研究论著:期刊论文方面如王余光《王重民先生的生平与著述》[72]、罗德运《沈祖荣先生与中国图书馆事业》[73]、陈源蒸《关于“要素说”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纪念刘国钧先生逝世25周年》[74]、王子舟《杜定友与中国图书馆学》[75]、潘梅《袁同礼与中国图书馆学》[76]、韦庆媛洪有丰与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77]、郑锦怀《民国图书馆学家杨昭悊生平活动考辨》[78]、白国应《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桂质柏先生》[79]等。

对于民国图书馆学人个体研究的著作多以传记、评传的形式出现,如柳和城《孙毓修评传》[80]、《张元济传》[81]、黄增章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开拓者杜定友》[82]、王子舟的《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83]、程焕文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84]、李永泰编著《造就个人与造福社会 李国鼎和他的长兄李小缘》[85]、蒋祖怡的《蒋复璁先生传记:中华瑰宝的守护神》[86]、孙永如的《柳诒徵评传》[87]、柳曾符的《劬堂学记》[88]、郭太风的《王云五评传》[89]、张朋园,马天纲,陈三井整理的《袁同礼传记资料》[90]等。

2.2.2 所编史料(文集、年谱、回忆录)

除上述论著外,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由程焕文等人启动的《图书馆学家文库》中对于大规模图书馆学人文集的编纂工作。编委会将按照选题范围与收录原则“系统编辑出版20世纪以来杰出图书馆学家的个人文集,包括个人已发表和未刊发的全部文章;必要时还包括个人已出版和未出版的全部著作(即个人著述全集)。”[91]目前出版和正在编辑中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文集有《杜定友文集》、《刘国钧文集》、《周连宽文集》等。此外,之前一些零星的民国图书馆学人文集如史永元、张树华编《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92]、严文郁先生八秩华诞庆祝委员会主编的《严文郁先生图书馆学论文集》[93]、白国应编《杜定友图书馆学论文选集》[94]、《杜定友先生遗稿文选》[95]、中山图书馆编《杜定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96]、《杜定友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97]、马先阵编《李小缘纪念文集》[98]、吉林省图书馆学会等合编的《汪应文选集》[99]、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编《王重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00]、《一代宗师 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10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编《李小缘纪念文集(1898-2008)》[102]、中国图书馆学会编的《蒋复璁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103]、王效良编《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04]、丁道凡搜集编著的《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1918-1944)》[105]、国家图书馆编著的《袁同礼纪念文集》[106]、党跃武编著的《毛坤先生纪念文集》[107]、梁建洲编《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108]、程焕文编《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109]、王思明、陈少华编《万国鼎文集》[110]、南京图书馆编的《钱亚新文集》[111]、《汪长炳文集》[112]、张国华主编《出版大家张元济 张元济研究论文集》[113]、张人风《张元济研究文集》[114]、王宾主编的《戴镏龄文集——智者的历程》(修订本)[115]和《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116]。

此外,还有一些按照年、月、日顺序记载图书馆学人的生平事迹构成了其年谱,目前给民国时期图书馆人作年谱的如王子舟在《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117]中所编的杜定友年谱、程焕文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118]中所编的沈祖荣年谱、潘梅在袁同礼与中国图书馆学》[119]中所编的袁同礼年谱。独立出版的民国图书馆学人年谱如丁文江等人编纂的梁启超年谱长编》[120]、张人凤等人编纂的《张元济年谱长编》[121]、王寿南编《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稿(1967-1979)》[122]、 《王云五先生年谱初校》[123]、 沈津所编的顾廷龙年谱》[124]以及程焕文所编的《裘开明年谱》[125]。

回忆录有黄克武编撰的《蒋复璁口述回忆录》[126]、张珑编撰的《亲历往事 张元济孙女回忆录》[127]、《风清明月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128]。

3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简表

以下简表共列举了100位民国图书馆学人,该简表是在参照王余光《20世纪重要图书馆学家简表》的基础上,结合今人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研究现状所列。需要说明的是:①时间范围的划定,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指其主要学术经历及思想发生、产生于民国时期或其在民国时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②表格中的图书馆实际工作、研究即成就一栏,仅列举图书馆学人在民国时期较为主要的经历及成就。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简表

24 顾颉刚 任中山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撰《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25 施廷镛 创编《图书分类法》、 《著者号码表》26 朱家治 在国内首次介绍了《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 27 蔡萤 编《图书馆简说》28 洪有丰 著《图书馆组织与管理》29 袁同礼 先后任清华学校、岭南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30 胡庆生 与沈祖荣合编《仿杜威书目十类法》31 毛准 两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组织编制了多种馆藏书本式目录32 马宗荣 著《现代图书馆序说》33 李小缘 著《图书馆学》34 王献堂 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创建山东省图书馆协会35 万国鼎 编《金陵图书馆方志目》36 陈子彝 编制苏州图书馆“十进分类法”37 裘开明 编《中国图书编目法》38 蒋镜寰 重视图书馆在教育上的价值、编纂《小学图书馆实施法纲要》39 杜定友 著《图书馆学通论》、 《图书馆学概论》40 孙楷第 任国立北平图书馆写经组组长、编纂《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41 金步瀛 编订《浙江省立图书馆中日文图书分类大纲》42 冯汉骥 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重视图书捐赠、馆舍筹建、业界交流等43 毛春翔 编《浙江省立图书馆善本书目》44 毛坤 任文化图专教务长兼教授、致力于目录学研究和高教图书馆学45 沈学植 著《图书馆ABS》46 刘国钧 编著《图书馆学要旨》47 俞爽迷 著《图书馆学通论》、 《图书流通法》48 陈独醒 开办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49 桂质柏 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50 皮高品 编《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51 向达 国学图书馆印行部主干、 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52 谭卓垣 著《清代图书馆发展史》53 陈训慈 执掌浙江省立图书馆、创办《浙江图书馆馆刊》54 喻友信 编译《图书馆使用法的指导》55 王文山 编《南开大学中文书籍目录分类法》、《王文山佛教典籍分类法》56 查修 编《清华学校图书馆中文书籍目录》57 李芳馥 任北平图书馆秘书、文书组长、采访组长58 王重民 在北海图书馆整理古籍和主持编辑大型书目、索引59 徐旭 创建“民众图书馆”理论体系60 钱亚新 著《索引和索引法》61 曾宪文 致力于儿童图书馆研究62 姚名达 创办女子图书馆63 徐家麟 编译《世界民众图书馆概况》64 汪长炳 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长65 顾廷龙 与人共同创办上海合众图书馆66 严文郁 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西南联大图书馆主任67 赵万里 编《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68 陈鸿舜 编《图书馆藏书与目录》69 周连宽 把现代图书馆管理方法应用于档案整理70 蒋元卿 编《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71 朱士嘉 主持编写《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中国地方志目录》

72 李钟履 撰写民国唯一图书馆参考工作论著《图书馆参考论》73 卢震京 著《小学图书馆概论》74 杨家骆 编撰《图书年鉴》75 金敏甫 著《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76 吕绍虞 翻译大量图书馆学论著,极大促进国外图书馆学在国内的传播77 梁思庄 把先进的西学编目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燕京大学图书馆78 汪应文 在文华图专任教时,编有《档案分类法》79 程长源 将杜威“十进分类法”用于档案编目80 邢云林 编著《图书馆图书购求法》81 赵传家 编《中国图书馆最低限度书目》82 冀淑英 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83 俞素味 著《图书馆流通法》84 洪焕椿 著《怎么利用图书馆》85 楼云林 编《中文图书编目法》86 赵建勋 编《乡村巡回文库经营法》87 赵福来 著《图书馆建筑与设备》88 何多源 编著《图书编目法》89 柳宗浩 著《书籍、杂志、报纸处理法》90 程伯群 编著《比较图书馆学》91 邓衍林 讲述《参考工作与基本参考书》92 张遵俭 任中央图书馆编辑、南开大学图书馆、南京教育部图书馆馆员93 吴鸿志 编译《图书之体系》94 陈逸 译《儿童图书馆之研究》95 王京生 译《儿童图书馆》96 戴镏龄 译《图书馆的财政问题》97 章新民 译《民众图书馆的行政》98 张鸿书 译《图书分类指南》99 洪儋训 译《西文图书修理法》100陈宗登 译《公共图书馆预算》

(资料来源:①王余光.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2):1-3. ②范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图书与情报,2011(1):131-134. ③麦群忠,朱玉培.中国图书馆界名人辞典.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④吴仲强.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香港: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9. ⑤宋景祁.中国图书馆界名人录.上海:上海图书馆协会,1930. ⑥胡述兆.中国图书馆学目录学名人录.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9. ⑦刘景龙,胡家柱.中国图书馆馆长名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⑧中国图书馆学会出版委员会.图书馆人物志.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2003.)

4 结语

一代代图书馆学人用他们的学术经历和思想奠定着一个时代的学术基础,承担着一个时代的学术传承。研究民国时期图书学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对于把握该时期学术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传统有着重要的继承作用。本人的学术研究水平尚浅,未能对今人关于民国图书馆学人的研究给予分析,旨在为后人研究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图书馆学史提供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来稿时间:2015年9月)

参考文献:

1, 2.范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图书与情报,2011(1):131-134

3. 王余光.试论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图书馆论坛,2015(4):9-12

4. 平保兴.16位图书馆学者事略与著述考录.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1): 52-54

5. 吴稌年.近代图书馆学人对学术史的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2):1-7

6. 吴稌年.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学术转型——以杜定友、刘国钧为中心.图书情报工作,2004(10):52-54, 102

7. 刘雯.刘国钧与杜定友图书馆学思想比较.图书馆,2011(4):54-56, 60

8. 张智燕,刘雯.杜定友与刘国钧分类思想异同探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13-15,19

9. 刘兹恒. 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本土化中的贡献.图书与情报,2009(3):1-7

10. 程焕文.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三位一体”与“三维一体”的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和裘开明先生.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60-64

11. 刘亮,杨玉麟.抗战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救亡思想:以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为例.图书馆,2011(5):136-139

12. 顾烨青.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人史料建设;现状与展望.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5-14

13. 李凡.我国早期图书馆学家对参考馆员素质的论述及其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122-125

14. 程焕文.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图书馆论坛,1988(3):22-29

15. 程焕文.百年沧桑 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图书馆建设,2004(6):1-8

16. 霍国庆.百年沧桑,三次高潮,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续).图书馆杂志,1998 (4):8-12

17. 郑丽芬.筚路蓝缕先驱之路:试论我国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经历.图书馆论坛,2015(4):24-29

18. 崔然.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群体形象描述.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7):138-140

19. 尹吉星,邓小昭.关于第二代学人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综述.图书馆,2011(6):67-71

20.罗德运.关于近现代中国图书馆学家的划分标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中学者划代定位问题质疑.图书馆杂志,2001(10):54-56

21. 王子舟.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11(1):4-12,35

22. 付天松.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著及其被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

23. 陈燮君,盛巽昌.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4. 徐铁猊. 名人与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25. 徐铁猊. 名人与图书馆(续).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26. 陈锡岳,林基鸿.名人与图书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7. 宋剑祥,祁跃林.挖掘知识宝藏的人们 名人学者与图书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8. 唐晶.他们的国度——名人的图书馆情节.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9. 周雁翔.名人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30. 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馆学档案学名家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1. 《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编委会.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 1912-1987.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32. 叶继元.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 图书馆学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3. 中国图书馆学会, 《建筑创作》杂志社.百年文萃——空谷绝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34. 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5.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台北胡适纪念馆.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36. 王学哲.艰苦奋斗的岁月 1936-1948 张元济致王云五的信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

37. 张树年,张人凤.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2

38. 南京图书馆.钱亚新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9. 邹新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严文郁写给胡适的两封信:史料、纪念与感想.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105-110

40. 麦群忠,朱育培,王振东,王文超.中国图书馆界名人辞典.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41. 吴仲强.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哈尔滨: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9

42. 宋景祁等.中国图书馆界人名录.上海:上海图书馆协会.1930

43. 刘景龙,胡家柱.中国图书馆馆长名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4. 胡述兆.中国图书馆学与目录学名人录.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 1999

45. 中国图书馆学会出版委员会.图书馆人物志.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2003

46, 56. 李刚. 制度与范式 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 1909-2009.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7. 王余光. 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2):1-3

48. 程焕文. 中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史序说.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91-98

49. 王子舟.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图书情报工作,1998(2):1-5

50. 范凡.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 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

51. 范并思. 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2. 程焕文.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3. 周文骏.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4. 吴稌年. 图书馆活动高潮与学术转型.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55. 龚蛟腾. 中国图书馆学的起源与转型——从校雠学说到近现代图书馆学的演变. 北京: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011

57. 索传军. 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8. 吴仲强. 中国图书馆学史.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59. 吴稌年.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图书馆学思想.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8):86-91

60. 荣红涛. 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宏观考察.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5):98-103

61. 刘亮.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特征、影响和局限.图书馆建设,2011(12):29-33

62. 刘亮, 杨玉麟. 30年来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述略.图书馆,2011(3):64-67

63. 刘亮.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兰州: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

64. 荣红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述评. 图书馆,2014(1):44-48

65. 冯方, 张华. 早期维新思想家与近代图书馆学思想的传播. 图书馆学研究,1996(4):92-93

66. 阎明.中国社会学史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7. 郑丽芬. 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5

68. 顾烨青.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会考略.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4):19-23

69. 徐引箎. 现代图书馆学理论.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70. 程焕文. 图书馆精神.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

71. 范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 图书与情报,2011(1):131-134

72. 王余光. 王重民先生的生平与著述. 图书情报工作,2003(5):5-6

73. 罗德运. 沈祖荣先生与中国图书馆事业. 图书与情报,1993(3)

74. 陈源蒸. 关于“要素说”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纪念刘国钧先生逝世25周年.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87-90

75. 王子舟. 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76, 119. 潘梅.袁同礼与中国图书馆学. 北京: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8

77. 韦庆媛. 洪有丰与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 图书情报工作,2010(11):144-148

78. 郑锦怀. 民国图书馆学家杨昭悊生平活动考辨.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119-127

79. 白国应. 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桂质柏先生.图书情报论坛,2001(4)

80. 柳和城. 孙毓修评传.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1. 柳和城. 张元济传.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2. 黄增章. 中国图书馆事业开拓者 杜定友.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83. 王子舟. 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84. 程焕文.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7

85. 李永泰.造就个人与造福社会 李国鼎和他的长兄李小缘. 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 2011

86. 蒋祖怡. 蒋复璁先生传记 中华瑰宝的守护神. 台北:思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2

87. 孙永如. 柳诒徵评传.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

88. 柳曾符. 劬堂学记.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89. 郭太风. 王云五评传.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90. 张朋园, 马天纲, 陈三井.袁同礼传记资料. [台湾]:天一出版社, 1985

91. 程焕文@竹帛斋.尊师重道 继往开来 ——在胡述兆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胡述兆文集》首发式上的讲话.[2014-01-14] http: //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2e647.html

92. 刘国钧. 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

93. 严文郁先生八秩华诞庆祝委员会.严文郁先生图书馆学论文集. 台湾新北:辅仁大学图书馆学系, 1983

94. 白国应. 杜定友图书馆学论文选集.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8

95. 杜定友. 杜定友先生遗稿文选. 南京:江苏省图书馆学会, 1987

96. 中山图书馆杜定友纪念室编. 杜定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广 州:中山图书馆,1987

97. 中山图书馆杜定友纪念室编. 杜定友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广州:中山图书馆,1988

98. 马先阵. 李小缘纪念文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9. 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汪应文选集. 成都:成都东方图书馆学研究所, 1988

100.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王重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10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一代宗师 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102.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编. 李小缘纪念文集(1898-2008).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3.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台湾). 蒋复璁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 1998

104. 王效良. 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105. 丁道凡. 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 1918-1944年.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

106. 国家图书馆. 袁同礼纪念文集.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

107. 党跃武. 毛坤先生纪念文集.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108. 梁建洲. 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109. 程焕文. 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0. 王思明, 陈少华. 万国鼎文集.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11. 南京图书馆. 钱亚新文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2. 南京图书馆. 汪长炳文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3. 张国华. 出版大家张元济 张元济研究论文集.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14. 张人风.张元济研究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15. 戴镏龄.戴镏龄文集 智者的历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16. 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17. 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18. 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7

120.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21. 张人凤,柳和城.张元济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22. 王寿南.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123. 王寿南.王云五先生年谱初校.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24. 沈津.顾廷龙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5. 程焕文.裘开明年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6. 蒋复璁等口述;黄克武.蒋复璁口述回忆录.北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127. 张珑.亲历往事 张元济孙女回忆录.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128. 张珑.张元济孙女回忆录 水流云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Keywords〕The Republic of China Library scholars Review

〔分类号〕G250.9

〔作者简介〕赵元斌(1988-),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已发表论文数篇。

*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图书馆学史”(项目编号:13&ZD153)研究成果之一。

Review of library schola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ao Yuanbin
(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library schola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list simple table of library schola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Abstract 〕

猜你喜欢
民国
民国八卦 小报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花样年华 民国之恋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以稀为贵 这些民国钱币能换豪车!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论